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4/08/01 17:04:53瀏覽500|回應0|推薦1 | |
●勘輿「山向」的「北極星」指向北極,「古代的」與「現代的」都已經有所不同! ●——學勘輿的第一步,問您是如何的使用「勘輿羅盤」?(辨定北極星方位?) ●——羅盤的精準度,如何看待天星二十八宿「盤線度」?(羅盤有天地合嗎?) 孔子深研《易經》的心得,繫傳曰:「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 贊《十翼》,繫辭上傳言:「陰陽之義配日月」、「日月運行,一寒一暑」。 《易經》之一陰一陽,仰觀、俯察,是如此「簡易」。 「斗左行」,天道運行,本來如此「不易」。 「日、月右行」,天體循環「變易」之勢也。 勘輿大師或星占術大多不親自來「仰以觀於天文」,只是運用了「俯以察於地理」,也就不清楚知道有「歲差」會造成「北極星」的異動,間接改變了「羅盤」的星宿「盤線度」。 ★——吾人若是「仰以觀於天文」,觀察那恆星之視運動,「春、夏、秋、冬」四時依序出入的四象、天星二十八宿,在「戌時」夜空所見的天星:「春見南朱雀七宿>夏見東青龍七宿>秋見北玄武七宿>冬見西方白虎七宿。」,並不是〈河圖、洛書〉所訂定的:「春震卯東青龍、夏離午南朱雀、秋兌酉西白虎、冬坎子北玄武」。 歷千古年以來的,最重視的就是冬至太陽運行所在天星二十八宿的位置。「日躔」於二十八宿,本來就是真真實實的在「天體運行」中陳現,只是:「日月右行舍二十八宿;斗左行建十二次。」,《易經》的儒家學者十位就有八、九位就無法融通(坊間書籍如附圖示)。 古天文以經星、二十八星宿及日、月、五行星,皆隨著北斗七星運行,名為左旋。 日、月在二十八星宿中有退行現象名右旋,並含有「歲差」。 中國古天文的「左旋」與「右旋」,成為儒家學者研讀《易經》極重要的一個課題,如果不明瞭現代天文學及古人用「視運動」現象解釋,則《易經》將成為人制創作義理而隨義相從,或困惑的陷於猜測、玄疑之說,而不知所從。 「日」右行舍二十八宿,仰天觀察二十八星宿,「日躔」就要費時一年或至少半載。 「月相納甲」,您可以觀察一個月的陰、陽變化,這也是天體運行的一項真實「變易」! 「月相納甲」是不能因為古代術師拿來運用於煉丹方術的「參同契」及「納甲占卜」,而抺滅了大自然是永恆不變的真實現象。觀察「天文星象」而知曉天地陰陽之變化,比運用儒家學者自我創作的方法來理解,更為的準確可靠。您若不相信天象大自然的真實「月相納甲」,那為何要相信學者自以為是的想當然?及學者「以經解經」的推論? 天文是最古老的科學,訂定「歲實」之所在,以日行緩,一周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之一度。「朔策」則以月行速,一晝一夜東行13度有奇。早在三皇、五帝創「天干、地支」,在堯舜時代《堯典》月令中星定四時、齊七政、已洞悉綱要,歷代觀測累積而日精益密。 研讀《易經》的儒家學者,但知曆法及斗建之說,注釋《易經》而言,多在曆法,甚為少見於「仰以觀於天文」。每論及「天文星象」?又多以「星占」占驗之說,亂以禨祥,更有空疏之士侈談「河圖、洛書」,卻昧於天象,憑臆度而不憑實觀的「數術」。
晝夜之形成是地球右旋自轉所產生的,制定出曆法只有完全依靠著實地觀測天文現象,才可觀測知日、月是如何的右行舍二十八星宿,所以才稱「斗左旋,日月右旋」。 一般研讀《易經》的儒家學者大都以「地」為靜止不動,乃才會發生了困惑(如附圖示)。 當時的孔穎達起初亦必有困惑,對於恆星視運動在東、西方向之反向,無法瞭解,若然按照其方向,應該是與天星運行方向相同的,但是實際上卻是相反,再思之,惟有將「地理不動之處」變為右轉動,用地支的記時方向與星行方向實際上是相反的,這才解此困惑。 凡是不觀測天文實相運行的學者,到現在依然十有八、九位《易經》學者,即使是博士級的,也不明瞭其中之緣故(如附圖示)。 ★——現代研讀及注釋《易經》的儒家學者,秉著天文科技勝於古天文,卻各自分別發展出「黃道、回歸年制」與「赤道、恆星年制」的天星系統。 ★——僅知「守其天文之義理」,卻不知「觀測天文之實相」: 天之動也,一晝一夜而運過周,經星從天而西向,日、月違天而東行。 一、「日月右行舍二十八宿」,西向東行於天之上,是在「黃道」。 二、「斗左行、建十二次」,天牽之東升西落,是在「赤道」。 三、「視運動」則是在地平線上,只是同在「勘輿羅盤」的卯、酉方位交合,卻出入於不同一道。此仍是「觀測之真實相」。 距離孔子在春秋時期約有2,500年前,北辰是「帝星」,孔子所不知道的眾星拱「北極星」會異動。在漢代以前不知有「歲差」,到了魏晉虞喜(西元330年)觀測天文現象,「日月右行、斗左旋」,發現四時天星位置不符合古書之記載,不知恆星亦有東行乃「歲差」現象。自從「歲差」之理明,然後知「北極星」亦異動,古今會有不同。 因此,千百年來的「勘輿羅盤」,才會有三顆不同顆「北極星」的存在: 1.開禧度-帝星。2.時憲度-天樞。3.現代-勾陳一。 您的「勘輿羅盤」是會用那一個「北極星」指向南北子午線? 1,「開禧度」的帝星?(天象距今2000年前,曆法用於宋朝開禧三年丁卯年公元1207年) 2,「時憲度」的天樞?(唐朝時的天象,在元朝1281年授時曆,曆法用於清朝雍正癸卯年西元1723年重修時憲曆) 勘輿大師在「勘輿羅盤」上推算「二十四山、向」(二十四節氣),若用了「開禧度」、「時憲度」,現代的日躔「星宿度」己經改變「北極星」,就無法「天與地合準」了。 ★「勘輿羅盤」只能使用現代所指的3.「北極星-勾陳一」,就被勘輿界遺忘了嗎? ★那使用「勘輿羅盤」時,要什麼時候才能是符合現代的「北極星-勾陳一」?
「觀星望斗」:「晝參日晷,夜考極星,陰晦觀指南針」。 《易經》天道示形,天文星象為淵源, e-mail:tsao144@gmail.com 曹盛健
|
|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