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0/04/06 08:07:54瀏覽396|回應0|推薦0 | |
北市公有靈骨塔為了避免破壞遺失事件,打算取消開櫃服務,未來掃墓民眾將無法撫罈思親。祭拜儀式有其心理意涵,主管機關除考量管理方便以外,也應同理民眾需求。
近年來公有墓地、靈骨塔為了環保與安全考慮,紛紛禁止民眾拿香入塔內祭拜、勸導集中焚燒紙錢,如今連骨灰罈都不得觸摸。燃香、觸摸骨灰罈、燒紙錢除了是祭祀行為,在民俗演進裡,實已將追悼往生者的心理宣洩歷程隱含在儀式裡。 點香高舉,在親人遺骸前喃喃自語,空間親近加上氛圍氤氳,記憶的寶盒容易開啟,懷念的情緒得以緩緩抒發。撫摸骨灰罈,睹物思人,往生者音容浮現腦海,平時壓抑內心的話語傾訴而出,淚眼婆娑。燒紙錢代表對親人生活的懸念,眼見灰飛湮滅,始信祝福已送達冥河彼岸。 清明祭拜對某些人而言只是行禮如儀,但對哀悼歷程尚未了結的民眾來說,卻帶有撫平情緒的作用。現今靈骨塔、公共墓園的管理傾向集體主義,忽略了私密、細膩的心理需求,不無遺憾。進不了塔內,只能在人擠人的門口遙祭;摸不到骨灰罈,就像雙方碰面卻被禁止相擁;一袋袋紙錢像垃圾一樣被扔進資源回收車,少了一份尊重。 為了公眾利益,到靈骨塔掃墓的民眾已將傳統祭拜儀式裂解簡化,管理單位不應再壓縮民眾跟親人接觸的機會。不僅不應取消開櫃,更要考慮安排隱僻的空間,讓有需求的人可以與親人獨處說話。 |
|
( 時事評論|公共議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