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我的60年代
2011/02/18 17:35:47瀏覽1150|回應1|推薦11



 



 



20世紀進入60年代時,我已經3歲。3歲的娃兒已經有了記性,於是太多60年代的事物深植於記憶中,無法忘懷。



3歲之前,我住在眷村影劇三村。前陣子讀蘇偉貞的《租書店的女兒》,知道她是住影劇三村的。除了蘇偉貞,影劇三村至少還出了另一位名人,唐從聖。



不過我對影劇三村毫無記憶,倒是記得搬家那天,那是我這輩子第一次搭大卡車,嘴巴咬著半個饅頭,兩手緊抓著身旁的大件傢俱,深怕摔倒。父親對這一幕印象深刻,即便八十歲罹患了阿滋海默症,依然清楚記得。



新家是新蓋成的自治新村。自治新村的尾端有著一段宛如古城牆厚高的土垣,長度約一百公尺,基底有幾十公尺,沒有人知道它是怎麼來的。由於軍隊常到這兒實施手槍實彈射擊,我們便稱它為「打靶山」。



每次打靶完,我們便去挖彈頭,挖到彈頭可以和收廢鐵賣麥芽糖的換一坨麥芽糖。那時我不曾挖到任何彈頭。



打靶山右側有條小路,黃土路,路的另一邊是水稻田。到幼稚園上學,每天得走這條路。有次下雨,看到農夫頭戴斗笠身穿簑衣在田裡工作,印象至為深刻。



走過山路,便來到東豐路。經常看到死貓屍體吊在路旁的樹枝上。東豐路邊有條溪流,不時可看到死狗屍體在溪水中。長大後知道此乃台灣的舊俗:死貓掛樹頭,



死狗放水流。



走過溪上的橋樑,會看到一棟棟的平樓瓦屋,其中有兩家醬園(釀製醬油),一家姓黃一家姓楊,兩家的長子後來是我的國小同學。



過了醬園,就接近了東豐路尾端,越過小東路走入光明路,我就讀的天主教聖光幼稚園在光明路底。



聖光幼稚園有兩位陳老師,我們分別稱她們大陳老師、小陳老師。大陳老師個子較小,皮膚白晰,五官深刻,她是維吾爾族。小陳黑而高壯。大陳小陳是依年齡區分的。兩位陳老師都是疼愛小朋友的人。



聖光幼稚園是從我們村子尾的方向走的。若從村子頭走,沿著開元路212巷走,先經過果貿二村,再經過自強新村。自強新村是高級眷村,住的都是上校以上階級。



過了自強新村便是佔地廣大築高牆的美國學校。美國學校大門在開元路上。國小二年級時,父親在212巷口這兒開診所,懸壺濟世。診所隔壁是家冰果店。每天冰果店會播放著那首流行西洋歌曲:



Say yes, my boy,



Be my love, be my love.





這是我最早知曉的西洋歌。



每次回憶起少年時代,腦海裡總會響起這首歌。於是多年之後看《越戰獵鹿人》編導用“Can’t take my eyes off you”引出時代感,我總覺得不對,應該用我熟悉的那首歌才對。



伴隨這首歌的是越戰。每天新聞總會播報著遙遠越南那兒發生的大小戰事。



這個年代裡,電視是昂貴的奢侈品。第一次看到電視節目,是小二那年到開元路與北園街路口,路口有棵大榕樹,榕樹主幹包覆著一間小小的土地廟,榕樹旁是一家頗具規模的冰店,冰店有台電視。那天晚上,我們站在門口看電視播的《斷刀上尉》。



在這之後兩年,家裡買了電視機。記得那時有個影集《小英雄》,主角是個還讀國小的男孩畢佛。有天台視新聞報導,《小英雄》的男主角在越南打死了。



那時最受我們歡迎的電視影集《勇士們》,演的是二戰美軍一個班在歐洲戰場的種種。班長桑德斯的那柄湯姆生衝鋒槍深深吸引著我,仔細觀察之後,我能準確無誤地畫出這槍的外形。



1998年,《搶救雷恩大兵》中,湯姆‧漢克飾演的米勒連長手持的即是湯姆生衝鋒槍。何其熟悉,何其親切。





多年以後,東豐路的那條溪被填平,打靶山被剷平,北園街路口的那棵大榕樹也消失了。



美國學校還在,圍牆拆除了,大片綠地供民眾散步休憩。



每次看旅遊節目,看到東南亞的鄉間景象,總讓我想起童年時的南台灣,真的好相似。

( 創作散文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ufat0500&aid=4899188

 回應文章

CDOK 竹籬笆 野孩子的春天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1/08/25 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