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1/22 23:32:32瀏覽957|回應3|推薦14 | |
最近馬英九的民調又出來了,完全不用意外,馬英九持續積弱不振,完全沒有向上提升的樣子。 但,那又怎樣? 民調有沒有用?有用,當然有用,但重點是你會不會用,你懂不懂得怎麼看。 其實大多數的人,是不懂民調的。唯一懂的,就是最後的數字結論,如滿意度20%,不滿意度40%... 你要是看民調,只看這樣的結論,或寫文章,只引用這樣的結果,而且深深以為這就是民調的精華所在。那我真的奉勸你,不要走顧問這條路,也不要去做職業經理人,更不要去碰營銷這塊地,因為你會被搞死。 看民調,本來就是極為專業的工作,我們不只看結論,還要看母群,還要看題目,還要看抽樣率,失敗率,調查方法,以及問卷的提問流程及處理方式等等。有了這些完整的資料,而且搞清楚了,我們才會進一步的以這些資料為背景,去看看那個數字代表了什麼,有意義,還是沒有意義,表面現象和隱藏現象各是什麼。一份好的民調,對我們這類成天和數字打滾的人來說,是極為有用的情報。 但有多少人需要這種專業知識?或需要天天和數字打交道?不會很多吧。至少,這絕對不是國民應有技能,小學也不會教這種東西,國中也不會,高中沾點邊,大學裡還要看你的專業是什麼,也不是人人都需要去學的。 這樣一種複雜的東西,現在在報章雜誌上天天看到,然後再由一些根本就不瞭解的記者或是名嘴再來看數字說話,弄的民調像是大白菜一樣,人人都可吃,而且解釋的簡單無比。 有時我都在想,這民調這麼好搞,那我們公司幫客戶做次民調,動輒上千萬,那還是跳樓價,而且還不太願意接這活,怎麼差這麼多? 又在想,這台灣的媒體可真是有錢,這種大錢還常常幹,你方調完我來調,好像錢是撒不完的。不是媒體都在喊窮嗎?按我的理解,應該沒有能力做民調呀? 當然,大家其實都知道,我心目中的民調和現在到處看得到的民調,有很大的差別,至少在很多地方就不會那麼講究了。幾個人湊湊,把題目列成張清單,然後就找人打電話,照樣問一遍,結果再弄到EXCEL裡,馬上就出來份燒滖滖的民調了。那有我前面講的那麼複雜,成本當然低到家家媒體都付得起。 所以,這種民調,能拿來做為施政參考?能拿來做為對時政批評之用?能拿來證明什麼? 統統不能,這種民調,是專供名嘴和利委使用,或是讓記者寫些文稿,填填版面之用。 可能有人會認為,旅人是因為馬英九民調差,所以才打擊民調,貶低民調價值。 當然不是,一開始就說了,民調很有價值,但要做的對,看的對,分析的周延。我批評和看不起的,有兩種民調,一種當然是因陋就簡,為話題而做的民調。另一種,就是調而無用的民調,比如施政民調。做的再嚴謹,其實都沒有什麼參考價值。 前一種,我不用再解釋,大家比較好理解我為什麼看不起。但後一種,旅人就要做個說明了,因為第二種民調,有用心在做,怎麼還是讓人看不起呢? 關鍵在於,這種滿意度民調,到底想要證明什麼?證明國家領導人或是政府主管,有多討人喜歡和多不討人喜歡,然後呢? 可以改進什麼?其實根本什麼都改不了。這根本是去要國家的領導人玩短線,演戲,討好大多數人的審美和行為觀,對於真正要如何施政的改進,一無幫助。而且,民意如流水,今天如此,明天可能又換了個想法,你得到的永遠是過去式結果。即便如此,如果決策者有長期的施政計劃,比如蓋個下水道,從頭到尾你什麼都看不到,只有通了一陣子後,才發現,污水的問題好像沒有了。在挖的時候,誰會對這市長滿意?到處都是坑洞。 比如大安公園,在建的時候,剛開放的時候,對當時的黃市長,民調出來的結果如何?但現在台北人在公園裡休息遊玩時,有多少人會想到他?但現在任何一任市長,在公園裡辦些好的活動後,立即對在場的人做個民調,一切光榮又歸於誰? 民調滿意度調查,根本是媒體發明出來,用來奪取政治利益和嘩眾取寵的工具。利用科學的調查方法,去弄出一個充滿了無限話題,又能讓自己擁有政治話語權,但對一般市民,卻是完全沒有任何實際好處的八卦內容。 所以我實在很難看得起所謂的施政滿意度調查,因為於事無補,還容易因為一些無關痛癢的外觀性條件,而把官員後面的辛苦完全否定。弄的大家都要著重秀,而不是用心在施政的內涵上。 而民調被濫用的後果,就是民粹興趣,政客橫行。人人都在看民調,怎麼耍猴,群眾愛看,就怎麼耍。怎麼講話,可以換來好印象,或同情感,就怎麼說。只要控制好了這些印象,那民調就節節高升,就成了媒體寵兒,民好如此,政客自然樂於配合。 坦白說,滿意度調查,真的可以休矣,與其花大錢去做這類調查,還真不如給記者加發車馬費,多去去陰暗巷落中,沒有被人看到的可憐人;或是去拜訪拜訪善待鄰里,樂天知命的生活高手;或者,去多買點書,充實充實自己各方面的知識,好寫出有內涵的評論和報導;又或者,出國去好好看看,多瞭解別人怎麼看台灣的,好對台灣的認識,更為全面一點。 這些,怎麼都比做施政滿意度民調強。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