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6/10 11:24:56瀏覽1304|回應4|推薦9 | |
文字的性質有形、音、義三部分,也就是文字學,聲韻學,和訓詁學。古今文字的演變,比較難懂的部分是音和義,形的部分一學就會。例如,「槑」是「梅」的古字,學一次就記得。但是「姑」,「娘」,「媽」是不是「母親」的意思,要看那一朝代的用語而定。 研究文字還有使用頻率的考慮。康熙字典有五萬字,但報紙常用字不超過三千。簡化幾個常用字,就讓人覺得通篇文章都是簡體字。大陸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簡體字只有三百字。今天所看到的,大部分屬於這部分。大學時看那張表,一小時就學會,看懂簡體字的文章。 簡繁體在書寫時,速度上有很大的差別。大學時上課,寫筆記都用簡體字,快多了。 個人不反對簡體,但要讓人看的舒服,像「广」(廣),「厂」(廠)這些字,實在沒有美感;「干」(乾、幹),「面」(面、麵)一字多義,容易混淆,都可以檢討修正。 ------ 電腦普遍後,將來手寫會越來越少,簡體字的好處也就沒那麼明顯。 西方拼音文字的優點在於字母少,易學易寫,電腦鍵盤也小,容易輸入。缺點在一字多音,字形長,閱讀速度慢,很難一目十行。 中國象形文字的特性則剛好相反,尤其電腦應用困擾多年。輸出方面,記憶體增大後,字型儲存及顯示已經不是問題,造字問題也可以行政措施減少影響。輸入方面問題較大。國人研發倉頡,大易,五筆等多種「形」的輸入法,終歸勉強難學。最後還是應證中研院張系國教授當初的預言:「中文輸入必須與教育結合,才能普及」,而「漢語拼音」剛好符合這個條件。中文有一音多字的問題,但是拜記憶體增大之賜,「詞」的輸入(多字結合,如玫瑰,中華民國)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使「漢語拼音」成為中文輸入的理想方法。 ------ 文字的形和音是兩回事。繁簡體字是「形」的部分,拼音是「音」的部分。繁簡字形和拼音無關。 30年代,國民政府推廣國語,制定「國語拼音」系統。該系統的發音,採用中文、拉丁,兩套符號。中文的「第一式國語拼音符號」稱為「注音符號」,拉丁文的「第二式國語拼音符號」稱為「譯音符號」。兩者使用符號不同,發音則一致,都是用來拼國語。注音符號的「ㄅ」和譯音符號的「B」,都唸「波」;「ㄇ」和「M」都唸「麼」… 1949年後,大陸推行中文拉丁化,將「譯音符號」稍微修正後,稱為「漢語拼音」。大陸原想將中文簡化後,再進一步拉丁化,使中文和英文一樣的形音一致。但中文的一音多字,和英文的一字多音,特性完全不一樣,後來證明行不通,走到簡化階段後就煞車。 在「形」方面雖然失敗,但是,在「音」方面,「漢語拼音」的推廣卻空前的成功,成為國際標準。「注音符號」反而只有台灣在用。 台獨執政後,搞了一套「通用拼音」,想和「漢語拼音」打對台。其實,「通用拼音」=「漢語拼音」+「閩南語拼音」+「客語拼音」。八聲的閩南語,如何和四聲的國語混在一起?將不同的語言系統勉強大鍋炒,是系統設計的大謬誤。而且,「漢語拼音」已經是世界採用的國際標準,「通用拼音」的漢語部分,並沒有特殊的優勢,如何推翻已有的國際標準? ------ 目前可考慮的方向是: |
|
( 時事評論|教育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