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寫作者的時代性侷限
2022/08/11 12:32:22瀏覽901|回應0|推薦27

古人說,文如其人,一點也不錯。中國傳統培養的是士大夫階層,什麼是士大夫?就是讀書人。隋唐行科舉,打破門閥政治。一般人可以靠科舉當官,進而影響政治。這和當今紅朝要入黨的概念很像,入黨就是菁英了,當時是靠科舉,考過就當官了。所以,書中自有黃金屋,顏如玉。那考試靠什麼?就是寫文章。

所以,歷來的士大夫的學寫文章,自然帶有功利性。要「畫眉深淺入時無」,符不符合上意,這至為重要。當了官之後,寫作大致就是辦公所需要,寫摺子啦,參誰一本啦,或寫書給皇上讀啦,或入翰林編修史書啦。真正在文學史上亮點的,都是仕途不如意時寫的居多。蘇東坡就是代表人物,屈原或杜甫的千古絕唱都這麼來的。因為這時,寫是個性的抒發,大吐胸中塊壘,或寄浮生於江海,這些讀書人飽受滄桑之後,真性流露,所以華章多有。

這還是明朝之前,明朝之後連這點個人也不可得。大致是說明清兩朝的文字獄,我卻認為是儒家更被進一步窄化,彷彿是國教般,言必稱孔孟,思想扼殺了不說,連個性也被處決了。道德殺人,道德文章其實很多是狗屁文章,何以故?蓋孔夫子都是述而不作,你在整個儒教的大帽子下,誰敢理性批判一下儒學?出個中國的哥白尼或伽利略,挑戰時代的權威?正因為沒有,整個文明開始柏楊先生所謂的「醬缸化」,反正老祖宗說的都對,我的文章就只能是祖述堯舜,引用聖賢的話語批判政敵。文章開始有殺伐之氣,惡狠狠的。且看中共文鬥那一套,除了毛澤東的延安講話指導,中國後代這種殺氣文風也是突變而來的病毒。如果說,儒家是門思想流派,到了為政治服務的階段,這門講究忠恕的思想已經被國教化,而且發出醬缸的惡臭。這就是中國字唐宋以降,變成今天這模樣的主因。小粉紅們與戰狼們就是最好的例子。

嚴肅、獃板,僵硬,說教,八股,千篇一律,千人同調,缺乏個性與幽默感。鮮少美好的趣味,更多的是牢騷與抱怨。只准自己講,很少別人言。華人作家的作品,至今缺乏思想的厚度,文化的凝鍊與心靈的大氣。兼具思想與文采的性靈作品更少,沉溺於個人的無病呻吟居多。病態還很多,這都是時代下流的風尚導致的。

尤其八股,有各類現代八股。宗教八股文(各教都有),心靈雞湯八股文,國文課八股文,也有科學八股的。我實在很厭惡,但是這是自小學作文課教出的,充斥些術語與專有名詞,或是堆砌華麗的詞藻,就像一個女人穿錯了衣服,還不如不穿。亂噴香水,益增其臭。這都是作文課搞出來的。這種作文課是心靈屠宰場,壞品味的培養皿。其實,寫作要從個性著手,說想說的話,寫想寫的東西,我筆寫我口,怎麼想的就那麼寫。唯一要求是,要讓人看得懂,簡單表述最好。不要搔首弄姿,花枝招展。文格就是人的品格。

由於中國歷來的文人養成是如此這般,導致唐宋以後,文學的精品都是詩詞與小品文居多,大部頭的就是官修的正史,或是儒家經典,沒有哪個個人去出版自己的思想,成就一個獨立於儒釋道之外的思想流派。宋儒的理學不算是創新思想,只是把儒釋道微波加熱的套餐式合菜,與其吃這個,不如直取經典,至少是原汁原味,地道些。獨尊儒術後,官方的意識形態已經成立,所以文人只能寫小品文,詩詞或託名寫小說之類的,避免被哥白尼,或是像司馬遷那樣被下蠶室。我們在春秋戰國看到的思想多元已經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大一統的思想。流毒至今就是今天的華人,還是喜歡大一統,思想裡排斥異端,總希望有個聖王來統治自己,從此海晏河清,天下太平,讓人民吃飽飯就是德政了,還要啥?自由?思想?民主?民主能當飯吃嗎?你再有思想能有毛主席有思想嗎?所以,中國人的文化基因很難改變,大多數人沒有自己的思想,也不認為該有,只要聽上面的就行。所以,整個文明的發展不在於個性的發揚,不重視個人的權利,只重視皇朝的延續,要保我大明,保大清,保皇上,保太后。什麼時候聽見要保一介草民的?那只有在文學作品,包青天之類的。現代就是周星馳的九品芝麻官。文藝作品抓住百姓的心理,或抒發,或嘲諷,就是不敢正經八百的去思想解剖這個民族的問題。當這個民族的外科醫師,割除癌細胞。

西方則是繼承了希臘羅馬的文化傳統,希臘講究均衡的美感,羅馬人注重實際。基督教影響了歐洲,但是政教是分離的,這是歐洲的幸福。由於希臘羅馬文化的影響,基督教被希羅化,猶太人說的福音,可是出版聖經是拉丁文。由於政治上的分裂,思想的獨立變得比較簡單,經院哲學就是把基督教給用學術的方式去研究,發展出各類神學,成為中古歐洲哲學的濫觴。課本說,中世紀哲學是神學的婢女,哲學發展起來了,而後有了文藝復興,宗教改革與科學革命等。西方的思想家用筆來表述思想,幹翻了教會,並且啟蒙了時代。讀歐洲思想史,其實內心蠻羨慕的。他們沒有祖宗的教誨不可違背的概念,直接用內心面對上帝,允許個人自由,譬如啟蒙思想家伏爾泰用驚人的才氣與大量理性的文字,嘲諷教會,抨擊法國政治。中國人誰敢伏爾泰?至今也沒幾人敢?敢的都被迫害了。

西方人重視獨立思想,要有自己的觀點,要去論述他,要去證明他,用理性去捍衛自己的觀點,也捍衛我所不同意的人的發表觀點的權力。這個文明秩序的建立,是歐洲普世價值的基礎。記得以前李敖說過,中國人的書翻來覆去就那些,能通外文,多讀點西方人的書是很幸福的事。是啊,西方人很像是沒污染的思想淨土,開出自由之花。

中國人呢?暮氣沉沉,醬缸味十足。很多趣味其實都在挖苦人,嘲笑或歧視弱勢者,而且引以為樂。文學被擠到所謂「純文學」,雖然已經沒有了科舉,可是國民教育還在,作文還在寫閱卷者欣賞的那類文章,中學就是不教獨立思想與批判精神,學生或許成績很好,但是自由獨立的思想與表達思想的能力卻被閹割了。

其實,文字是思想的凝鍊與表述,砍掉你的文藝品味就等於謀殺了你的靈魂。現在名嘴橫行,搞笑網紅引領風潮。大禍臨頭的時代就是這樣。這是時代的侷限,而且非一朝一夕所致,具體的江山可再造,人心的江山卻難收復。

我,唉。不說了。

( 心情隨筆心情日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omb&aid=176794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