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2/04/16 21:25:52瀏覽7850|回應6|推薦24 | |
近期上海疫情嚴重,已經啟動封控了。由於筆者曾在上海住了十幾年,2019年才因為創業的關係搬去了武漢,然後就撞上了武漢封城,所以這次上海封城的各種狀況,我是看在眼裡,心裡的滋味極為複雜。實話講,沒有被封過的人是絕對沒法明白那種日子的,所以我絕對可以理解上海人現在的心情和痛苦,也很明白,今天上海封城的問題和混亂的來源,但很遺憾,雖然大陸今天對控制疫情已經很有心得了,筆者仍然要說,上海封城換誰來,這種亂相都很難避免。因為根本的問題並不在於方法,而在於人性。 封上海是要比封武漢難很多的,這不僅只是因為上海的人口數量眾多,更難的是因為上海人群的組成比武漢複雜,而且社區更大,牽扯人數更多,所以可以用於武漢的方法不一定可以用於上海。或者,同樣的方法在武漢是可以用的,但在上海就是推不動,或者,產生不了效果。 上海封控之難,難在上海有複雜的權力網,有太多的國際人口,有太多的精英人士,再加上太多的人口。 我們先從人口談起,武漢和上海比、人口足足少了一半,一個是一千萬級,另一個是兩千萬級,這個人口多一倍,並不是代表所有的業務量就增加一倍,事實上這是指數級的複雜度,麻煩程度搞不好是四十倍甚至是一百倍,因為人口基數大,就代表了需要溝通的管理網絡更多,多一千萬人,表示社區裡要溝通的相關人員至少再多一倍,這不是一加一,可能是一萬加一萬的加一萬次,一萬零一人要比一萬人多一萬條的溝通線路,不是多一條。學過管理的人應該明白筆者的意思,看不明白就表示你沒學過,別浪費腦力了,暫且就信了筆者的結論吧,讀完本文自己再去看書。 所以,如果有人苛責上海市政府怎麼沒有虛心的去學習武漢經驗,那真是冤枉他們了。恐怕不是沒學習,而是發現真要按武漢市的做法,上海的人力資源繃不住啊! 上海,在組織和流程上,需要比武漢更高效的新方法,而這個,筆者認為,上海市需要更專業和強大的規劃和控制團隊來優化武漢的做法。蕭規曹隨或是照搬來做,是不行的。我在這裡這樣說,沒有批評或指教的意思,我承認我不夠格,我只是想讓讀這篇文章的讀者明白,看熱鬧不嫌事大,對上海封城管理混亂濫加指責的人,絕大多數都只是嘴砲黨,壓根就不明白這事情有多大多複雜,純粹就是胡說八道而已。 封城後除了防疫相關事宜外,的最大問題,就是生活資源的供給和分配問題,這牽扯到了兩千萬人每天吃喝拉撒的問題。當一個城市可以正常運轉的時候,你看不出來這些日常生活有多大的負荷量和複雜度。但當城市封控後,所有的需求都會在一夕之間爆發出來,事前沒有準備好的話,絕對可以讓最高效的政府立即癱瘓。 懷疑?我給你算個帳就明白了。 以蔬菜的供應來做例子,平常整個上海的蔬菜是由大量的一二三級供應商一直安排到附近的市場或是大型超市。這個物流有多複雜呢?這個供應鏈是不能用需求量來評估的,要根據居民的居住範圍來評估的。大陸居民都是以小區為聚居地,上海因為是老城市,所以不完全是小區模式,也有不少是居住在馬路邊上的,這個我們暫且不論吧,因為要講起來就更複雜了。 武漢一千多萬人口,小區大概是一萬個左右,上海翻一倍吧,算2萬個小區。小區有大有小,平均就以1500戶為準吧,一個小區一天發十輛車次,2萬個小區就是20萬車次,更要命的是這些需求還很難排序,時間差不能拖太長,能想像某個時段,整個上海市擁入七八萬輛中大貨車的畫面嗎?要是不知道這有多密集,那筆者可以用另一個數字讓你想像,上海市的計程車總數,也大概就是這個數量。這些補給車要穿行在各個大街小巷,要上下貨,要選集散貨點吧?總不能讓大車子送進小區裡吧?要有配送的小車子吧? 呵呵,這還只是筆者一切都簡化了來談,真實情況更麻煩,送進上海的供貨商以前是分散的,現在要集中起來,誰去號召?政府也沒法知道上海以前有多少供應商,但能確定的是,政府有案可查的供應商絕對供應不起上海市每天的消耗量。一個大城市的供應體系有大的有小的,有白的有灰的有黑的,現在只剩大的和白的,供應量是絕對不夠的,那缺的要怎麼收集? 以前是大量的小供應商自己把貨送到城市裡的點去賣,現在變成政府或某指定單位要去一個一個供貨點收貨?你在開什麼國際玩笑,搞過物流的人都知道,這樣子去收貨,成本高耗時長,會出人命的。 這些就是武漢封城後,點點滴滴從各個商務合作伙伴那裡收集到的狀況,武漢都剝了一層皮,上海只會更慘。 這還不算上城市裡總有一些特權階級或是手眼通天的人,還有巴著發國難財的人,還有各種想鑽空子的人精,還有各式各樣的突發狀況,不管你之前想的多好,總會有人突破防線讓你功虧一簣。這個在上海絕對要比在武漢嚴重,因為上海官多,官高,還有國際友人,還有全國的精英人士,這些人的數量和權力,要比當時的武漢要多太多,要厲害太多,你讓上海市的政府要怎麼辦?到今天只有一個官員自殺,那已經算是上海的公務員優秀抗壓了。 筆者寫這些,倒不是要為上海防疫工作洗地,講這些只是要向讀者說明這件事確實很難,很不好做,看熱鬧就要知道自己是在看熱鬧,不用嘲笑別人,我可以很肯定的對那些冷言冷語的人說,你去也不行。 對上海主事者的體己話說完了,要說些難聽了的。 雖然這事情難,但筆者並不覺得上海的政府班子就應該做的這麼難看,我都可以知道的事情,他們是政治治理專業人士,有了武漢和西安的經驗,為什麼在封城之前沒有準備好相應的預案?我是指匹配他們水準的應對預案,不是指沒有做計劃。 筆者認為,真正的原因是上海的各級官員過於驕慢,在別人分享經驗提供建議的時候根本就漫不經心,覺得自己很優秀,這些事情自己都研究過了,你們都能行,我們還能不行嗎? 不是筆者要自己腦補,而是真心覺得這種心態才是釀成今天局面的真正原因。 大陸人最明白北京和上海兩座城市裡公務人員的優越感有多強烈。 北京自認是城皇根下,城裡大官無數,京官更是人上人。上海則自認自己最進步,眼界寛,人才薈萃,東方明珠,整個中國,上海做事說第二,沒人有資格說第一。這種地域歧視,待過上海的外地人絕對明白。 這種驕傲會讓負責的人不細聽,不在意別人的建議。筆者不否認不會是全部的人,但絕對是大多數,也只有在這種心態下才會在封城之後,冒出來一個又一個的低級錯誤和事故。這些低級錯誤的爆發,根本就是上海市準備不周全,規劃不仔細造成的。 筆者花了大量篇輻說明了封控的困難和複雜,而這些理解都源自於筆者親身在武漢封控期間的經歷和事後的研究和訪談所得。所以,我認為上海的事很難,但絕對不代表無解,也不代表不能控制,因為我都能知道的事,絕對有人在不同管道告訴了上海的相關人員,但情況卻比武漢更糟糕,這是純粹的人禍,傲慢帶來的人禍。 我很瞭解上海公務人員的優秀,他們真的有心做一件事,絕對可以做的比大陸所有城市都好,他們的驕傲是有堅實的素質在那裡支持他們的。但正因為如此,所以我才判斷,上海今日的問題絕對不在於事情的難和繁,而在於沒有準備好,沒有認真的去思考應對方案。 封控的事牽扯的太多太大,筆者不在其位自然不能謀其政的給主事者什麼行動上的建議。但某些心態上的事情,還是可以依據過往的工作和生活經驗再綜合現在上海出現的情況做出判斷,這個,筆者還是有自信的。 大陸的政麼做事情有個好處,不會放給他爛,然後百般找藉口。只要問題浮出來了,雖然在媒體上不會自承過失,但在行動上卻絕對會逐步調整,這一點要比台灣的執政黨要強很多,光說不練,找理由內行,解決問題外行。但在逐步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上海的居民也只能忍忍了,盡量保重好自己,盡量自己找開心的事去做,這是一個過來人給你們的衷心建議。畢竟,上海也是筆者生活過第二久的城市,僅次於台北,真心希望上海平安,從發稿之日算起,估計至少還要一個月以上,上海才能全面恢復正常吧,上海人,你們有得搞了!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