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工業廢水污染原是人禍
2013/12/11 17:36:43瀏覽780|回應0|推薦17

圖片顯示台灣南部後勁溪畔菜圃是用像墨汁般的工業廢水灌溉出來的,換句話說,台灣民眾吃的也就是這種有毒的蔬菜;這事其實並不新鮮,由來已久,只看政府有無決心,藉此民氣可用的機會,澈底解決,讓台灣人民與大家生活的這片土地永續共存。

「看見台灣」一片的導演齊柏林曾在製作這部記錄片的過程中,拍攝到高雄後勁溪遭到工業廢水污染,混濁不堪的景象,當他獲知竟是擁有廢水處理設備的科技大廠所幹的骯髒事時,表示「很難理解」,這只能說他生得太晚,或者太老實了,不曉得這種不肖業者往河川排放工業廢水的問題早就存在,而且問題一天比一天嚴重。

行政院長江宜樺看了「看見台灣」這部片子後,才真正感到問題的嚴重性,才立刻要求相關部會及速拯救台灣。

其實讓江宜樺看了感到怵目驚心的那些像醬油湯似的河川流水,早在40多年前,台灣經濟剛要起飛時,就已出現了;記得那時曾在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 (農委會前身)的專家邀約下,一同去中部彰化、台中等地探查水資源污染問題,我們一路上看到許多溪河的流水不但不再清澈,呈現著各種顏色,甚至還浮泛著泡沫,而那些溪河的水就是灌溉兩旁稻田、菜圃的用水。

當天回到台北,顧不得疲勞,趕在截稿時限之前,把自己客串攝影記者拍攝的照片,加上詳盡的描述文稿發了出去,第二天早晨翻開報紙,發現刊用情形並不理想,那可能是因為各報編輯並沒有認知到那問題的嚴重性,或者因為門戶之見,不願意採用通訊社的文稿與圖片。

無論如何,仍有一些報紙採用了那些報導,不論中央或地方政府 (那時還有台灣省政府)的官員或多或少都該看到了那個現象,獲知了問題,可是沒有想到,經過了這麼長的歲月,自己從剛出道的小記者做到了資深記者,從外派到海外工作了20多年,直到退休再回到台灣,這問題竟然還存在,而且比以前更令人頭皮發麻。

記者並非專家,沒有資格談論這麼重要的問題,但從經驗中可知,不論中央與地方政府官員,以及業者都應愧對台灣人民,是他們怠忽、放縱、默許、明知故犯地讓這個問題存在到如今。

從新聞報導外資趁日月光股票跳空跌停的機會大舉買超這件事可知,外資看準了日月光高雄 K7廠雖因涉嫌偷偷排放廢水被勒令停工這件事不過仍是單一事件,雷雨過去後,日月光股票仍然會上漲,再說像這樣的科技大公司,政府也不致說讓它關門就關門。

對業者來說,日月光是是目前全球市場半導體封測龍頭,市場占有率達二成以上,雇用了成千上萬的工人,若一旦因停工而導致全球行動電話裝置供應鏈「斷鏈」、勞工放「無薪假」的現象,恐怕政府主管單位在作出決裁之前,也有必要仔細想一想,這將使業者更加有恃無恐。

地方政府長期以來縱容這些不法廠商任意排放工業廢水,即使不能說是官商勾結,也有可能是因為地方首長為了個人政績、為了「造福鄉里」、為了「支持投資人」或為了「照顧鄉親」,做下的荒唐事。

對於負責制訂管理法令規章的中央政府來說,在楠梓加工區的 K7廠大量排放強酸廢水、重金屬廢水,污染了後勁溪,居然只被高雄市環保局裁罰區區 60萬元,這樣的罰款連環保署環境督察總隊長陳咸亨都看不下去,立委諸公究竟是怎麼立法的?

前副總統蕭萬長在一場演講會中表示,過去台灣太強調拚經濟,過度開發,犧牲了環境生態,看來不全是如此,有一大部分應是少數不負責任的官員和不肖業者闖下的「人禍」,卻要全台灣的人民來承受。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ongchuhu&aid=98680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