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時事評論/單身易有精神病的謬誤
2010/04/14 08:13:23瀏覽438|回應0|推薦0
衛生署長楊志良的「單身易有精神病」的說法至今餘波盪漾,雖然楊署長願意修改用詞,但仍認為其看法有學理根據,實已犯了專精研究的人常見的錯誤而不自知。

首先還原楊署長的說法。當立委問說「單身比較容易有精神病?」,楊署長答以「統計上沒錯。」楊署長是生物統計的專家,但臨床經驗闕如,難免落入歸因錯誤的陷阱。

醫學統計研究藉由大量的數據調查,探討臨床變數之間的關係,通常得到的是「關聯性」,也就是兩個變數一起出現的機率大於隨機取樣。然而不能因此斷定兩個變數之間有「因果關係」,也就是一種狀況導致另一種。因果關係在統計上是最難確立的,特別對於缺乏臨床經驗的人來說,常會輕率地歸因,濫殺無辜。

類似的說法在精神醫學史上層出不窮,後來都經不起檢驗遭到摒棄了,然而在澄清的過程裡,不少精神病患與家屬都因而揹上莫須有的黑鍋,承受異樣的眼光。

「住市中心的人易有精神病」,「移民第二代易有精神病」,「低社經階層易有精神病」,「情緒表達激烈的家庭易有精神病」等,都犯了類似的錯誤。有一個時期甚至有所謂「導致精神分裂症的母親類型」這樣的繆論,引發家屬極大的痛苦,成為精神醫學史上的醜聞。

尋覓配偶不易、找不到工作、住不起大城市、最後窮愁潦倒,這些精神病患常見的處境,有可能是罹患精神病、或者潛在有精神病體質衍生的不幸,不能因為某些統計研究顯示有關聯,就認定是致病的原因。

比如說,有人以教授的頭髮顏色做研究,發現頭髮花白的比例高於一般人,就遽下結論說,白頭髮的人比較容易當教授。試問,這合理嗎?

楊署長不只應出於同理心修正用詞,更應將學理的錯誤釐清,否則對於眾多楊署長的學生來說將會非常失望。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3941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