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8/06/14 19:50:20瀏覽6673|回應1|推薦1 | |
「台灣獨立」,多麼吸引人的訴求口吻阿! 這是一句能夠喚起人們激情反應的口號,目的在於推翻中華民國,建立「台灣共和國」或是「台灣民主國」。不可否認的,某段時期我也曾經認同這樣的主張。直到我深入觀察、探討,發現台獨並不如想像中的那樣美好,反而帶點反智和分化的階級鬥爭與利益分贓。宣傳台獨信念的人,大多是掛著地下電台、南部XX的招牌,典型代表大概可分為:公園或廟口的阿伯、聲勢浩大的電台主持或社團群、熱情感召的青年學子、論述型的好辯學者、選舉動員的政黨人物。 台獨五虎: 阿伯是一問三不知,只知台獨好,具有堅定的意志。 主持及社團群是強力宣傳,血脈噴張似的集體呼喊,有的是特定政黨的外圍組織。 青年學子是經由多元的創意思考、行動,來串聯彼此的情感投注和無限的精力。 好辯學者是學識淵博,通常拿到碩博士學位,有的群集海外,有的學成歸國。 政黨人物是各方利益的集合宣傳體,宛如教條式的信念,傳教和調教的力量十足。 這幾股力量的湧出,的確帶動了本土意識的宣揚,甚至型塑了「台獨準則」。 民進黨、脫離李友會的台灣之友會、南北角台灣社、台灣教授協會…等許多組織、社團。游擊戰是台獨勢力的典型模式,各大組織、社團動員,在台灣各地辦各種的座談會和鄉親互動。這在我家高雄市右昌可以明顯看出民進黨的地方號召,令人感到有趣的是,通常都是一群阿伯聚集在一起,然後時常邀請法律專家、教授學者來為他們和鄉親「開示」。民進黨長期下來也培植了一群青年軍,在各院校組織串聯,網路上的創意宣傳也頗為動人。 「形式多元,創意十足」是近年來民進黨青年軍和新生代帶動的台獨、本土風潮。然而,經過八年來民進黨政府的執政威力,台灣人民親身經歷了一場「台灣式文化大革命」。府院黨合力弄出了「正名制憲、推倒蔣氏、去中仇共、台灣入聯」的四大基準面。以為如此就能夠引起人民的共鳴,推動「打倒蔣氏、消滅中華、台灣建國」的實行步驟。沒想到,拼經濟的訴求破敗、選舉動員的族群號召、從上到下的貪污現象、仇視對立的打擊手法,都讓人民感到失望與憤怒。基本上,台灣的台獨勢力是「玩弄真台獨,而非珍視台灣」。過多的情感投注,忽略了民生需求的實際面,當然,更忽視國際關係的現實考量。內部分化的情形日益嚴重,在對外關係上也不斷地引起緊張,尤其在兩岸關係上更達到仇視對抗的激化以及雙方關係的凍結。 如今,區域整合的風行,連帶影響了世界局勢的重整。歐盟的成立到實際運作提升了歐盟的地位,美國的經濟衰退,中國大陸的崛起,東南亞國家協會的制定,南美國家聯盟的成形,澳洲提出的亞太共同體構想…等。台灣似乎在這波全球化的重整步伐中停滯了:民進黨主政時期,台灣的國際地位不但沒有提升,反而形象受創。其中,國家認同和族群問題不斷藉由選舉騷擾著台灣人民,中華民國或台灣國,到底哪個才是我們的國家?緊接而來是對外宣稱的混淆不定。意識型態的糾結,沒辦法獲得理性的正視,只能在中華民國和台灣國之間搖擺不定。選舉時刻就是檢驗國家認同的時機,兩岸互動僅只作為國家主權議題的標靶,甚至是提升到忠誠度的問題,這類戲碼不斷的上演。政黨之間的區分好像只是關注於認同中華民國或台灣國,而不是針對政見適用的理性辯論。中國、台灣一邊一國:國民黨是中國的代表、民進黨是台灣的代表;若如此刻意的簡化定調,則民進黨和中國大陸互動就是為了台灣人民的利益著想,國民黨和中國大陸互動就是落入中共的統戰思維。這樣的呈現方式,不但扭曲了中華民國的存在性質,更強化了雙方的對抗性。太多的政黨算計為兩岸互動蒙上一層陰影,更別說還要應付兩岸的實質互動。「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的警語,不知道是否還存在於政治人物的學識裡。 在既定憲法架構下,「中華民國」是我國的國名,有效治理範圍涵蓋台灣、澎湖、金門、馬祖、東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等島嶼。台灣是地區的名稱,不是我國的正式名稱。對外我國正式名稱為Republic of China,有時簡稱Taiwan以免和中國大陸混淆。曾經執政的民進黨應該了解此現況才對,當然有部份人認為台灣主權未定論,中華民國並沒有擁有台灣的主權,問題在於日本投降後簽署的文件以及當時的國際情勢。唯一不能否認的就是中華民國的國家主權已經轉移到台灣地區,和台灣人民建立了50多年的實質權利關係。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權行使並沒有因為對岸的威脅而有所更動。國際法上台灣並不是一個國家,中華民國的主權也未曾消滅,只是在國際上的權利和地位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各國認知、了解、意識到「一個中國原則」,台灣屬於中國的一部份。 由以上我們可以知道,兩岸互動與國際空間具有微妙的連帶關係,兩岸關係處理的不好,我國在國際空間上無法有效發揮。台獨不被國際和中國大陸所接受,刻意以台灣名義在國際上游走,也容易陷入一個中國原則的框架。台獨不可能實現,中華民國的主權在台灣也是不爭的事實。 跳脫台獨教條和框架,能夠實質參與國際組織才是台灣發展的正道。過度執著於台灣名稱問題只是不斷地陷入紛爭和對立的局面。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和台灣精神的開創性,必須能夠巧妙的結合,而不是割裂,才能有效行銷全世界;全球化的衝擊下,勢必得經歷一場「創造性的破壞」歷程,由「在地認同」進階到「互補合作」的整合動態,邊緣化的危機也正是台灣升級的契機。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