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靜默
2024/05/24 10:09:48瀏覽377|回應0|推薦27

昨天一位新朋友【紙河】前來留言(附錄)。我隨寫一下近日的心情。

這半年多來,我關閉了臉書,幾乎沒寫作了。期間只有一篇悅天地,寄所寄,殤過往,抱自己。本文發表於從容文學37期。上上週,我寫了另一篇四千字的長文,題為《四夢境》,預計登在38期的從容文學。

寫作曾經是我的人生,如今我已淡然。回顧以往的作品,我毫無留戀。照理說,我已經成熟了,應該寫一些我要的作品。我耗費了大半個人生,如今已然純熟。可是,我卻想歸隱。彷彿你在長途跋涉後,轉身離去。應該要擁抱所愛的時候,我想要離開。這種心境,說不上坦然自在,甚至有一點悲壯。我想過,自己何以如此?是放棄自己?還是真的解脫?是曾經的深情得不到回應,還是我在無聲的抗議,用留白來表現自我,以無言來回應世界。

唐朝兩大詩人。一是杜甫,二是王維。如果以安史之亂來劃分,杜甫最好的詩都是在安史之亂後寫的。那場動亂給了他豐富的素材,他的詩不物超塵外,全然書寫人生。我們稱他為詩聖。

王維剛好相反,他最好的詩是在青年時期。30歲左右便喪妻,從此鰥居。安史之亂,他被迫投降安祿山。雖然後來被赦免,但是他已然心灰意冷。他潛心佛法,晚年寫得少了。後世稱他為詩佛。

我近來也讀維摩詰不可思議解脫經,很能理解王維的心境。真正的大乘行者,無所言說而說法。詩是美麗的,用來描寫人間的疾苦太沉重。杜甫從戰爭中看見人生,王維從佛法中看人生。戰爭中,他領悟了他前半生的生涯只是夢幻而已,詩可言志,但不足以道諸佛。經中一段,舍利佛說,解脫者無所言說故吾於是不知所云

但底下,天女的一段話更精彩。天女說,言說文字皆解脫相。所以者何。解脫者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文字亦不內不外不在兩間。是故舍利弗。無離文字說解脫也。所以者何。一切諸法是解脫相

我不知道王維如何想。但是,作家與修行者的角色在這一層面上是矛盾的。作為一個人,會有不想再說了的時候,因為你沒有知音,沒有同感的人,你說出的話彷彿是空氣,沒有夠格的讀者,你就會「欲道還休,欲道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我想,王維自證解脫,說與不說都無妨了。

我想,我的不想寫,多半也是目睹人間的淒涼與荒誕所導致。這是遠比安史之亂更亂的文明之衰。文學與佛法,我或許可以救贖我自己,但我不知迷茫的人們,會在乎嗎?他們不在乎,我就緘默。讓鬧哄哄的世界去鬧,清醒的人會自己離開。

我如是想。

附錄

曾經我也一樣的遍尋天地,只求遇一知己。曾經我也一樣多情,一樣孤獨,一樣的在夜色裡瘋狂的追日。雖然相信人,相信愛,相信相信,但最後也一樣的發現,對月對天對水對大地才終能完全完整的訴盡衷情,被真切的接納理解。貝多芬,蕭邦是我的古人,每當我把雙手擱在琴鍵上,奏起他們的音符我的樂章時,我就又一次和他們轟轟烈烈的談起關於盤古以來一切難抑的想法,交換無處可流動的情懷。
和你不一樣的是,我沒有你的才情,鎮日只能在焦灼的兜圈中尋找抒發滿腔情感的出口。離開自己的時候,我的慨嘆也停留在,唯有古人懂我,唯天地是我知己!
生命中最重的是情,最為其所傷的,也不二是它。人間終是人來人往,來來復去去,誰記得你們在一起時最後的日落?找到了哲學,文學,繪畫,音樂,古人,自己,我不再認為人間有誰是不在追尋自己的影子的,沒有人有時間為你的自己擔擱。有了天地為家,繪畫為心,音樂為水,文字為地,我轉向了靈性。靈性告訴我,那是因為每個人都要回到自己,要明心見性。
我也路經了宗教,但就像醫院是最多病人的地方一樣,那裡住滿了更多找不到自己,找不到天地為家的人。他們的眼睛都拜向了一個人像,嘴裡不斷的唸叨要放下自己,要捨己為人。我不懂這些尚且還沒找到自己的人要怎麼放下自己?
就這樣我繼續發掘自己的旅途,行遍自己的每一個角落,最後真的找到了那個最真的自己。找到了,才了解,找到自己的人都入世去捨己為人了。那曾經因為失望而離開人群,那曾經對人間情仍畫滿的問號,找到了答案,深深的,一切都安靜了下來。
江湖是避免不了的,只是在擁擠的人群中,分不分辨得出誰是尚未迷失自性的人,誰是偽裝的人,誰是找到自性的人,誰是迷途的人?至情的人,是靈魂探得最深的人,但它卻是唯一抵達至真之途。因怕痛而將情閉之門外之人,此生怕是白走了一遭。
走著走著,容納得越多,看得越淡時,有一天自己的人竟都走散了。噩然面對那樣的慟時,竟像前所未有的痛,即便你似已走盡千山萬水。像是天地最後一次問你,你站穩了嗎,那麼最後一個靠山也可以撤走了。但有誰又真能手把手的將另一個靈魂帶在身邊?每一個靈魂都是自由的。見山不是山,見山又是山時,之後每個拂曉站在那同一座青山前時,心中浮起的百味雜陳,真是無言可道矣!
你幸運的是,你從來不曾真正離開人群,雖然不幸的也是。一旦你尋獲自己,尋獲愛時,你立刻就可以擁抱自己,擁抱人們。而我幸運的,不幸的也是,我一直沒有活在人群中。要擁抱人還有一段路要走,但如今它已是一條喜悅的路,因為是又一次出發,去尋找又一個自己,一個次次都更大的自己!
大隱隱於市,能在市集中找到如你之塊玉,實喟難得!「眼前有道,人生」!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b&aid=180647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