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40年一覺記者夢(五十七)
2010/03/27 14:56:53瀏覽867|回應0|推薦18

再回到休士頓擔任特派員已是1997年的春天了,重返休士頓,發現改變了很多,新華埠所在處的百利大道 (Bellaire)兩旁變得更繁榮,整個都會區更往外延伸,新增了一條八號環城公路,但美南的天空依舊是那麼藍,有時連一朵白雲都沒有。

那時候,原來的北美事務協調委員會休士頓辦事處已改稱駐休士頓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處長是現任外交部次長林永樂,他是我曾見過最真誠坦率的外交官之一,我也因此很尊重他。

休士頓台北經文處仍像以往那樣,每月舉行業務會報,派駐休士頓的新聞局、國科會、教育部、經濟部和僑委會等各政府機關的代表參加,可是原本也參加會報的陽明海運公司、中華航空公司、國際商業銀行、國民黨辦事處、中央社等單位代表已不再獲邀與會,一方面是因為像國際商業銀行已改組為金控公司,同時也因為其他單位已不再被視為政府機關,不必再參與相關業務。

林永樂是一位很盡責的處長,他每次去德州首府奧斯丁(Austin)或其他轄區拜會州、市政府時,幾乎都邀我同行,讓我自己在現場瞭解我國與美南地區若干州、市的友好關係,他非常了解,我會妥善處理那樣的現場採訪內容,不致輕率地透露一些還不成熟或有礙雙方友好關係談話內涵。不過相處還不到一年,他就被調升為格瑞那達大使兼聖文森大使,離開了休士頓。

休士頓有兩個華埠,老華埠在城中區 (downtown area),就在大會堂(convention center)旁,新華埠在西南區的百利大道,也就是70年代後期、80年代初期以後,新移民湧入休士頓所聚集的地區,最初只有一個頂好超級市場,時至今日,已有至少10家超市,除了華人經營的超市之外,還有日裔、韓裔、越裔、印裔等亞裔人士經營的超市,等到中國大陸來的新移民逐漸增多後,超市中可以看到更多中國大陸的商品。

我於1983年初到休士頓時,僑社中只有廣東裔的老僑和台灣去的新僑,台灣去的僑民又分為親政府的僑團和主張台灣獨立的台灣人社團,那些社團各辦各的活動,互不往來,但到了1997年再返休士頓時,已可見到許多中國大陸移民,他們與早到休士頓的僑民有明顯的不同,不僅時講話口音的差異,連生活習慣與想法都有差別,因此也很難融合在一起,不過到了2005年以後,一些中國大陸社團已開始與主流社團結合在一起,辦一些諸如慶祝美國國慶的活動。

儘管在意識形態上各有立場,但不同理念的僑社居民中已產生了一些變化,舉例來說,相關社團在辦活動時,可能邀請駐休台北經文處和中國駐休士頓總領事館的官員出席,那些官員分坐在主要桌席的兩側,不會應邀上台致辭,互相並不理會,視若無睹;這兩個官方單位舉辦例如十一國慶或雙十國慶酒會時,也會有台灣僑民進入中國總領館或中國大陸僑民到雙十國慶酒會會場參加活動,同時由於民主進步黨已執政,一些從不進入僑教中心的台灣人也出席了在僑教中心舉辦的一些活動。

早期台灣人頭戴紙袋 (brown bag)到綠林大道大廈(greenway plaza)駐休士頓台北經文處門前示威的景象已不復再見,經文處長也有機會進入台灣同鄉會所,與鄉親們共話家常,他們與早年親國民黨政府社團之間的尖銳對立也逐漸淡化;雖然在陳水扁總統訪問休士頓時,兩派陣營仍站在他下榻雙樹旅館外人行道分別表示歡迎或示威,但至多也只是喊喊口號而已,美方人士眼見敲鑼打鼓的景象,並不曉得這些台灣人的不同立場。

僑社也變得更繁榮了,在百利大道旁有數家華資銀行蓋起了高樓,每逢週末假日,居住在當地的僑民和鄰近小城鎮的留學生與僑胞常把百利大道塞得水洩不通,他們在餐館裡享用家鄉小吃,採購日用品和食物,送孩子上中文學校,彷彿比平日上班還要忙。初期到休士頓的移民大都是赴美深造後留下來的一群人,他們多半學的是理工科,在政府或石油公司工作,但到了1970年代末至1980年那段期間, 房地產和其他投資機會吸引了台灣、香港和東南亞地區的大量資金湧入,投資客漸成僑社的主流力量,大陸投資客接踵而至,成為當地許多豪宅的主人。

我曾在一些高級社區的學區重劃會議中遇到一些住在百萬豪宅裡的中國大陸大士,他們反對學區重劃,有人問他們:"你們的孩子還小,擔心什麼?"他們回答說:孩子是會長大的,那兒就是他們成長的地方。中國大陸社團一個接一個成立,"中國人活動中心"因應需求而設立。



( 心情隨筆雜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zongchuhu&aid=3890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