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14 03:23:06瀏覽1517|回應2|推薦21 | |
繼續討論之前我先澄清立場:我一點也不排斥電玩,我自己年輕時喜歡玩,現在也讓我的小孩玩。我無意污名化電玩,只是主張如實評價它。就像食品一樣;我們可以吃一樣東西只因為那讓我們心情愉快,適量食用完全沒有害處,而且每天低鹽低脂也太無趣,但是不應該誇大、誤導或是捏造不存在的食品功效(減肥,生髮,抗癌,變聰明...)。 理由三非常具有吸引力。訓練反應和手眼協調能力等等,聽來也都是父母希望自己小孩能具備的:沒有人願意子女反應遲鈍,手腳笨拙,搞不清東西南北上下左右。但是電玩真的能鍛鍊或培養這方面的能力嗎?這問題不能用一個簡單的「是」或「否」打發掉,所以我在此花些篇幅討論。 不能說「否」的原因在於玩電玩就像任何其他「技藝」一般:熟能生巧,玩得多的人反應確實看起來比較快。不能說「是」的原因則在於,這種反應幾乎沒有實質上的意義。換言之,在電玩世界裡鍛鍊出來的反應,只能停留在電玩世界裡。為什麼會是這樣的情況? 一、反應和手眼協調與環境和活動本身關連密切,如果兩個環境的重疊性很低,在一個還境下訓練出的反應和手眼協調並不能被轉換到一個新環境。 二、電玩高度簡化人的活動和感官,因此使得電玩的世界與我們日常生活的世界重疊部分極低;無論這個電玩在圖像和音效上做得有多麼逼真。 先從原因一開始。「反應」這個詞本身就涵蓋廣泛因此定義模糊。訓練有素的鋼琴師可以看譜即奏,學過唸心算的人能夠在你才念完題目就給出答案,同時彈奏鋼琴更需要非常高的手眼協調。但是,你突然往鋼琴師臉上丟個球,他接得住嗎?除非此人平常也經常接觸球類運動,否則他當下所作出的動作多半看來是笨拙的。同理,在心算方面反應極快的人,玩起電玩有任何優勢嗎? 人在某一特定環境下訓練出的反應和手眼協調無法運用到一個完全不同的環境;被譽為最偉大的籃球員「空中飛人」麥可喬登的反應和手眼協調遠遠高出一般常人,但是他在職棒界的那段時間,在小聯盟的表現也只能說是一般爾爾。他有過人的肢體協調和反應,為何在棒球的表現卻遠遠不如籃球?因為兩者雖然都是球類運動,因而有許多共通處,但是棒球員和籃球員畢竟各自有其獨特的技巧。腦子在環境甲下獲取的經驗和技巧有多少部分能被應用到環境乙,取決於甲和乙之間有多少重疊。所以,喬登打棒球雖然上不了大聯盟,當不了大明星,但是還是可以比普通人要好。 那麼,電玩到底訓練了什麼樣的反應,強化了什麼手眼協調能力?真相是,電玩只不過加快了眼睛與手的局部(多半在手指)之間某種非常狹隘的機械化反射動作,最糟的是,這種反射動作根本無法被應用到日常生活。 想像這個實際的例子:在螢幕上看到敵機來了,我的右手中指馬上去按鍵盤上的「下」箭頭躲開敵人的攻擊,同時左手拇指狂按空白鍵發射飛彈反擊。我做了什麼?「我」躲避了任何東西嗎?「我」丟出了任何東西嗎?所有的活動,發生在一個「替代的空間」裡,我只需要動手指點擊,程式就會自動執行成百上千的指令讓螢幕上的角色做出複雜的動作;我實際上只是個旁觀者,是我的「代理人」在做出所有動作。換言之,如果我原本運動神經不好,無論我在電玩遊戲裡是如何的高手,走到操場我還是躲不開一個球:因為我在電玩世界鍛鍊的反應和「手眼協調」無法被轉換與再利用。如果我原本走路常常摔倒,就算我在奧運電玩裡拿到十面金牌,我也不會因此摔的比較少。 那些提到電玩有助於手眼協調的文章都把理論建立在「需要使用滑鼠(或鍵盤)追蹤,定位,同時射擊眼睛所看到的目標...」,卻忽略了這裡的「追蹤」和「定位」發生在極度簡化的二維替代空間,而非實際生活的三維實體空間,甚至遊戲者連肢體的動作也被簡化到最低程度。在跑,在跳,在射擊,在揮拳踢腿的,全都是「代理人」,操縱代理人的方法和實際的跑、跳、射擊、揮拳踢腿也毫無關係;一切都被簡化成按下鍵盤,移動或點擊滑鼠,或是晃動搖桿。如果希望訓練一個嬰兒的手眼協調,與其讓他在 iPad 上點來點去,遠遠不如讓他試著抓空瓶子或是疊木塊。高等生物一個看來極為簡單的動作,其實都牽涉到非常複雜的肢體協調,很充分的證據就是,科學家和工程師已經研究二足步行機械人很多很多年了,但是要讓機械人走得看來像個人,還是有好一段距離,更別說是跑步或是上下樓梯了。 我相信有讀者看到這裡會想到兩個問題: 一、Wii 或是 Xbox Kinect 總是需要手腳並用而不是只有手指了吧? 二、現在有些職業比如飛行員,不也都是用電腦模擬飛行來訓練? 按照慣例,簡單的先回答:模擬飛行機不是電玩...不是因為操作者看到的影像是由電腦組合成的就叫做電玩。模擬駕駛艙的設計和真的飛機駕駛艙是一樣的,從有多少按鈕開關到它們的位置,都是實體的複製品。我有個老朋友是長榮開了十幾年飛機的機長,為人穩健小心,是非常好的駕駛;他玩 Wii Sports Resort 開飛機還贏不了我當時唸小四的兒子,可是我兒子學開真的飛機就會開得比較好? Wii, Kinect 這類新型的電玩確實比傳統的電玩操控方式在活動肢體的功效上來得優越,我想電玩廠商下一步大概就是結合這類的電玩和 3D 以增加真實感。但是這樣的電玩對「訓練」手眼協調有用嗎?我的看法是,不會。它的益處純粹在於活動肢體和「好玩」。舉網球為例吧,在Wii 上面打網球時球在哪裡?真的往「你」的方向飛來了嗎?你需要像打網球一樣一直盯著球,跑到預定的落點處,在看著你的球拍擊球嗎?完全不用的。程式自動讓你的代理人跑來跑去,你雖然確實需要在適當的時機揮拍,但是揮拍的角度,拍的高度等等並不重要。這不是存在於三度空間的運動,只是利用視覺效果建構出三維錯覺的二維活動。為什麼旁觀者看玩 Wii 的人會覺得他們的動作看來有些可笑不自然?有一個原因是遊戲者的眼睛注視的範圍一直侷限在一個很小,而且離自己身體實際位置有一段距離的空間(電視)上。這時候的手眼協調在真實空間裡其實是很不協調的,所以看起來才會有「喜感」。 當然,電玩的設計取向就是為了要好玩,真把這些電玩的困難度大幅提高的後果絕對是喪失顧客,而且也不實際;畢竟誰真的能在家裡打網球?只要把電玩的「功效」了解清楚,自然能把它合理的定位,也不會有不切實際的期望。好的電玩遊戲可以讓闔家同歡,但是不要寄望電玩能訓練反應和增進手眼協調。 如果讀者注意到的話,我使用「替代空間」,「代理人」等等名詞,卻不使用最常聽到的「虛擬」;以後有機會我想再談「電玩上癮」和「社交網路」等話題,屆時會解釋我不使用「虛擬」一詞的原因。 |
|
( 知識學習|其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