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彼得杜拉克是「大師中的大師」
2009/03/18 01:16:21瀏覽2266|回應2|推薦13

我始終認為我的個性不會崇拜偶像,但讀越多彼得杜拉克的書籍,對彼得杜拉克就越崇拜。他始終強調的是個性化、多元化的觀察與研究,對企業管理,他也是從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心理多角度論述,也只有這樣才能看清楚管理的本質,這不同於其他管理學者侷限在一個學科。因為他認為很多事情必須從多個角度論述,才能看清楚事情的整個輪廓。如果只侷限於管理層面,就會犯了「見樹不見林」的盲點。彼得杜拉克的「預見力」極為準確。關鍵在於此。

他每二年就會設定一個學科,專心學習、研究,精通這門學科。之後,才設定另一個學科,這種學習方式已經維持了五十年以上。所以他對政治、社會、哲學、經濟、歷史、科技、心理等等…..都有相當深入的研究。而「知識的聯貫」是有倍增的乘數效應。而一般學者專家只看到其中一門學科,例如經濟學家從經濟面分析問題,而解決方式也是用經濟來解決。心理學家從人類的心理層面去思考問題,解決方式不外乎也是從心理層面去解決。但彼得杜拉克不同之處在於他不是從一個學科看問題,而是從多角度去看待問題。這讓他凌駕於其他管理學者,有「大師中的大師」稱謂。

崇拜彼得杜拉克就在於他對我的思惟增進產生極大的助益。不管什麼時候閱讀彼得杜拉克的書,都讓我有興奮感。他的書籍雖然淺顯易讀,但卻「直指核心」,五百大公司總裁、執行長向彼得杜拉克請教如何「經營公司」、「提升利潤」、「開發新產品」、「開創新市場」等問題,但彼得杜拉克從不給五百大公司總裁、執行長答案,而是不斷的「問問題」,讓他們自己尋找到答案,經過彼得杜拉克不斷的詢問,有些企業主找到答案時,竟然發現原來他們早已知道解決問題的答案,只是不知道正確的問題是什麼?而彼得杜拉克只是不停的問問題,讓這些企業主去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因為彼得杜拉克認為企業主對公司狀況及產品、市場的瞭解,絕對遠高於企管顧問,所不同的只是在於企業主通常無法察覺企業的問題是什麼?「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只是治標但沒有治本,而彼得杜拉克要企業主從根本解決企業問題。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式。

彼得杜拉克除了「教課」、「演講」、「咨詢」之外,他會利用半年的時間「讀書」、「寫作」、「思考」因為他認為如果自己沒有不斷的進修成長,就無法提供企業主有價值的諮詢與建議。所以奇異公司執行長威爾許剛就任之初,向彼得杜拉克請教如何經營、管理奇異公司。彼得杜拉克建議威爾許採取「數一數二」策略,當時威爾許還在猶豫,因為奇異公司是靠電子產品起家(奇異公司前身是愛迪生電氣公司)但事實上奇異公司的電子產品早已經不是市場領導品牌,實行「數一數二」策略,就等於宣佈放棄電子產品。但彼得杜拉克幫他下定決心,告訴威爾許如果不放棄電子產品事業,奇異公司的電子產品早晚也會被迫退出市場,因為客戶只會購買市場上數一數二的產品。最後威爾許終於下定決心,實施數一數二策略。將不具市場競爭力的產品全部賣掉,只保留奇異公司「數一數二」的產業。

只保留第一、第二的產業,其餘的產業全部賣掉。讓奇異公司一舉裁掉了1/3的公司員工。而威爾許也被財經雜誌戲稱為「中子傑克」經過了二十年,奇異公司的市場及利潤大幅成長,股票市值成長了十五倍。威爾許也被財經雜誌譽為是「21世紀最傑出的領導人」而彼得杜拉克可說是威爾許的貴人。

彼得杜拉克很早以前就預言金融機構的高級主管薪水、配股、紅利過高,會對金融機構產生危害。為了領取高薪、配股、紅利,這些金融機構高階主管會訂定政策大舉借款給貸方,美化帳面利潤。但卻不會去顧慮大舉貸款的後遺症,反正發生問題,這些高階主管也早已經領取了大筆的退職金,過著舒適富裕的生活。所以金融機構高階主管普遍不認同彼得杜拉克的看法。認為彼得杜拉克只瞭解企業界,但不瞭解金融界的問題。

自從美國發生「二房信貸」問題,衍生到美國的大型金融機構紛紛傳出倒閉、破產危機,並擴展到金球金融危機。而始作俑者,就是這些金融機構大舉貸款給沒有能力繳房貸的購屋者,讓購屋者以為只要房價漲了,再把房子賣掉,就可以繳清房貸,還可以賺到房子漲價後的差價利潤。沒想到房子不但沒有漲價反而跌價。結果這些購屋者因為繳不起房貸,只得宣佈破產、房子被銀行查封拍賣的命運。但銀行要法拍的房子太多,法拍屋賣不出去,銀行只得自行吸收貸款損失,即可得知彼得杜拉克的「真知卓見」

就因為彼得杜拉克不僅是從經濟或管理單一層面看待問題,而是多角度去思考這件事情對政治、經濟、管理有什麼影響,人的心理層面又會如何反應,歷史有沒有發生類似的例子。所以在他的腦中早有一幅清晰的圖像,讓他能夠想像事情的結果,這就是彼得杜拉克厲害之處。他被經濟學人譽為是「大師中的大師」,可謂當之無愧的稱謂。


http://www.gotoread.com/mag/347/sarticle_3595.html

(摘自網路)

我認為杜拉克的偉大之處有二,也正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兩點。 

第一、獨到的思維方式 

一,學習杜拉克的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 

杜拉克從不就事論事,而是在宏觀上從與周圍事物相互聯繫、相互促動的動態分析上看待問題。正像杜拉克本人說的:光靠度量衡,是無法說清一個人的。只有通過社會上人物的描摹才能刻畫出一個社會的面貌。

杜拉克以“旁觀者”的身份去思考一切,絕不局限於一個學科,更不會與任何社會利益集團連在一起。他始終強調的是個性化、多元化的觀察與研究,對企業管理,他也是從政治、經濟、社會、歷史多角度來論述的,也只有這樣才能看清楚管理的本質。 

第二、精闢的理念導向 

一、預見是管理之魂 

作為被冠以“現代管理之父”稱號的杜拉克,依靠的也正是他的科學預見。他的預言之準確,令人心服口服。1999年出版的《21世紀管理挑戰》就是他對21世紀管理的預見,他能提出別人從未涉及到的未來管理走向。譬如:他預見21世紀是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者必將成為社會主體,“知識工作者的效率管理將成為對人管理的中心。正如100年前,對勞動者進行生產效率管理是那個時代的管理中心一樣”。 於是他強調:“管理已不是所謂管理人,管理首先是領導者,領導的目標充分發揮和利用每個人的知識優勢。”因此說,未來管理的重要內容,就是“知識管理”。 

二、實踐是管理之本 

杜拉克在其第一本專著《管理的實踐》中說過:“任何成功管理經驗都不能讓別人也一樣獲得成功。”另一位管理大師鄧肯也說“管理無原理”。這兩句話從不同側面揭示了管理學的特質:“普遍真理”很少,是一門實踐行為科學。 

杜拉克十分欣賞馬斯洛在《馬斯洛論管理》一書中提到的論點:“企業家永遠需要的是採取不同方式管理不同的人。

三、創新是管理之命 

杜拉克認為:創新的前提,是具備四個要素。 

1.具有強烈使命感的團隊。“

2.有效的管理人方式。

3.技術開發要看到今後的技術革新趨勢。

4.永遠擴大並做好忠誠客戶的工作。

四、管好自己是管理之核 

杜拉克認為:古往今來,任何一位偉大人物,都無不是管好自己的典範。管好自己始終是功成名就的動力源泉。過去只是少數英雄豪傑,今天的形勢是大眾都要學會自我管理。為此,要先回答5個問題。 

1.我是誰?什麼是我的優勢?我的價值觀是什麼? 

2.我在哪裡工作?我屬於誰?自己是決策者?還是參謀者?執行者? 

3.我應做什麼?我如何工作?會有何貢獻? 

4.我在人際關係上承擔什麼責任? 

5.我後半生的目標和計畫是什麼?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uankochin&aid=2755773
 引用者清單(1)  
2009/03/23 09:52 【思考的連結】 恩典?

 回應文章

古 月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那.....
2009/03/18 07:43

我是用耶穌的眼看世界

不是會離大俠、俠女越來越遠了?

不會的

學問、觀點

都不會讓經久培養的情誼變淡

否則

這學問也不值得推崇了

不是嗎?


段譽(tuankochin) 於 2009-03-18 10:54 回覆:

我讀了聖經之後,發覺我有90%的觀念跟聖經相同,因為寫勵志書籍的人,有很多是牧師、神父或傳道者。差別只在於我是無神論,這個觀念很難改變。我之所以喜歡閱讀聖經就在於內容真的很棒,所以昨天又去舊書攤買了一本聖經,要好好閱讀,吸取聖經的菁華。但我清楚的知道,就算是聖經內容再好,我還是無神論者,這個觀念很難改變。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大師中的大師,是不是大大師?
2009/03/18 04:50

透過大師的眼睛看世界,世界更深更遼闊,更細微也更透徹了

我也正學習以佛陀的眼睛看人生,以後的觀念會不會與段大俠背道而馳,還是出世與入世,其實可以貫通?

段譽(tuankochin) 於 2009-03-18 10:48 回覆:
求同存異,世上的宗教都是教人行善,做善事。只要擷取好的一面即可。我是無神論者,但我也閱讀聖經、六祖壇經、道德經、勵志書籍,我覺得書中內容真的很棒,而且我覺得只要是教人行善的宗教,都是好的宗教。所以既便不信神,但我覺得這些宗教對人類的貢獻很大,無論任何宗教,只要是好的想法與觀念,都有其可取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