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走進德州(四) — 達拉斯(甘迺迪總統之死)
2013/11/23 15:38:04瀏覽3989|回應24|推薦171

1963年11月22日中午12點半,美國的甘迺迪總統在德州達拉斯遭槍手暗殺身亡。消息傳來,舉世震驚。記得那時在校園裡同學們相見,皆紛紛議論此事。沒想到50年後,竟能親臨暗殺現場。

鳳北、肖娟夫婦帶我們參觀完Kilgore的東德州石油博物館後,經Tyler城即開向達拉斯,再返回休士頓。到達達拉斯案發的迪利廣場(Dealey Plaza),我們停好車,即看到已有不少人在那兒張望,槍擊地點的路上,還畫上大大的X,不言而喻,這裡已成為觀光景點。每一天彷彿都是1963年11月22日,觀光客在那兒流連、拍照、討論。還有人出了書,為遊客當場解說推銷。

當年槍手Lee Harvey Oswald就是從那棟建築物—“教科書倉庫”的六樓窗口用長距離步槍發射,一槍射中甘迺迪頸背,一槍射中後腦,血濺賈桂琳的粉紅色香奈兒套裝。案發後,賈桂琳堅拒換下這套血衣,她對副總統詹森夫人等人說:「讓他們看看他們對傑克做了什麼!」這套從未清洗過的套裝,現存放在馬里蘭州學院公園的國家檔案局內,根據卡洛琳甘迺迪於2003年簽訂的合約要求,成為悲劇象徵的此套裝100年內都不能展出。

這棟大樓已改為公務員辦公大樓,六樓則是博物館,裡面展示有甘迺迪的詳細生平和案發當天的種種細節。整個事件顯得離奇,因總統遇刺後,Lee Harvey Oswald被逮捕,才過兩天,他就在媒體攝影機前公然被另一男子Jack Ruby 殺害,而Jack Ruby 於1967年因病死於獄中。雖然FBI調查結果,係Lee Harvey Oswald一人所為,沒有共犯,但多數美國人不信,兇手動機不明,且死無對證,懷疑背後有很大的陰謀。

有人說是政治因素、槍手認錯目標等,還有人傳言,是詹森、賈桂琳,現更出現是特勤的槍支走火意外打死的,而非陰謀策劃,但特勤局已矢口否認。眾說紛云,令人迷惑。無可置疑,這已成為歷史奇案,真相似永無大白的一天。

年方34歲的賈桂琳,冷靜理智地精心規劃甘迺迪的悼念儀式和葬禮,她,在美國人心中儼然已成為永遠的第一夫人。令我驚訝的是五年後,她嫁給了希臘船王歐納西斯。是什麼令她嫁給他?金錢?權勢?還是愛情?每個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權利,雖然在我心中,又多了層迷惑,還是祝福她找到她認為美滿的歸宿,可惜最後仍以離婚收場。

同為第一夫人,這讓我想起了宋慶齡。國父去世時,她年僅32歲,由於國母的特殊身份,她沒有再婚,孤獨地走完這一生。也許中西方觀念不同,不管她們倆的日子過得多麼不一樣,但我相信,有一點是共同的,那就是內心深處的寂寞。

甘迺迪雖然走了50年,他於1961年1月20日正式宣誓就任為美國第三十五任總統,在就職演說中提到的:「不要問你的國家能為你做些什麼,而要問一下你能為你的國家做些什麼。」(Ask not your country can do for you, ask what you can do for your country.)這成了美國總統歷次就職演說中最為膾炙人口的名句,至今還在大家心中發光發熱。

真是令人震撼!它適用於每個國家的國民。如果每個人都能如此捫心自問,為國家承擔起更多的責任與盡更多的義務,相信這個國家的國運必定能扭轉乾坤,步向強盛!

讓我們彼此共勉!

註:圖片無名字浮水印者係摘自網路


( 心情隨筆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resajaw&aid=9592818

 回應文章 頁/共 3 頁  回應文章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

the dreamer girl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4/01/18 12:55

好戲劇化的一段歷史

看那意氣風發的年輕總統坐在豪華的轎車中緩緩經過人群時

這畫面多麼祥和歡樂

沒想到下一秒卻莫名其妙的慘死在冷血的兇手之槍下

這樣的事件當然震驚全球囉

即使已過了多年仍讓人不斷的吸引人來回顧這件事


the dreamer girl~~ 最新作品:


馬來西亞-烏龜島國家公園 ( Turtle Islands National Park)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4-01-20 12:24 回覆:
這段歷史也提醒了我們人生的無常啊!

張鳳哈佛 哈佛問學錄 得首獎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14 08:34

想念...甘迺迪家族與麻州和哈佛大學淵源深厚, 也特別造訪遇刺地點

作過觀察...見  哈佛書寫格文哈佛大學與甘乃迪...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2-14 15:07 回覆:
想來您的感觸肯定比我們來得更深刻!

荻宜:一代宗師劉雲樵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再看一遍
2013/12/10 19:33
一個女人,嫁給全世界都仰望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他這樣的幹練,外型也英俊,做為女人,她一生已足夠.我相信她並不會窮到須錢來培植她的小孩,這一嫁真是不值.任何其他女性,我相信有過傑出丈夫的她,不會看上任何男子,即使對方很有錢!任何一個女人,都會以回憶想念她的總統丈夫,以他榮,冀望來世再繼緣,絕不改嫁!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2-14 15:05 回覆:

了解您的看法每個人考量的不同,做法也就有所不同。

宋慶齡不就是終生未再嫁的最好例證?!


荻宜:一代宗師劉雲樵
等級:6
留言加入好友
破碎
2013/12/06 22:24
賈桂林不該再婚的,她把美麗的女神殺了!在美國人乃至全世界,他們的女神殘破不全,那個婚還是離了!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2-09 13:25 回覆:

也許如看雲的留言,她與歐納西斯的婚姻是各取所需。

相信視她為女神的人肯定幻像破滅,對她的再婚難以接受。


悅己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06 13:18
雲霞這時去達拉斯真聰明,天氣比較涼快,我大前年夏天去,好熱,熱的汗如雨下,甘迺迪這現場讓我印象最深刻!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2-06 22:17 回覆:

我是九月中旬去的,說不定真該這個時候去,好避寒。

現在我這兒外面的溫度是攝氏零下12度,華氏10度,沒想到吧?這半沙漠地區,冷起來可是一點也不含糊。


看雲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2/04 14:22
以前看過一些文章,還記得一點點。李‧奧思華是一個親蘇的美國人,去過蘇聯,不知道有沒有接受任務。在那個冷戰年代,奧思華可能想做點甚麼表示他對蘇聯的忠誠,謀殺美國總統當然是最明顯的方法。甘迺迪一向喜歡與民眾接近,那時對安全的考慮也不嚴密,總統車隊的路線和時間老早就公佈,奧思華有足夠時間安排最佳射擊點。我相信除了奧思華本人,沒有其他的陰謀。
歐納西斯年紀雖比賈桂琳大很多,品味卻很高。在賈桂琳之前,他和著名歌劇女高音瑪莉亞卡拉斯談了好幾年戀愛。據說賈桂琳選擇歐納西斯,除了感情因素,也是為了孩子。總統遺孀可能得不到很多津貼,而她想送小孩念最好的(也就是最貴的)學校,還希望維護他們的隱私,歐納西斯的財力足以提供這一切。說難聽是為了錢,但是歐納西斯還不是有所圖? 雙方正好能滿足對方的需要,很可能也有真感情,這樣的結合其實沒甚麼不好。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2-05 05:33 回覆:

您的記性真好!謝謝這些“據說”補充,看來還蠻具可能性。

如您所說,賈桂琳與歐納西斯是各取所需,這樣的結合的確也沒什麼不好。


俗 客【達摩祖師的故事】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9 12:04

甘迺迪總統被謀殺 是美國人的痛

仇恨 槍械管制 安全 都是考量

可惜是無法知道真正的原因~

祝福您闔家感恩佳節愉快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1-29 14:38 回覆:

槍械管制至今都還是個大問題!

謝謝您,也祝您闔府感恩節快樂!


浮生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8 17:44

雖然已經時隔半個世紀

外界傳言仍然不斷

走過歲月

當人們親臨事發地點

那內心情緒勢必有所激盪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1-29 14:36 回覆:
誠如所言,親臨槍擊地點,這世紀之謎,即使走過長長歲月,依舊在心頭激盪。

溫哥華 千里傳音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6 13:08

小時候不懂,賈桂琳不是 前美國第一夫人 怎 嫁給希臘船王?

是同個人嗎? 怎會? 錢,愛錢?     英俊  ?

是我啦.. 電老大.. 懶得登出又登入..借老婆的格

Victor 大笑


[溫哥華 千里傳音]
[AVの館:電老大]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1-26 14:10 回覆:
看這留言,就知是您,不會誤以為是Amy啦。

誰也不懂,賈桂琳究竟為何會嫁給船王?諸多猜測,真正原因為何?不知她自己可曾透露過?

Siena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3/11/26 10:44

在香港信報,有一篇文章也是討論甘廼迪總統,作者是占飛,其中一段有意思,節錄在此。

"....................1960年,諾曼梅勒(Norman Mailer)在《君子》雜誌發表了題為《超級市場裏的超人》(Superman Comes to the Supermarket)的文章,將甘迺迪形容為一個教人捉摸不透的人:「他對自己做過的任何事情都有一種捉摸不定的疏離感,讓人感覺他並沒有全身、全心投入。」

不過,正正是這種疏離感,讓甘迺迪得以「時勢造英雄」。諾曼梅勒這樣說:「美國需要一位英雄,這位英雄處於時代的中心,他的性格可能充滿矛盾和神秘感,這使得處於社會邊緣底層的人們也會被他吸引。因為只有英雄才能激發民眾秘而不宣的想像力,從而使國家充滿活力。」

民眾對統治者以至國家的想像,形成了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所說的「想像的共同體」。但這個「共同體」的形成,卻操控在少數人手裏——大部分與甘迺迪有關的出版物,都遭到他的妻子積琪蓮.甘迺迪(Jacqueline Kennedy)、其弟羅拔.甘迺迪(Robert Kennedy)的苛刻審查。

最顯著的例子,大概就是威廉.曼徹斯特(William Manchester)受甘迺迪家族委託撰寫《信念的光輝時刻》(One Brief Shining Moment: Remembering Kennedy),文稿曾被甘迺迪的幕僚大幅刪改,而積琪蓮更曾告上法庭,禁止他出版該書。甘迺迪這個神話的建構,基底是如此脆弱,抵受不住無形之手的輕搖搖晃,便倒塌下來了。

《紐約時報》執行主編艾布蘭臣(Jill Abramson)早前發表《從時代的版面看甘迺迪》(J.F.K. Through the Pages of The Times)一文,當中提到「甘迺迪是不是像許多人長久相信的那樣,是一位偉大的總統?還是一個雖有個人魅力,卻魯莽、無足輕重的人物?而比這更糟的看法是,甘迺迪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明星總統。」歷史學家羅拔.戴萊克(Robert Dallek)也有類似看法:「大眾把甘迺迪變成了一個名人,所以史學家對他有所不屑。」

八十年代初,美國人一度從睡夢中睜開眼睛,他們意識到必須遠離神話,才可以向務實的政治和經濟靠攏;再加上愈來愈多關於甘迺迪的負面新聞及疑似真相陸續出土,甘迺迪漸漸失去耀目的光環。這一點至少反映出,美國人比中國人少了一些想像的禁區。也許美國人今天懷念甘迺迪,已不再是緬懷一個神話,只是緬懷美國曾幾何時雄踞天下的歲月吧了。”


雲霞(theresajaw) 於 2013-11-26 13:07 回覆:
謝謝您這麼有心,將香港信報占飛長長的節錄花時間PO於此,讓大家對甘廼迪總統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也許如他所說~美國人今天懷念甘廼迪總統,已不再是緬懷一個神話,只是緬懷美國曾幾何時雄踞天下的歲月吧了。

八十年代,美國人就已意識到必須遠離神話,才可以向務實的政治和經濟靠攏。30來年過去了,看看現政治和經濟如何?
頁/共 3 頁  回應文第一頁 回應文章上一頁 回應文章下一頁 回應文章最後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