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2/08 10:08:41瀏覽4193|回應1|推薦13 | |
中國哲學是以「生命」為中心,由此展開其教訓、智慧、學問、修行等,追求價值之源是向內而不是向外或向上,牟宗三先生曾用一句概括性的話來說,就是中國哲學特重「主體性與內在道德性」[i],他認為中國思想的三大主流儒釋道三家都重主體性,而儒家把主體性加以特殊的規定而成為道德主體性,所有兩千多年來的中華文化之最高層心靈都集中在這裡表現,與西方文化重客體性,大體是以「知識」為中心所開展的哲學有很大差異。 人生哲學乃是中國哲學所特重,世界上之關於人生的思想亦以中國哲學為最精闢,境界亦最高深,以下標舉大端加以說明: (一)講求天人合一: 中國哲學是天人之道為一貫,認為天人本來合一,而人生最高的理想就是自覺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因為人本質上便是道的「現形」,只是人執著於「形」而迷於本質為「道」的認識,致使人與天分為兩截,所以應該去此障蔽,求得天人一體的自覺。天道與人道,只是一道。如: 「道未始有天人之別,但在天則為天道,在人則為人道。」(程伊川,語錄) 而天之根本德性含於人心性之中,「宇宙本根乃人倫道德之根源,人倫道德乃宇宙本根之流行發現」[ii],人是稟受天之性以為其根本性德,人之所以異於禽獸,即在人之心性與天相通。如: 「盡其心者,知其性;知其性,則知天矣。」(孟子,盡心)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中庸) 可知道,天、心、性只是一事,人之心性即為天道,人受性於天,天之根本原理及存於性中,由人之心性就可以知天,人與天實為合一者也。 (二)強調知行合一: 中國哲人往往要求思想學說與生活一致,在研究宇宙人生的問題時,「先在身心經驗上切己體察,而得到一種了悟;了悟所至,又驗之以作為」[iii],即學說乃以生活行動為依歸,目的在於生活之遷善,表現為德性事業。如: 「聖人之道,入乎耳,存乎心,蘊之為德性,行之為事業。」(周子,通書) 而在方法上是以涵養為致知之道,若想窮究宇宙人生的真理,須先在德性涵養上下功夫,所謂「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iv];中國哲學的知識論本不發達,此處亦不專指知識的研究,而是兼指身心的修養,所以中國哲學是兼賅知行的。 (三)重視實證實用: 中國哲學的一切理則莫不落實、驗證於現象界,因為「道」即在人人自身及週遭環境上,所以要應用「反省」、「體會」、「實行」等工夫,將對「道」之肯定所得的結論證之於現實,但這種證明並不是形式上的細密論證,而是經驗上的貫通及實踐上的契合,所以說中國哲學是重生活上的實證,而不重邏輯的思辯論證。 上述的「重實証」是站在思想的開展方式上來說,而「尚實用」則是以思想的應用價值論之,即中國歷代諸子百家雖然競相爭鳴,然而皆以救世濟民的實用目標為職志,歸其實用價值於社會人生,尚書上言「正德、利用、厚生」,聖人「立德、立言、立功」,就是這種思想的指向,我們也可從歷史上看出凡是動亂不安的時代,因社會紛擾、人心陷溺,反而哲學特別發皇之故了。 (四)崇尚內省存養: 中國的哲學的價值之源內在於一己之心而外通於他人及天地萬物,故特別強調「反求諸己」、「反身而誠」的功夫,所以人如要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就必須內體自心,見得性命之正,然後守之養之,從日常言行上修養,使與內心的性命相合,時日既久,則欲念自減而道心自充。如: 「萬物皆備於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孟子,盡心) 相信人心中具有一種價值自覺的能力,必須用各種修養功夫來激發之,但此內省存養並不是獨善其身而已,其最後目的是在求取人倫與宇宙秩序中的和諧[v],使天地萬物各正其性命。 以上四點,只是舉其大端,當然還有其它許多不同於西方文化的特色,都是中國哲學整體在各方面的表現;總之,中國思想具非常濃厚之重實際的傾向,而不採形式化、系統化的途徑,把握住這個原則,就較能理解中國哲學的特質。 |
|
( 創作|散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