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9/11 00:21:30瀏覽2133|回應2|推薦8 | |
1976年12月2日,台灣省水產試驗所研究船﹂海功號」滿載著國人的殷切期望與祝福,緩緩駛出北台灣基隆港,前往南極洋探測漁場。 ﹂海功號」首航南極這項任務來自1970年代的世界糧食危機,那時全世界每一個國家都在尋找新的糧食資源,像日本、當時的西德和蘇俄甚至遠赴南極去撈捕磷蝦供作糧食。磷蝦雖有蝦名,長得也像蝦,其實是海中的一種浮游生物,這種磷蝦富有蛋白質,在南極冰洋中產量豐富,是鯨魚的主食,一般在浮冰或冰山群附近都可見到牠們的蹤跡,而且是成群浮游,把洋面染成一片紅色,頗為壯觀。 當時所獲資料顯示,在南極洋大約有5 0億公噸的磷蝦資源,日本等國家派遺遠洋漁船前往南極洋撈捕,多半是把磷蝦的蝦漿壓搾出來,或在船上加工,或運回國內製成食品添加物,增加國人的營養。 據食品專家的研究結果,磷蝦的蛋白質含量不僅比一般蝦類高,蝦油還含有人體需要的脂肪酸、微量元素、維生素及礦物質,味美且易消化,被蘇俄食品加工專家製成蝦醬、蝦餅、蝦香腸及與牛油、乳酪製成蝦酪品,日本也產製過蝦燒賣、蝦糕、蝦丸等食品,以冷凍食品方式上市,頗受市場歡迎。 在台灣的中美合作機構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早在1970年代初期就已注意到全球漁業源的開發已達飽和,加以當時各國紛紛延伸與嚴格執行領海與漁場管制,唯有致力開發新的漁場才能使漁撈產業繼續發展,並掌控糧食資源,因應人口持續增加的需要。 農復會的漁業專家也注意到了南極洋的豐磷蝦資源,深信憑國內的漁撈技術有可能到南極洋開發新漁場,不過當時一些水產學術界與產業界人士認為,台灣與南極相距遙遠,對南極洋認識不多,又缺乏現代化的遠洋漁業研究船,根本難以實現這個計畫。 然而專家們不肯死心,在當時的加速農村建設重要措施補助計畫中,編列了新台幣二千萬元建造了﹂海功號」,另編列了三百萬作為開發南極磷蝦資源的經費,從1976年 8月起,積極籌劃前往南極洋。除了測試船的航行性能外,也加強研究漁撈網具及南極蝦加工設備。 ﹂海功號」是一艘七百噸的艉拖試驗船,全長49.7 公尺,船寬 9.1公尺,吃水深度 3.25公尺,船速 12節,最高航速可達13.5節,可載船員35人。船上除了主機、副機、發電機、漁艙設備、拖網與起網機具之外,並沒有航行南極洋應有的破冰、保溫設備。 為了增強國人的信心,﹂海功號」遠赴重洋去南極以前,還曾在巴布亞新幾內亞、紐西蘭、南沙群島及台灣海峽進行模仿作業,成效都還不錯,益使主持這項計畫的人相信,連台灣海峽這條黑水溝的狂風巨浪都擋不住﹂海功號」,她為什麼去不了南極。 於是﹂海功號」啟航了,船上有船員及研究員30 人,漁業專家四人及中國時報記者蔡篤勝,聯合報記者呂一銘及中央通訊社記者胡宗駒,合計37人。
|
|
( 創作|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