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代表作家張大春、簡媜,如今升格為奶爸奶媽,兩人分別出版的「老師的十二樣見面禮」與「認得幾個字」,成為父母人手一本的熱門親子書。兩人昨日暢談親子教育,高手過招,台下座無虛席,連畫家幾米也跑來「上課」。
昔日的夢幻文藝青年,如今搖身變成「張老師」、「簡老師」。簡媜前幾天到學校演講,一堆老師爭問她教育的問題,彷彿把她當教育部長,「害我都想要挖鼻孔了!」
張大春則是在學校附近等便當時,遇到家長問他「孩子不讀書怎麼辦?」他旁敲側擊,發現該名家長一回家便開電視,他丟下一句「你自己也不讀書啊」便揚長而去,標準的張氏犀利風格。
「只要父母有閱讀習慣,小孩自然會讀書!」張大春和妻子是嗜書癮君子,一家四口每晚「四個角落便有四本書」。就連還不會認字的女兒也會裝模作樣拿本書,其實口中念的都是自己編出來的。
簡媜認為,台灣孩子不讀書,是因為學校規定的功課太多,剝奪了孩子自主閱讀的時間。簡媜兒子「姚頭丸」在美國遊學時,學校規定老師出的功課,每天不得超過四十分鐘。
「讀經班」興起,家長流行送小孩「補習」四書五經。簡媜贊成背書、卻不贊成填鴨式背書。台大中文系出身的簡媜不曾要求「姚頭丸」背四書五經,但兒子自己熱中名人傳記,還會推算名人的生肖,從樂趣中累積知識。
「學習是一個找樂子的事,大人不要拿刀把樂子砍掉!」張大春曾立志讓孩子從小熟知中國經典。孩子三歲時,他把西遊記當床邊故事,結果「孫悟空還沒離開花果山」,孩子就想落跑,「寧願看YOYO晚點名」。張大春也知道時代變了,父母要與時俱進,「孩子不想學,我就不想教!」
於是張大春慢慢摸索出一套獨門功夫:「想法設陷阱,孩子一掉進來,就努力在他身上倒肥料。」某次兒子張容寫錯字,「門」右邊少了一個勾,被老師畫叉。兒子問作家老爸:「為什麼左邊沒有勾,右邊卻要勾呢?」一看機會來了,張大春馬上旁徵博引地講起「門」字的歷史演變。
「認字,從來就不只是國語文教育,而是情感教育!」張大春下一本書是「國語課本」,「連封面都要跟國小的國語課本一模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