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3/18 09:52:52瀏覽840|回應1|推薦14 | |
「什麼原因會讓你願意付出大量必要的努力,讓自己成為表現頂尖的執行長、華爾街證券交易員、爵士鋼琴家,或是訴訟律師等任何一種人物?答案其實繫乎你對於兩個根本問題的回答:你的真正理想是什麼?還有你真正的信念是什麼? 你的理想、內心深處真正的理想,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刻意練習著實是項沈重的投資。要成為卓越成就者,必須付出人生最大的投資,將自己多年的生命完全投入於自己的目標之上,而且只有具備超強毅力想要達到目標的人,才有可能做到。什麼樣的理想會使你真心渴求,讓你願意全心投入必要的努力、不停工作、放棄人際關係和其他的興趣,希望最終能夠達成理想? 第2個問題更加深刻:你真正的信念是什麼?你是否相信,如果你下足功夫、經過適當規畫,然後持緩多年歲月密集地全心努力,你的表現就會大大提升,最終達成最高的水準?如果你相信的話,那麼你至少可能會這麼去做,並達成卓越表現。但是如果你認定自己因為欠缺特定天賦,或者是欠缺某種自以為必要雕力水準,所以自己的表現永遠會受限的話,那麼你就根本不可能會去做。:因此你對於卓越表現成因的真正信念,就是你未來成就高低的基瑾。誼技擴示,只要了解少數人表現卓越的方法,任何人都可以進步"。"重要的是,這些證據最大力強調的事實便是卓越表現並非專用於那些天生注定的少數,不論是你還是任何人,都有可能得到。」(摘自大師輕鬆讀,我比別人更認真) 看了許多的勵志書籍包括聖經,歸納分析之後,發現勵志書籍的重點,大多強調「理想」、「信念」與「堅持」。而刻意練習就是頂尖成就者與一般人差異之所在。沒有人是天生就比別人優秀、傑出,都是靠後天的努力、經歷很長時間的「刻意練習」,才成為專業領域的卓越人才。
老虎伍茲、莫札特、麥克喬丹之所以成為世界頂尖人物,就在於刻意練習。研究指出如果想在特定領域達到世界級的水準,需要花上10年以上,超過一萬小時的時間「刻意練習」。才能夠有所成就。 「刻意練習」是一種追求突破的反覆練習過程,專注在做好原本不擅長的事。科學研究證明,「刻意練習」的量愈大,他們的表現就愈傑出。要締造真正的世界級表現,就必須進行大量的刻意練習,超越一般人會想放棄的程度,而這往往就是頂尖成就者與眾不同的特質。 著名小提琴演奏家米爾斯坦 我很清楚我不是天生就具有堅強「意志力」的人,而是經過反覆的「自我洗腦」、「自我催眠」。讓自己的想法與觀念逐漸改變。思想、信念、意識形態、價值觀的形成,都是經過無數次的重覆思考與想像。如果想要改變自己的想法與觀念,無法只依靠看一本書、一場演講、一句格言,就能夠讓自己徹底改變。 所以我從不相信有人因為一句話或一件事情的影響,從此改變自己原先的想法、觀念、價值觀與意識形態。因為這些想法與觀念已經在自己的腦中,重覆播放數千、數萬遍。怎麼可能因為一句話、一件事就突然改變自己原先的想法、觀念與價值觀。 十幾年前在舊公司上班,對公司強烈不滿,從早到晚抱怨公司,最後不得不離開公司,離開舊公司之後,還是對舊公司極度的怨懟與不滿。當時我就納悶,書讀得越多,不但沒有讓自己變得更好,反而讓自己變得更糟。 之後,開始閱讀勵志書籍,我才發覺到書讀得多並沒有用。而是要選擇對的書閱讀。勵志書籍大多強調正面、積極、樂觀、進取的思考模式。閱讀的時候,對書中的觀念深表認同。但放下書本又「故態復萌」只要碰到舊公司的同事,就開始抱怨公司。就這樣反反覆覆,閱讀勵志書籍的時候「正面思考」,放下書本的時候「負面思考」時間持續了好幾年。突然有一天,發現自己不再向別人抱怨,朋友說跟我聊天有「激勵自己」的效果。從一個典型的「負面思考」變成正面思考的人。這個改變對我來說,真的相當巨大。但這是經過好幾年刻意的閱讀勵志書籍的結果。 我從不刻意培養「意志力」我認為不需要給自己壓力,再加上我的個性不太在乎別人對自己有什麼看法與評價,但不斷閱讀勵志書籍,讓我覺得必須「堅持」原因在於書中的頂尖人物都是「堅持到底」,最後獲得成功。如果書中所有的頂尖人物都能夠「堅持到底」,為何自己不能夠「堅持到底」呢? 所以為何要閱讀最好的書、跟最棒的人做朋友。原因也在於此。因為「人是不斷重覆思考的結果」當你不斷想像自己是什麼人,久而久之,就會變成自己所想像的那個人。因為人的潛意識無法分辨真實與虛幻,而潛意識不加思考的直覺反應與反射動作,都是經過無數次的重覆思考與練習所培養而來的。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