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才是柯P新政的試金石 ◎沈政男 教育部長吳思華昨天到台北市府找柯文哲市長,就免試升高中超額比序的「十量尺」項目進行溝通,結果兩人吵得不歡而散。 兩人在吵什麼?先看一個問題。假設台北市只有兩所高中,北一女與中山女,超額比序只比兩科,國文與數學,現在有一位考生國文答對滿分50題、數學答對21題,而另一位考生,國文答對35題、數學答對35題,試問,誰適合讀北一女,誰又應該去讀中山女? 兩人答對總題數,一個是71題、一個是70題,但一個是國分超好、數學超爛,而另一個是兩科都還不錯,如此一來,到底誰該優先分發?誰適合讀北一女,誰又該去讀中山女? 這就是台北市與教育部的超額比序爭議所在,十量尺是把總答對題數列為優先分發的依據,而三等地四標示,強調一個及格的精神,只要學習達到一定門檻就可以,不去題題計較。其實原本連四標示都沒有,只有三等地,後來考慮到鑑別度不夠好,同分會太多,才加了上去,在103年免試首年使用。但即使加了四標示,103年的超額比序還是一團亂,尤其在基北區,同分還是很多,而必須比作文,導致家長紛紛抗議,於是教育部又想出了十量尺,列在104年超額比序的最後項目,結果台北市一看到十量尺,眼睛亮了起來,趕快拿到前面來比,因為十量尺比得更細,更接近原來的基測。其他縣市因為明星高中競爭沒那麼激烈,不必把十量尺拿到前頭來比。 十量尺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答對題數與得分的對照並非等距,中高分群拿到3-10分,而四成以上的低分群考生,都只能拿到1-2分,導致低分群的鑑別度很低,「糊成一片」,這是台大季瑋珠教授提出的質疑。 從三等地到四標示,再到十量尺,比得越來越細,其實就是越往基測復辟的道路上走,也就是離免試的目標越遠,這是教育部與台北市互槓的基本原因所在。教育部堅持守住免試精神,但台北市認為公平比較重要,而公平的定義,就是五科總分越高的人,越該優先分發,去讀北一女。 台北市的十量尺方案,是郝龍斌時代決定的,而柯文哲上任以後,還是打算延用,才會跟教育部又槓上。柯文哲上任第一天就拆掉公車專用道,打郝龍斌的臉,但一碰到十二年國教,卻又延續郝龍斌的政策,理由是「台北市的家長贊成十量尺」。 昨天柯文哲嗆吳思華一句:「不然有本事你去說服台北市的家長啦!」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是柯文哲其實贊成教育部的方案,只是必須遷就家長嗎?如果是這樣,那麼可見柯文哲對十二年國教沒有自己的想法,只是看民意辦事。 拆公車專用道簡單,改革免試困難太多,台北市的十二年國教要怎麼走,決定了柯文哲的施政格局。 事實上就在柯文哲跟吳思華吵架的時候,台北市教育長湯志民悄悄推出了「216方案」,回歸教育部的三等地四標示。原來的十量尺是各科滿分10分,五科滿分50分,再乘以4以後,加上作文滿分6分,共206分;而「216方案」是三等地四標示,A++為滿分7分,五科滿分35分,再乘以6,加上作文滿分6分,共216分。「216方案」就是其他縣市的做法,可見新教育局長湯志民未必想要違逆教育部。但台北市家長團體已公開反對「216方案」 台北市的十二年國教怎麼走,攸關全台灣的十二年國教成敗,柯文哲不只一次開玩笑地說「是要我選總統嗎?」其實十二年國教就是這樣的一個議題,需要柯文哲以綜觀台灣教改的高度,來看待台北市的免試方案。 如果柯文哲認為升高中應該題題計較,那麼就公開支持十量尺,並承擔基測復辟的責任;而如果柯文哲認為免試精神是對的,那麼就該像你拆公車專用道那麼果決,回到三等地四標示,並承擔家長的反彈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