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09/07 00:29:59瀏覽3441|回應0|推薦4 | |
廖柏森 三、《崇有論》所引發之相關問題: 裴頠的義理系統,基本上是客觀現象之觀察的結果,因此他所謂的「有」也就是要落在物類存在之「有」上講,其「無」就變成只是一不存在之概念。牟宗三先生認為這個「無」乃「有類於西方哲學中所謂「『非有』(non-being)者」、「只是一個邏輯概念之非有」(註9)。在這種理解下,「崇有」是一較為合理的理論型態,但裴頠提出《崇有論》的目的是要對治老莊玄學中的虛無思想,這裡就會衍生出「有」與「無」之間關係的問題,直接影響到這種對治批判是不是相應有效的。 魏晉時何晏、王弼等人開始祖述老子「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三十四章》之旨,而更將「無」直視為萬物的本體,如《晉書、王衍傳》云: 魏正始中,何晏、王弼等祖述老莊立論,以為天地萬物,皆以無為為本。無也者,開物成務,無往不存者也,陰陽恃以化生,萬物恃以成形,賢者恃以成德,不肖恃以免身。故無之為用,無爵而貴矣。 當時的學術風氣皆以「道者,無之稱也;無不通也,無不由也」(王弼《論語釋疑》),認為「道」乃「無」的稱號,凡「有」皆始於「無」,「無」是一切事物之根本,反而輕視現象層之實有。其思想雖是出於老莊,但其過度貴無賤有的傾向落實在具體人世之出處時,則已趨於極端了,難怪裴頠會起而攻之。只是裴頠的非難至多僅能達至名士虛浮誇誕的行為事蹟,進一步對其理論根源的老莊思想則有無從著力之感。 因為道家的「無」有其時代的特殊機緣,在春秋戰國這一戰禍延綿的時代環境中,政教典章制度由於周王朝的傾頹已變成徒具形式而缺乏實質內容的虛文,所以道家反對這一切造作虛偽的禮儀規範,老子說:「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老子、三十八章》就是突顯了這個意思。老子講「無」也就是要解脫周文這些外在形式的束縛,而專注嚮往一種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牟 由道家此種「貴無」思想所引申出的「賤有」,就不是如裴頠所說的有生之物存在之「有」,而是人為虛偽造作之「有」,這種「有」適足以拘缚萬物的本真性命,所以道家反對而將其「無」之,使萬有得以歸根復命、各遂其生,這個「無」的作用也是不同於裴頠那種不存在之空「無」。所以二者的義理層次根本互不相及,《崇有論》想以物類實有層之「有」來矯治道家作用層之「無」,是無法達至理論上的相應,更談不上有效與否了。 結論: 裴頠作《崇有論》,在當時是有其道德意識之考量,「崇有」的論題在清談論辯上亦有相當的成就,這是值得加以肯定的。只是其理論上已具先天的缺陷,他以客觀物類之存在為「有」,而以「有」之缺如為「無」,這根本與道家所言主觀之「有」、「無」的精神休養境界毫不相干。加上社會人心早已流於頹放自任,名理派遂逐漸沒落不聞,而名士這種人物是無法承擔國家與社會之時代責任的,所以魏晉之亡國,其虛無曠達的思想及行事是要擔負一部分責任的。 而裴頠「崇有」一系之理路,雖無法對應道家玄學之旨趣,而且也不合乎中國傳統哲學思考之型態,所以一直被視為魏晉玄學之外的特殊問題。但牟宗三先生認為裴頠的「有」類乎西方哲學中的Being,乃是就存有之客觀性上另開闢一領域,可惜其後未能繼續發揚。因為中國的思想如儒釋道三家皆重主觀性之學問,客觀的實有與知識之學就難以建立,所以《崇有論》之提出實甚有其思想上之價值。 附註: 1. 如《晉書、阮籍傳》云:「籍本有濟世志,屬魏晉之際,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與世事,酣飲為常。」 2. 如《漢書、藝文志》云:「便辭巧說,碎義難逃,破壞形體,說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幼童而守一藝,白首而後能言。」 3. 據牟 4. 此段記述在《世說新語、文學》中亦有類似的記載:「傅嘏善言虛勝,荀粲談尚玄遠,每至共語,有爭而不相喻。」 5. 裴頠的善談亦源其家學,其叔祖裴徽、叔叔裴楷及堂弟裴遐都是清談界名重一時的人士,在史籍上多有記載。 6. 但《三國志、裴潛傳》注云:「頠理具淵博,贍於論難,著《崇有》、《貴無》二論。」裴頠究竟是著有《崇有》二論,或《崇有》、《貴無》二論,這裡文字恐有脫落錯謬之嫌,故無法定論之。 7. 見牟 8. 《崇有論》全文收錄在《晉書、裴秀傳附頠傳》。 9. 同註7.,頁368至369。 10. 同註3.,頁91。
|
|
( 創作|文學賞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