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藝術與歷史的對話空間(轉引)
2012/08/17 00:01:37瀏覽113|回應0|推薦3


「現代的深度」如何可能?文/呂佩怡 
過去的已逝性質,不是更為深刻,更富傳奇色彩,比現在更貼近當下?—托馬斯.曼(Thomas Mann)《魔山》(Der Zauberberg )「歐洲宣言:歐洲當代藝術雙年展」(Manifesta : The European Biennial of Contemporary Art,以下簡稱「歐洲宣言展」)成立於1990年代。「manifest」做為動詞為「顯現」、「表明」之意,而「manifesto」做為名詞則為「宣言」,取名為「Manifesta」表明此展覽不是「再現式」的,而是要以不同的方式去回應歐洲當下的現實,尤其是在柏林圍牆倒塌,冷戰結束之後的社會/政治/經濟之轉變,以藝術與社會之對話為關懷重心。「歐洲宣言展」第一屆於1996年展開,之後每兩年游牧於歐洲各地,在地點的選擇上遠離中心城市,傾向於邊緣的、有問題的、可展現當下議題之場域,並以基金會形式與選定地點之當地政府或機構合作。

藝術與歷史的對話空間

今年第九屆「歐洲宣言展」選定比利時林堡地區(Limburg)的亨克(Genk),此區域曾是歐洲煤礦生產地,因煤礦工業興盛,也因礦場關閉而蕭條。在歐洲,煤礦的時代大約為1800到1960年代,之後因為石油與其它替代性能源的發展,對於煤礦需求減少,再加上1970年代之後的生態環保議題使高污染、高危險的煤礦產業漸漸消逝。然而,煤是推動工業革命重要的能源,也是使世界推進到現代的幕後推手,策展人以地理的-生態的「挖礦機器」(geographical-ecological “mining machine”)來形容煤礦產業對於自然/人文/社會地景所產生的巨大改變,不僅是工廠建設,還牽涉到城鎮規畫、工人住房、休閒空間、交通運輸,以及整體地景之改變與環境的污染等。此屆歐洲宣言展使用一棟建於1924年具有新藝術建築風格、總面積為24,000平方公尺的龐大煤礦工廠為展場,此建物在1987年因礦廠關閉而荒廢多年。在此展覽之後,此區域將整建為以創新與知識經濟為主的商業與科技園區。此場域自身的變化正反映出全球產業移轉與變遷。

在這一龐大的、富含著20世紀產業興衰史的場域裡,藝術可以如何回應現實?本屆展覽由三位策展人共同合作:墨西哥藝評、策展人、藝術史學家梅蒂納(Cuauhtemoc Medina)為主策展人,他曾任泰德美術館(Tate Modern)的拉丁美洲藝術策展人;倫敦的歷史學家艾德司(Dawn Ades),曾擔任泰德美術館的信託人及策畫展覽;以及以布魯塞爾為基地的藝評、藝術史與策展人葛列格(Katerina Gregos)。由此組合可以看見藝術、藝術史與歷史在此展覽中的份量,以及此展覽的切入點。三位策展人提出「現代的深度」(The Deep of the Modern)為主題,「煤的美學與重組的詩學」(The Aesthetics of Coal and the Poetics of Restructuring)為副標題,不僅以此煤礦工廠為出發點,更深度思考這個場域所映射出的當代政治/經濟/社會之圖像,思考產業資本主義做為一種全球現象。在可感知的舊時代廠房之中,轉身回溯歷史,創造一個藝術與歷史多層重疊的對話空間。

在我看來此展覽是學術研究型展覽,以論文撰寫的邏輯思維開展議題,由此角度分析可展現此議題集中與聚焦的展覽。首先,「現代的深度」題目點出了此展的問題意識:「現代」(modern)與「深度」(deep)之間的矛盾關係。當我們談到「modern」,會聯想到「進步」、「直線時間」、「稍縱即逝」、「朝生暮死」,或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自身所象徵的「逃亡者」(fugitive)。(註1)在今年的第九屆歐洲宣言展,以字典形式編排的畫冊裡,  「現代」被定義為:「淘汰」、「過時」,而「Deep」可以是深、深度、深刻的、極度的、激烈的、深奧的、進入細節的等等。然而,以上面的意義來說,「現代」似乎是站在「深」的對立面,以一種最前端的、表面的、膚淺的、用過即丟的姿態出現。當「現代」與「深度」被同時提出,其提問將是:「現代可以有深度嗎?」或「現代的深度如何可能?」,如此一來正回應2007年第12屆文件展(dOCUMENTA)的提問:「現代性是我們的古代嗎?」。

為回應這樣的提問,此展覽從煤礦工廠自身場域特質出發,接連到煤礦產業之興衰,再呼應到當代面臨的所謂的後工業資本主義的金融危機與人的境況,以三個子題之作品來回答,分別是「17噸:文物遺產區」(Heritage Section - 17 Tons)、「煤礦年代:歷史區」(Historical Section – Age of Coal)和「重組的詩學:當代藝術」(Contemporary Section - Poetics of Restructuring)。由三子題可看到,此展打破了歐洲宣言展以來僅展出年輕新興歐洲藝術家之特色,擴大展出來自全球其它地區的當代藝術家、19世紀以來的現代藝術家,以及做為文化資產之物件,以時間縱軸上的「深」貫穿此三者。另外,在參觀路徑上,觀者由下往上的行走過程等於經歷一段百年史,從二樓的「17噸」展區中過往的舊物件、採礦工具、採煤車、工作證等,到三樓的「煤礦年代」展出現代藝術家們在他們所身處的煤礦時代裡對於此產業的想法與感受,再到三樓與四樓的「重組的詩學」,由當代藝術家們回應當下全球化經濟連鎖鏈之下的金融投機與危機。因此,「現代的深度」有時間軸與空間軸上的「深」,以及煤礦工業往下深掘之意義,「深」在此做為方法,貫穿三個子題,探討「現代」與「深」之間的辯證關係,試圖證明文化資產也許比現代更現代,比當代更當代。

全文未完,摘錄自【典藏‧今藝術】八月號‧第239期。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riangle409&aid=6719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