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尋找賈伯斯
2011/10/16 15:17:28瀏覽1961|回應5|推薦30
每當有傑出人士在海外獲獎或是過世,台灣就有一陣子看到討論諸如「台灣的賈伯斯在哪裡」的文章。大部分的論點都會指向台灣的教育方式扼殺創意,讓學生失去好奇心。台灣,或者說傳統的亞洲教育的確比較不鼓勵學生發問,台灣的學生在表達能力方面的訓練更是極為缺乏;但是這樣的教育風格其實在人文科目方面較為明顯,在數理工方面我並不認為台灣的學生比較不知道怎麼發問或是好奇心較為低落。

但是台灣沒有賈伯斯是事實,台灣除了為美國多添一面諾貝爾獎的李遠哲以外,並沒有任何像川端康成(文學),湯川秀樹(物理),朝永振一郎(物理)等等「日本製造」的諾貝爾獎得主也是事實。湯川秀樹是日本的第一位諾貝爾獎得主,之後迄今一共有十八位,除了兩位得到文學獎,一位得到和平獎,其餘十五位獲獎者都在物理,化學和生理醫藥的科學領域。而且這十五位學者中只有五位的獲獎研究是在美國做的(類似李遠哲的情形),其餘十位都是因他們在日本從事的研究成果得獎。文學獎當然更是「百分之百日本製造」。

日本的教育很「開放」,「自由」,或是鼓勵學生「不一樣」嗎?答案其實毋須我多言。那十八位諾貝爾獎得主,最「年輕」的一位化學獎得主生於 1959 年(於 2002 年獲獎),其餘全都是在 1945 年之前在日本出生(其中有兩位在中國),接受的完全是舊式日本國民教育。認為都是我們的教育制度不夠美式,不夠芬蘭式所以我們沒有足以拿出去炫耀的人才的朋友,請問你們要如何解釋日本?日本人「發明」的東西不多,但是「創新」的產品不計其數,認為穿套制服就會降低學生思考能力的「改革者」,實在應該睜大眼睛逛一逛日本的校園。

必須先澄清一點,我不是「教育義和團」的成員,我可絕對不認為他國的教育理念與方法於我們沒有參考的價值;我更不認為台灣的教育不管在教改前還是現在(沒有什麼教改後,因為看來永遠改不完)不需要檢討與改進。我認為的是,如果不能了解創新的「過程」或是成就特定一類「英雄」需要的大環境就貿然想從耀眼的「成果」來做推論,是永遠也不可能找到方向的。

從「死板的日本人也能拿十八次諾貝爾獎」,我們還能更進一步的思考:既然芬蘭、澳洲、加拿大教育看來也很鼓勵學生自由發展,勇於問「為什麼」,那麼為何從來沒看過芬蘭版的賈伯斯,蓋茲,佩吉?就算是很有才華的加拿大人,澳洲人,如果想要「更大的成功」,最終還是離開自己的國家到美國這個市場?商業運作不但需要經驗,還需要一定規模的市場;想要成為舉足輕重的大公司,一定要有足夠大的市場供給它養分,就像鯨魚一定要活在大海裡。儘管美國有幾家大公司現在從海外全球市場的營業額已經超過在美國的營業額,但是當初也都是靠著美國市場的規模才能成長茁壯,並且累積運作大型公司的經驗。

與其思考「台灣為什麼出不了這個,台灣為什麼得不了那個」,我們更應該要問「台灣為什麼一定要有這個?台灣可以有什麼?」問題出在我們根本就還不夠了解自己:不了解自己的長處,短處與先天不可能改變的限制,老想去做別人,結果不但別人當不成,連自己都做不了;然後就是開始到處亂找替罪羔羊,像是聯考,制服,髮禁,沒有一綱多本等等(現在再多兩項:念論語孟子卻沒學柏拉圖和莎士比亞,還有不讓學生上課吃雞腿),卻不進一步的思考這些制度或是規定的缺點是否真的遮蓋了優點,或是缺點是否真的是本質上的問題。比如髮禁:到底是髮禁這種規定本身有問題還是執行者的標準與手段有偏差。這就和推行國語(沒有錯的政策)和「講閩南語要罰錢」(錯誤的執行)有因果上的關聯卻沒有邏輯上的必然是一樣的。

創新的過程是什麼?想像力?Think different?沒錯,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Think different 則是蘋果公司的招牌標語,但是愛因斯坦沒把話說完的部份孔子已經先說了:「思而不學則殆」。點子不值錢,要有本事把點子從想法變成現實需要紮實的基礎,而非天馬行空的幻想。Think different 系列廣告裡出現的那些人:愛因斯坦,畢卡索,愛迪生,瑪莎葛蘭姆,金恩博士,費因曼,甚至包括賈伯斯本人,他們的與眾不同與「創意」是和失敗挫折一連串的奮鬥與掙扎的結晶,他們的成就是因為他們給自己極高的標準;即便當他人都認可他們的成就時,他們仍然持續給自己更大的挑戰。

創新不是浪漫優雅或是輕鬆俏皮的;走在創新之前的,經常是執著。這就是為什麼從來沒有放棄過儒學禪學的日本也能夠持續的創新,而我們只會把「讀太多孔子孟子」當做沒有創新的荒唐藉口。如果我們沒有能力根據時代的潮流賦予傳統新的生命,卻只想趕忙著丟棄它,我們註定永遠要當沒有立足點也沒有方向的浮萍。

執著和堅持是創新所需要的態度,但是創新的動機則是「競爭」。當賈伯斯重返蘋果公司時,麥金塔電腦在美國的市場連百分之五都不到,除了死忠的藝術家族群以外,幾乎沒有人在用;照著市場賣 PC 的方式來賣蘋果電腦很清楚是死路一條。雖然 iMac 賣得非常成功,但那只是讓公司暫時不會倒閉,蘋果的作業系統市佔率仍然太低。蘋果後來推出 iTunes 和 iPod 的一個主要目的就是藉由搭配殺手軟體和硬體來爭取用戶。這個戰略的決策過程不是什麼靈光乍現的創意,而是被逼到絕路仍不放棄,歷經無數思考,爭論之後所找到的方向。之後產品從外觀到功能的設計,與音樂界的溝通協調,百事紛雜;無論我們是驚嘆蘋果的「創意」或是對賈伯斯嗤之以鼻(只不過是包裝好看還賣那麼貴),反映出的都是對創新過程的艱苦與商場策略的無知。

其實,台灣有很多的創新也有很多的活力;但是台灣需要更多的紀律,而不是更多的自由,才把能量集中起來。台灣的領導或是經理階級更需要了解創新的過程,不能只看別人創新的成果。在我們問自己如何才能像賈伯斯一樣有源源不斷的創意之前,應該要先審視自己有沒有賈伯斯一樣近乎病態的高標準?我們是否一旦有個想法,馬上就認定「我找到了!真是好主意!」,而不是一再的反覆推敲,質問自己「真的就這樣嗎?這樣真的能解決問題嗎?還有沒有更好的作法?」。

每一回,當我們輕率的提出一些理由來解釋台灣為何沒有人得諾貝爾獎,台灣為何沒有 Google,沒有 Apple 的時候,我們其實已經解釋為什麼了:連問題都不願花時間深入了解,又怎麼找得出答案呢?
( 時事評論雜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jkendo&aid=5744918

 回應文章

盹龜雞~ 二月七日與十日 陽明山 與 花鐘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臺灣的賈伯斯在哪裡 ?
2012/02/01 00:51

"連問題都不願花時間 深入了解,又怎麼找得出答案呢?". 格主的說法 算是溫和的.
 
要我說, 自從臺灣錢淹腳目之後, 志得意滿的國人在不知不覺的政治攪和二十年之後,  習慣於聽從意識形態的擺佈, 思考與辨識能力已經萎縮又廢盡了。 頭腦變簡單之後,  即使是科技產業中的當紅人物, 有金頭腦價值的深思者已不多見。多年來的賺錢容易,讓我們欠缺危機意識, 沒人想去找麻煩去挖痛腳, 花時間去作吃力 又不容易有結果的事.    
 
令人憂心的是, 浮躁的國人也習慣了用嘴與耳接收訊息,左耳進右耳出的,哪能在腦袋裡留下有價值的痕跡?   我們忘記了古早人曾經蓽路藍縷的艱辛, 。祖輩是以胼手胝足的苦工方式才打拼出我們曾經富庶的成績;  無謂的成日抱怨抗議,用嘴吵嚷, 除了內耗精力之外, 絕對掙不出春天來.
我以為大家在這個危機點上, 要虛心的接受自己的不足 , 願意勤修苦練 , 才有藥可救. 至於練甚麼 ? 練在大堆資訊中淘金的本事, 找得出有價值的資料 ; 練靜得下心來, 解讀 讀懂別人字的心意. 分析得出作者的心思巧思, 也能讀得出未寫出的隱藏心意. 有些人找到幾個小出入就通盤否定人家, 以否定別人抬高自己, 這樣很要不得.
 
慎思明辨的解讀密碼能力沒有建立前, 等同基礎功沒作足. 程度既不足, 糊塗成一團,哪有能力創新? 敢與人不同的獨立思考能力,才是創新的基本配備. 學習上是可以從模仿出發, 但是熟練之後, 要有志氣超越趕上, 好上加好,才能奢言談創新 ;  心態上謙虛沉潛, 絕對有助於新創意的敏銳.  最後加上強烈的企圖心和使命感, 能忍受過程中的失敗, 不懈的追求成功 。 

沒有捨我其誰的熱情動力,沒有深入解讀研究的基本功, 就算是讀上一千遍 賈伯斯的傳記,  ......還是生不出賈伯斯的才氣作為的.
 

吶吶溪(tjkendo) 於 2012-02-01 09:07 回覆:
我還是第一次被說是「溫和」,哈哈!
「獨立思考」和「吐槽」是很不一樣的兩件事,但是很多人會因為兩者的相似表象而把吐槽看成是獨立思考。我個人認為獨立思考的第一要素就是要能否定自己的看法:試著從各個不同的角度來「攻擊」自己,找出自己初始想法的破綻;因為世界上最好騙的的人其實正是自己,最想保護自己想法的更是自己。經過千錘百鍊的思考方能深刻。辯論這種事情,只要自己不認輸就永遠也不會輸。妳說的一點也沒錯,要虛心接受自己的不足;已經裝滿水的茶杯是無法再倒進任何水的。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他沒有在搞電腦
2012/01/25 22:46
他沒有在研發快一點的電腦﹐是追求對人類生活有改善的產品。大家還是看不懂﹐看到平版就搶做平版﹐出來更小更便宜更快。。。結果與手機overlapped.

ggyywk
等級:7
留言加入好友
足夠的市場與資源才能確保創新被執行
2011/10/20 16:52
浪漫的想像力是創新之父, 到處播種還不一定著床. 嚴謹的執行力才是孕育創新的母親!
而足夠的市場與資源才能確保創新被執行
一般人習慣淺思, 缺乏實事求是的工程性格也就算了,
問題是連重大政策的主事者也是這樣, 還都是些讀過不少書的學者專家
這點在教育制度規劃上尤其令人感嘆 
吶吶溪(tjkendo) 於 2011-10-21 04:40 回覆:
謝謝回應。
台灣的市場小,資源少,但是小和少有小和少的玩法,這就是為什麼認清自己是最重要的第一步。知己知彼能不能百戰百勝我是不確定,但是不知己不知彼是一定要吃敗仗的。「專家」對我而言,並不是決定於那人有什麼方面的學位,而是能解決什麼樣的問題。博士學位只不過肯定「擁有做學問的基本能力」罷了,而且學位在不同的學科有不同的份量;有些學科一定要受過完整的學術訓練,比如醫生,但是有很多人文方面的學科,包括教育,根本不是有學位的一定比沒學位的好。經驗比學位重要,而思考方式又比經驗更重要;因為自己沒有足夠的經驗總是能虛心向有經驗的人請益,但是思考方式有偏差的話,經驗和學歷都反而變成剛愎自用的推手。

Linuxer
那麼為何從來沒看過芬蘭版的賈伯斯
2011/10/17 17:56
那麼為何從來沒看過芬蘭版的賈伯斯?
因為芬蘭出了一個比
賈伯斯對世界影響更大的Linus Benedict Torvald。
吶吶溪(tjkendo) 於 2011-10-18 02:09 回覆:
謝謝回應。
很抱歉,認為 Linux 對世界影響更大恐怕只有搞 open source 的人。使用 Linux 作業系統的一般用戶(伺服器不算),就算在他的祖國芬蘭也還不到 2.5%,而芬蘭還是世界排名第十的吧?


等級:
留言加入好友
我們要的是什麼?
2011/10/17 17:26
坦白說,近日賈伯斯之死,所有媒體新聞的表現好像其人之死全世界都陷入"風雲為之變色,草木為之含悲"的氛圍當中,事實上,我們必須反問的是,賈伯斯真的有這麼偉大嗎?另外,版主說的好,我們似乎不曾想過我們到底需要的是什麼?也不曾想過要擁有賈伯斯那樣的人,則需要有怎樣的環境,試想,在美國,一個在綠影帶店的打工小弟昆汀.塔丁迪諾,為什麼在多年以後他可以成為世界級的導演?如果當年他是在台灣的一個錄影帶店的打工會不會有今天的成就呢?
吶吶溪(tjkendo) 於 2011-10-18 02:02 回覆:
謝謝回應。
其實賈伯斯的影響力或成就不應該由媒體的反應來評斷。當初媒體對賈伯斯也沒現在那麼「友善」,等著看他笑話的可不在少數。而是賈伯斯自己一而再,再而三的證明他的團隊與他的領導方式「能做得到」,媒體才又轉向成錦上添花。偉大這個詞原本就特別含糊,「哥哥爸爸真偉大」到底偉大在什麼地方?名譽只不過照「我」家而已就很偉大了嗎?我個人也覺得沒有必要用「偉大」兩個字形容賈伯斯,可是根據我對他與蘋果公司的整個歷史所知,他實在是個非常傑出的人才。媒體總是只關注 「i-什麼」賣了多少支,蘋果公司的市值現在多少,那些反而才是誤導民眾的思考方向。
我看到其他部落格有人說賈伯斯有愛因斯坦那麼偉大嗎?那反過來問,愛因斯坦又有多偉大?他的廣義相對論全世界迄今到底有多人懂?那他又真的改變了世人的什麼看法?狹義相對論和光電效應(愛因斯坦拿諾貝爾獎的實驗)都是如果他沒做,很快就有別人會發表的理論和研究。畢卡索的畫一張「真的」值幾千萬美金嗎?我想,「偉大」不是可以論斤論兩的來計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