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鬼的顫音 ◎沈政男 聽古典音樂的人都知道,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小提琴家是帕格尼尼,他寫的二十四首綺想曲,技巧之繁複艱難花俏絢麗,恐怕只有他自己能演奏出精隨,但他是十八世紀的人,那時愛迪生還沒出生,還沒發明留聲機,沒有留下帕格尼尼的錄音。 然而所有樂迷都相信他的小提琴技藝無人能出其右,也相信他確實用靈魂跟魔鬼交換琴藝,才寫得出那樣彷彿在雲端輕舞的作品。現代人要聽帕格尼尼,只能藉由當世演奏家的琴藝想像了。 演繹帕格尼尼作品最有名的錄音版本,當屬阿卡多那一張《Diabolus in Musica》,CD中文名稱叫「魔鬼的顫音」,封面是紅背景上頭一個黑人影拉著小提琴,錄音極好,發燒友人手一張,拿來測試音響。我記得幾年前有一陣子每天都在聽這CD,邊聽邊移動喇叭,更換線材,弄不清是在聽音樂還是聽器材。 雖然是阿卡多的演奏,但還是可以在腦中把小提琴的演奏速度與精準度自動加個幾成,想像帕格尼尼的功力。就像蘭亭序的原帖雖然不見了,從褚遂良的臨摹,還是可以輕易地被王羲之的書法成就震動。 雖然這CD叫「魔鬼的顫音」,但其實這名稱最早屬於另一位小提琴家兼做曲家,也是帕格尼尼的義大利前輩塔替尼的名作,英文叫 Devil’s Trill。塔替尼是改革小提琴演奏技法的重要人物,將小提琴從樂團成員提升到了獨奏的地位。塔替尼做了很多小提琴曲,而最有名的就是這首《魔鬼的顫音》了。 為什麼叫《魔鬼的顫音》?當然也跟魔鬼有關,故事也類似,都是得到魔鬼的加持,大大提升音樂功力這一類的老梗,不過塔替尼的故事來自他自己,他說夢到魔鬼拉這樂曲給他聽,醒來趕快記下來。 當然另外一樁跟魔鬼做交易的傳說,就是浮士德。注意到嗎,都是交換靈魂,為什麼魔鬼這麼喜愛人類的靈魂?奇怪,好兄弟不是靈魂變的嗎?不是啦,孤魂野鬼不是靈魂,靈魂是靈魂伴侶那個靈魂,難道你要找的靈魂伴侶是個好兄弟嗎? 扯遠了。反正當一個演奏家技巧高超到凡人難以想像,就會跟魔鬼扯上邊。但自從塔替尼與帕格尼尼離開人世以後,再也沒有小提琴家敢自稱跟魔鬼交換琴藝了。 沒有留下錄音的小提琴家,再怎麼偉大都只是傳說,那麼到了錄音時代,也就是二十世紀以來呢,最偉大的小提琴家是哪一位?相信多數聽古典音樂的人都會說是海飛茲,其實不是,如果你聽過薩拉沙泰的錄音就知道,聽一段就能清楚分辨,薩拉沙泰,也就是寫流浪者之歌那位,是更為洗練的海飛茲。 但不論薩拉沙泰或海飛茲都已不在人世,要說當今小提琴家可以跟上面幾位不要說媲美,恐怕夠格幫他們翻琴譜的都很少,如果要勉強舉出一位,就是帕爾曼了。 帕爾曼是以色列籍,有小兒麻痺,他除了演奏古典,也跨界灌錄電影配樂,其中最有名的就是《辛德勒的名單》主題曲。帕爾曼將在今年十月來台,演出包括塔替尼的《魔鬼的顫音》在內的名曲。今年恰好是《魔鬼的顫音》發表三百周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