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台幹回來時,就是台灣景氣時
2010/01/18 21:21:48瀏覽2395|回應16|推薦25
我曾經在做案子時,和一個台幹聊天。當時談的話題就是台灣現在的經濟情勢很嚴峻,不知道春天何時會回來。

我們的其中一段談話,讓我心中印象很深刻:

”等我們台幹都回去台灣的時候,台灣的景氣才會好起來。”

”為什麼?”

”你看看現在到中國來上班和做生意的人,他們全都是之前在台灣的消費大戶,這些人現在都跑來大陸了,台灣的消費市場就少掉了一大塊,你想,台灣的經濟能好起來嗎?”

”那你意思是我們都是台灣經濟下滑的凶手嘍?”

”當然不是啦,我們要留在台灣,那台灣就不是經濟下滑,而是社會動亂了。一大群的社會中堅在台灣混吃等死,失業一片,不暴亂才有鬼!!”

”不明白!!”

”我們當初會來中國,大多數其實是被公司認定,比較難搞,或是被排擠出來的。又或者,在台灣混不下去了,才會想冒險來外地發展。因為如果再留在台灣,要嘛升遷無望,要嘛等著被裁員,或者,根本在台灣找不到合適養家活口的工作,如果我們全都留在台灣,那社會的不滿現狀份子,一定到處都是,台灣就變成了一個火藥庫,能不爆嗎?”

”那你意思到底是指我們來大陸是好,還是壞啊?”

”好啊,解決了台灣一堆人的頭路問題,空出了位子,減少了社會動亂的因子,怎麼會不好”

”那你前面怎麼那樣說?”

”我意思是指,台灣如果不讓我們覺得有希望,而且沒有工作機會讓我們有施展機會,那我們就不會回去,那麼,消費市場還是空那一大塊,台灣的經濟成長還是有限的。”

話題到這裡,我已經明白了,台灣的經濟要好,台幹是不是紛紛回台進入增加的工作機會,確實是一個重要的指標。因為,如果可以留在家郷工作,又有誰願意離郷背井,跑到這裡來討生活呢?

逼走這一群台幹的人是誰?

前20年由戒急用忍的主張者和執行者,是罪魁禍首。

台灣本身就是靠出口來維持經濟成長的地方,人口土地資源都少,如果不藉由貿易來發展,是不可能有足夠的收入來支撐成長的。當中國堀起的初期,台灣的商人其實已經嗅到了商機,而且陸續有先鋒者進入了市場,傳回了好消息。

如果,政府這時候能夠正確的認識到這一點,並且給予足夠的幫助,那麼台灣企業的腹地更大,企業規模也自然會快速成長起來,進而提高人才需求量以及提高薪資。但結果卻是可笑的戒急用忍,可笑的兩邊一邊一國,可笑的政治掛帥和民粹主義。

於是台灣就由淹腳目,變成了光腳目,窮的響叮噹。

你上面的人吃飽了飯,但底下的人餓啊。但人總是會去找出路的,於是還有能力的,富於冒險精神的台幹,就應運而生,而且愈來愈多。跑去大陸發展的,由土財主,變成了白領階級,專業經理人。

這群人的出走,正式宣告了台灣經濟的下滑,已經進入了災難期。

我用個簡單的比喻,大家就會明白為什麼中產階級出走,對台灣影響這麼大。

在我離開台灣那年,轎車一年的銷量達到了48萬台,但現在是25萬台左右。這少掉的20萬台並不是因為台灣人沒錢而買不起,而是因為這20萬個車主,都離開了台灣,根本就沒人去買車了。

那位台幹和我,在離開台灣前,都把手上的車賣掉了。在過去,我們大概兩到三年,就要換一部車,但現在,我們走了,台灣平均每年就少掉了半部車的銷量。20萬購車者的離開,至少可以直接讓車市少掉十萬台車的銷量。

然後我們不止會買車,還會買很多的東西,或到娛樂場所去消費,這些錢如果存在,那麼對台灣的消費GDP,會有巨大的幫助。因為我們本身就有不差的購買力。當這些消費消失後,靠我們的消費支撐的市場,也就沒有了足夠的收益,自然也沒有錢買車了。乘數效應下,又拉下十萬台車。你說台灣的車市,還能有救嗎?你廣告打翻了也沒用,因為市場空了。

當然,某些斷章取義的人可能就會喊了,你們都不愛台灣,都不留在台灣消費,救台灣。

嘿嘿,留下來我們也沒頭路,一樣不會消費。造成我們沒頭路才是主因,離開台灣根本是逼不得已的。

而且,我再怎麼愛台灣,也要先愛我家人,家人都吃不飽,台灣只好讓你去愛了。

所以,要救台灣經濟,先要讓台灣企業賺錢,而且賺了錢,願意把企業總部設在台灣。

這樣還不夠,還要讓對中國市場有興趣的外資企業把總部設在台灣。

但現在這樣還不夠,還要讓中資企業把運營中心移到台灣來,尤其是中國的銀行,更要在台灣有重要分行。

這樣三資都集中了,台灣自然會需要很多精通兩岸商情的台幹回來,同時還需要陸幹,讓大陸高收入的菁英引到台灣來居住,來發展。

等到了這一天,台灣經濟要不發達也很難。而且中資都在台灣有運營總部了,你覺得還有那個傻瓜會把飛彈對準自己的金庫嗎?轟的一聲,燒自己的錢?

其實當初台灣有這個機會的,亞太運營中心就是這意思。但很可惜,先被個假日本人(自認為自己是日本武士,以做日本人為榮的總統)隔絕了台灣企業到大陸發展的機會,先自廢武功。

然後又被個次美國人(美國不承認他是美國人,但他死要說他是美國殖民地代理人)把台灣政治搞的烏煙瘴氣,再把自己手腳打斷。

你說台灣人的命苦不苦?倒不倒楣?兩蔣再獨裁,大家錢還是賺的稀哩呼嚕,不獨裁了,日子反而衰了,這叫做進步?那也太自欺欺人了。

那麼,現在台灣還有機會嗎?

按旅人的觀點是有,但還早,首先這個破破爛爛的政府組織和流程就要先疏理清楚。

有些極為外行的人認為馬英九在搞組織再造,是急人民所不急。這真的是大笑話,全世界那個企業能夠不經過組織再造就起死回生的?而且愈拖,愈難再造,只有真正明白管理的人,才會知道,要能做好政績,首要有個好組織和正確的流程。沒有好的組織和流程,什麼改革都是空的。

過去的李登輝和陳水扁,那裡有半點管理能力。他們是有組織控制能力,但卻不具備組織成長能力。難怪當初蔣經國沒有選擇李登輝做接班人,而是選了孫運璿。只可惜台灣注定要有這慘淡的20年,讓孫運璿中風,讓蔣經國在不及佈局下,被李登輝接了當時的總統位,只能說時也運也,台灣人注定要倒這二十年的楣。

現在台灣要有沒有出路,也只能看台灣能不能建立成一個值得各國企業願意駐點的中國市場前哨站。

台灣並非沒有機會。畢竟比起中國大陸,外資企業在台灣會有更好的環境,可以更有保障的經營。而且人才素質,還是優於中國大陸的(不是指工作技術素質,而是工作態度素質,前者台灣愈來愈不如大陸人了)。因為中國本來就很大,如果兩岸往來沒有什麼障礙,其實在台灣設中國總部,和在深圳,上海,北京,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不過,話是這麼說沒錯,但旅人只要一想到台灣人好像對賺錢沒什麼興趣,對台灣是統是獨好像比較有興趣,心頭就一陣拔涼拔涼的。

看來,藍綠統獨議題不消失,台灣不會有什麼希望能建成全球進入中國的樞紐。而建不成中國樞紐,台幹們回來的機會就少很多。台幹不回來,台灣消費GDP要上升的機會也不高,經濟成長也遙遙無期了。

你說,我們成天在討論藍和綠,到底有什麼意思?全滅了如何?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pc&aid=3699477
 引用者清單(1)  
2010/01/21 21:04 【Aunty Pearl 部落格】 台灣景氣何時來?

 回應文章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三秋树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马英九首鼠两端的两岸政策让大陆企业如何投资台湾
2010/01/21 19:39
因為中國本來就很大,如果兩岸往來沒有什麼障礙,其實在台灣設中國總部,和在深圳,上海,北京,並沒有什麼太大差別。
-----

腌制差矣,你看看马英九的两岸政策,如果有大陆公司想把
運營中心移到台灣來,参股比例和投资的行业都会受限制,置业也会受限制,大陆派去的员工,每个几个月就得换一波人,你也知道这会给企业经营带来多少不便。所以只有疯子才会去。

马英九的两岸政策,首鼠两端,有开放之名,无开放之实。
有开放之名,被绿人骂作卖台;无开放之实,无法获得实际的经济利益。所以民怨沸腾,也是马英九咎由自取。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1-21 22:01 回覆:
麻煩你讀完全文,不要斷章取義,這很不禮貌。

我清楚的說了,要實現這點,台灣政府必需要建立好平台,一個足夠開放而且良好的運作環境。在這樣的前題,你講的所有阻礙,當然是不存在的。所以,你的質疑,是因為你沒看清我的博文,不是我寫錯。

馬英九不是中國政府的官員,他要作的決策,自然會依據台灣人的最大利益去思考。如果你要批評別人,請先理解別人的立場,再來講,會讓人信服。否則,只會覺得你在無理取鬧。

還有,連大多數的台灣人都沒有能力知道馬英九的所有大陸政策,你又怎麼知道?既然不知道,你又憑什麼能夠去評價馬英九政策?人家任期都沒幹完呢,你又怎知結果會如何?

如果你只是不喜歡他,那請你直接點明,你是因為個人情緒不爽他,很討厭他,那就行了。別拿你不懂的事情說事。

談笑運籌於天下之間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中華台灣的優勢
2010/01/21 11:05
中共的興起是歷史的必然,
跟台灣的政策無關,
其實戒急用忍政策只是跟台商唱雙簧,
營造出更優厚的條件來吸引台商而已,
讓台商更具競爭優勢。

只要有錢賺,
根本擋不住企業的投資,
中華台灣只是想要把關鍵技術和大部分資金留住而已,
要去的早就去了!

台灣在中國地理位置屬邊陲,
為了節省成本,
中國的企業會把營運總部設在台灣嗎?
但是,
中華台灣在亞洲的地理位置屬中心,
氣候比上海溫和,
如果塑造的生活品質與投資環境夠好,
再加上文件與媒體國際雙語化,
台灣是有希望成為亞太營運中心,
吸引全世界的資金與人才來駐留。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1-21 12:31 回覆:
你這裡面有很多的說法和我博文是相同的,我也不再多回應那部份。

另外,也建議你細讀我的看法,中國企業的運營總部設在台灣,並非不可能。另外,我覺得你是把運營總部和集團總部混在一塊了,兩者不相同。事實上,在面向全球的時候,運營中心在台灣是要比設在中國好的,細節不重覆說了。

我再強調一次,企業有錢賺,是結果,用結果來和別人討論,是沒有意義的。問題出在企業為什麼在台灣會有錢賺?不是只靠CEO或是有能力的專業經理人即可,戒急用忍的結果,不違法,誰也沒辦法,台灣政府只要不提供行政和法律平台,企業在台灣想要利用大陸來賺錢,那是做夢。外資更不會來,他們也不傻。

我們的客戶最不喜歡顧問只講

如果。。。。加上。。。再加上。。。。那麼就能。。。。

上面這種說法,叫畫大餅。重要的是找出推進路線,也就是落地的東西,怎麼一步一步的把那些前提變成現實的方法和操作內容。

還有,第一步到底要做什麼。

燕子來了,我們知道春天來了。但你以為在屋簷下放滿了燕子愛吃的東西,它就會回來?如果沒有長期而溫暖的天氣,你擺什麼都沒有用。

台幹回來,只是一個證明而已。台灣該做的,是怎麼把台灣變成真正的春天,而不是去搞意識形態,耍嘴皮要別人回來,要外資進來,那沒用的。

談笑運籌於天下之間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回覆
2010/01/21 10:34
  1. 以前如何的原因是什麼?當時台灣的主要出口國是美國,現在美國自顧不瑕,用以前的方法還能再讓台灣有奇蹟?把整條價值鏈拉出來,找出那時候的客戶,和現在最有潛力的客戶,就明白我說的通的很,你卻沒有去思考前因後果,不通。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我沒說要一直與中國封閉,但是你有想過台灣的商業與資金被中國箝制的後果嗎?
  1. 我 人就在上海,很明白的跟你講,沒你講的那情形。我不曉得你這結論那裡來的,有不少台商在大陸發展不錯是真的,但在比例上實在很小,你想想,上海就有3千萬 人,重慶還有五千萬人,這只是兩個市而已,上海的淮海路,一條路是忠孝東路的幾倍長,台灣人的店能有幾家?千家?可能嗎?其它城市就不用說了,不通。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中國人有13億,台灣人掉進中國就像掉進人海一樣,今天有這樣的影響力已經算不錯了!
  1. 這我已在博文裡說了,也表達了些看法。你的期望很美好,但純是廢話,光現在和全球最有潛力市場的大陸往來這麼封閉,以及不齊心的立法院和只有意識形態的藍綠治國專家滿街走,傻子才來。
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ー
中國的生活品質好嗎??捫心自問吧!上海的水質好嗎?大餐館衛生嗎?吃高級餐館都不見得衛生。醫療機構西醫的素質呢?
去中國除了用生命換錢與二奶之外,你問大家願意住中共大陸還是中華台灣?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1-21 12:53 回覆:
你是被嚇大的嗎?我人在大陸都不怕大陸的競爭者。至於商業和資金被鉗制,那是不懂商業運作的人,用簡單邏輯騙人用的。

鉗制?怎麼鉗?新加坡都不怕被鉗,台灣卻怕的要死,真是講外行話。要搞出一堆辦法來先挑出純台商的資金,然後動用人力去鉗,那還不如發兩顆飛彈快點。根本是不懂得商業在發展到一定地步後,全球資本根本是交互影響的,你以為鉗了台積電,只有台灣資本在跳腳?你看看日本和美國出不出手。可能連大陸內部自己都有人要跳出來去宰了那個人,他上億的訂單交不了貨了,因為晶片被鉗在台積電裡。

而且,你也太小看跨國運作企業的風險控管了,有一堆人都在研究不被台灣政府鉗制了,會不去考慮大陸政府?

這也是我之前說的,本來就很專業的東西,卻要去用簡單結論來嚇自己。為什麼ECFA之類的東西要讓政府的專家去規劃。因為裡面要考慮的東西太多了。任何的合約會簽定,都有很多的東西要考慮,別再被那些什麼都不懂的名嘴和存心說謊的綠委騙了。

然後,你也很好笑,你第一篇回言裡的文字描述,一定都看不出來”就不錯了”的感覺。你要早這麼寫,我也不反對了,台商在大陸是有貢獻,但現在更大的資本出自全球投資客。台灣人的資金優勢,連大陸本土企業都打不過。旺旺和頂新,也是利用大陸本土的生意滾山來的資金,不是台灣拿過去的,不低看自己,但也不要高看自己。

最後,你別東拉西扯,我有說生活品質好嗎?台灣平均水平當然不錯,但又如何?全球專業經理人現在就是要住在上海,你走在上海大街上,那裡都可以看到老外。每一家星巴克,都有三三兩兩的外國人坐著,事實勝過雄辯,你看不起別人,但人家用腳證明了你那只是坐井觀天。

而且,再老實跟你講,人家二奶,現在都要跟大陸人,高官或是本土青年企業家。現在台灣人在大陸年青女性的心裡,排名連香港人都不如,你那是十年前的老消息了,你二十年不進步,人家早就踩過去了,還自我感覺良好呢。講難聽一點,她們就算要做二奶,也輪不到你台灣人,窮不拉嘰,又摳門。

談笑運籌於天下之間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塑造更佳的優質環境,吸引全世界有錢的人來!
2010/01/21 01:34
不通!
以前中華台灣禁止三通四流,
還不是搞出一個經濟奇蹟,
你到中國內地繁榮的地方一看,
很多熱鬧的店面都是台灣人開的;

中華台灣不是只要吸住台灣人,格局太小!
而是要塑造更佳的優質環境,
吸引全世界有錢的人來!!
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1-21 02:00 回覆:
  1. 以前如何的原因是什麼?當時台灣的主要出口國是美國,現在美國自顧不瑕,用以前的方法還能再讓台灣有奇蹟?把整條價值鏈拉出來,找出那時候的客戶,和現在最有潛力的客戶,就明白我說的通的很,你卻沒有去思考前因後果,不通。
  2. 我人就在上海,很明白的跟你講,沒你講的那情形。我不曉得你這結論那裡來的,有不少台商在大陸發展不錯是真的,但在比例上實在很小,你想想,上海就有3千萬人,重慶還有五千萬人,這只是兩個市而已,上海的淮海路,一條路是忠孝東路的幾倍長,台灣人的店能有幾家?千家?可能嗎?其它城市就不用說了,不通。
  3. 這我已在博文裡說了,也表達了些看法。你的期望很美好,但純是廢話,光現在和全球最有潛力市場的大陸往來這麼封閉,以及不齊心的立法院和只有意識形態的藍綠治國專家滿街走,傻子才來。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意識型態害死台灣
2010/01/18 22:11

野心政客只會操縱意識型態來達到個人私慾   連大前研一都說台灣不進入中國   台灣要靠邊站

當時同文同種台灣不進入中國   全世界各大國都早進入卡位需要大陸市場   唯有我們天才意識型態作祟

現在東協  台灣也被排除    真是"癌"石正男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1-19 08:51 回覆:
慢慢改吧,少談點意識,多想點經濟。

medov醫生(我愛中華民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台幹是回來消費與置產
2010/01/18 21:39

台灣當時飛香港飛機   乘客是滿載    香港飛桃園飛機   乘客寥寥無幾

當初頂新不顧戒急用忍   現在買得起101大樓

當初旺旺顧忌戒急用忍   今天買得起中國時報與電視台

野心政客只有權與利  那會管百姓死活

一位國小畢業由屏東到台北市開計程車司機的話   令人永遠在腦海

""自經國先生死後  台灣就走下波  李登輝花光經國先生所賺   阿扁賤賣光台灣國有地  整天政治鬥爭       台灣怎麼會強"

云洲旅人(tripc) 於 2010-01-18 21:41 回覆:
是的,令人感嘆。
頁/共 2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