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勘輿羅盤--可推算的「春分點」日躔
2024/08/21 16:32:25瀏覽460|回應0|推薦0

勘輿界的大師,看看隨身帶著「勘輿羅盤」,若正確搭配六合」,能推步出現代「北極星-勾陳一」的「渾天星度」嗎?

如下:

——「卯」月:春分點(卯戌合)-日躔室宿060841秒(2024年)

若不能-」,這糢糊的「勘輿羅盤」用在看風水,變成在蒙人而不自知!

二十四節氣」的「日躔」要搭配「六合」就可以推步出擺放在勘輿羅盤外圈的二十八宿「渾天星度,這就是自古以來早就存在「勘輿羅盤」盤面上,有其深厚意義

勘輿羅盤」的「天干地支四維」,皆採用人文義理在做推論,並且習以為常。其實是,仰觀「天行健,自強以不息」而產生的「日月會合」稱做「天地彌六合」。發現了一周年有十二辰,因此又以「十二氣與十二節」來記載歲月之運行,合稱就是「二十四節氣」。(使用在勘輿,稱做二十四山、向

除非,勘輿大師及星相、命理學者不願意瞭解而放棄了渾天星度」,不準確或不用「勘輿羅盤」的「渾天星度」,就沒有可對準「北極星」的「勘--天」之理

記載記錄有兩種:「開禧度」、「時憲度」,這就是歷代「渾天星度」有要經過修正的證明。勘輿羅盤現行市面上,若用了「開禧度」、「時憲度」,就會使用古舊時代的「渾天星度」,「渾天星度」也就沒有「精準度」可言。因為,各有不相同的「渾天星度」,也已經是完全不符合現代的天星二十八宿界限,現代是以「北極星-勾陳一」為中心(用地磁北也是隨北極星一樣在轉動)。這樣糢糊的「勘輿羅盤」使用在風水學,就變成在蒙人而不自知!

勘輿大師或星占術士都不親自來仰以觀於天文,只是運用「俯以察於地理」,實際上也就不會清楚知道有「歲差」造成「北極星」的異動,同時也改變了日躔「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山、向)的二十八宿「渾天星度」。

就觀察到的「四象二十八宿」並不依照:人文制作、太極形式、易理八卦之順序。

仰觀天星,春、夏、秋、冬,四季四時出入的二十八星宿,四象依序出現為「南朱雀、東青龍、北玄武、西白虎」,並不是〈河圖、洛數所滿意的「東青龍、南朱雀、西白虎、北玄武」。

若以「勘輿羅盤」的春分點來推算「六合」全年的「二十四節氣」(二十四山、向」),那勘輿羅盤的「北極星」及二十八宿「渾天星度」在每經歷了「歲差」(71.6年)就會改變「渾天星度」,那原始的「勘輿羅盤」就無法「天與地彌六合」了。

「東方」古代天文學家都是用「冬至日躔」為歲首,從「冬至月、太陽在宮」,歷經千百年的傳承,從歷史記載的觀測記錄和理論計算推定,推步得由冬至日躔建星、今日在宿。

從春秋和戰國魯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到元代至元丁丑年(公元1277年),約經歷了1,800年,冬至日躔初度,漸漸西移經宿到了宿10度。元、明、清以來,改民國,「冬至日躔」再由宿10度漸漸西移經宿到了。

二分二至」推算在「春分點」的演變,日躔在天星二十八宿西移: > > > 宿。現代的春分點日躔於室宿,西方是由「白羊星座」移位到「雙魚星座」,東方星占還是用在「」宮,日躔所用的是「黄道」,在「天地彌六合」。

研讀及注釋《易經》的儒家學者,現代「天文星象」秉著天文科技勝於古天文,卻各自分別發展出「黃道、回歸年制」與「赤道、恆星年制」的天星系統。

 ——現代天文科學:僅知守其天文之義理卻不知觀測天文之實相」。

天之動也,一晝一夜而運過周,「北斗」從天牽之而西行,日、月違天而東行。

1、「日月右行舍二十八宿」,西向東行於天之上,是黃道」向東行

2、「斗左行、建十二次」,天牽之以東升西落下,是赤道」向西行

3、「視運動」則是在地平線上,只是同在「勘輿羅盤」的卯、酉方位交合,「回歸年制」與「恆星年制」的天星系統卻出入於不同一道,此仍是「觀測之真實相」。

4、己知,日躔(黄道向東行)在天星二十八宿(赤道向西行)的「渾天星度」裡,「歲差」每71.6年,在「歲差圈」裡是向西推步1度。

——只要真正體驗到「仰以觀於天文」,因此,日躔是「歲差」所造成的,根本就沒有日纏-春分點會是在「赤道恆星年制」的問題!

標準的「勘輿羅盤」推步:

:春分點-日躔「(卯戌合)在「」宿,黃經0度。

 

歷經千百年來的傳承,記載於歷代大師的古天文圖例中春分點」日躔皆在「」宮,從古天文圖推步可知道改變了有各不同之「渾天星度」: > > >

春分點戌宮)的推算,天星「二十八宿」在「古天文圖」有推步可參考:

1,沒有見到周代星圖可推考。

2,漢、唐時期有留下「太玄准易圖」,可標算出春分點日躔在「宿」。

3,到宋代陳希夷傳有「先天圖」、朱震的有「天文圖」,可標算出春分點在「宿」。

4,元代張理在「周天歷象氣節之圖」推算及標示出春分點在「宿」。(如下圖示)

5,清代胡渭的《易圖明辨》有「周易參同契金丹器葯物火候方殊一本之圖」,可標算出春分點在「宿」、「宿」之間。

6,現代天文科學已知春分點日躔星宿度是在「宿」。

 

千百年來的「勘輿羅盤」,才會有三顆不同顆的「北極星」存在:

1.開禧度-星。2.時憲度-天樞。3.現代-勾陳一地磁北也是隨北極星一樣在轉動)

羅盤現行市面上,若「春分點」用了「開禧度」、「時憲度」,就會使用古舊時代的「渾天星度」(用地磁北是隨北極星一樣在轉動),也就沒有「精準度」可言,因為,各有不相同的「渾天星度」,也已經是完全不符合現代的天星二十八宿界限,現代是以「北極星-勾陳一」為中心。

「勘輿羅盤」只能使用現代所指的:3.「北極星-勾陳一」,就被勘輿界遺忘了嗎?

那使用「勘輿羅盤」時,要什麼時候才能是使用現代的「北極星」?

 

 

「觀星望斗」:「晝參日晷,夜考極星,陰晦觀指南針」。

《易經》天道示形,天文星象為淵源, e-mail:tsao144@gmail.com 曹盛健

 

( 興趣嗜好星座命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sao144&aid=180937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