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不要理會網路惡評
2020/12/09 10:48:41瀏覽2711|回應2|推薦16

網路充斥大量尖酸刻薄、攻訐謾罵言論的最重要原因當然是網路的匿名性。不只使用假名或筆名,舉凡性別、學歷、職業與婚姻狀態等個人資料,甚至長相與身體特徵都可隱匿或虛構,於是登入帳戶,敲下密碼,就能戴起面具,改變裝扮,來到一場空中社交派對。 派對主題:丟泥巴大戰。試想,一個人如果講什麼話、做什麼事,都不會被認出身分,原本在乎的旁人觀感、社會壓力一旦蕩然無存,在網路上罵起人來自然肆無忌憚,宛如變成另一個人。 

除了匿名性,隔著螢幕的距離感與安全感,也會助長網路攻訐。所謂見面三分情,而躲在網路上,彼此不碰面,損人傷人便更加不手軟。白天上學上班,對師長同學或同事有意見,不好也不敢張揚,晚上潛入虛擬世界,就能對著臉書好友或LINE群組訴苦,極盡含沙射影、指桑罵槐之能事。對於公眾人物,既然素昧平生,也看不到對方傷心難過的模樣,於是罵人就好像罵一根電線桿一樣不必皺眉頭。 

打從網路發明,便有恣意貼文發言,不管他人感受之輩,這類網友被稱為山怪(troll),而最重要的動機便是引來關注,贏得按讚與吹捧。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是無名小卒,沒人理會,來到網路以後,只要敢寫敢貼,引爆眾人情緒,便能瞬間成名,滿足自戀心。從古到今都有譁眾取寵的現象,但網路無遠弗屆,誘因更強大。「好事不出門,惡事傳千里」,網路也是如此,因此八卦、謠言,附帶辛辣凌厲的訕笑與攻擊,總是比不痛不癢的正面文章廣被點閱。 

在網路詆毀名人,背後心態往往是出於忌妒。變美了?一定是整形!得獎了?想必靠關係。跟富商結婚?愛錢!跟上班族在一起?沒眼光。而緋聞、醜聞曝光了,那些撻伐的貼文經常泛著一種廉價的勝利感:「看吧!你也是凡夫俗子,跟我一樣!」 

另外一種心理需求是扭曲的正義感,一些網友一見到他們眼中不公不義的事,即使不明就裡,也還沒澄清真相,便急著在網路上口誅筆伐,好像如果不跟著打擊惡人,自己就成了共犯。類似的動機是因為愛國心的驅使,而在網路上表達對政局、選情的看法,此時若能尊重不同意見,對於形成社會共識頗有助益,偏偏政治議題容易引發黨同伐異的現象,於是敵對陣營相互攻擊的狀況相當嚴重。 

世界各國對於網路匿名攻訐越來越重視,其中最常被提出的解方之一是所謂的網路實名制,也就是要求網友必須使用真名上網,並且在註冊帳號時查核個人身分。施行實名制,等於卸掉所有網友的面罩與偽裝,大家以真面目來互動,所有評論他人的貼文都必須反過來接受他人同樣程度的檢驗,就能減少不負責任的發言。然而實名制除了有查核上的困難,也會限縮自我揭露的空間,讓原本在匿名狀態才敢表達的人,望之卻步。 

2019年,澳洲有位年輕人披露了他在感化院的遭遇,引來網友在媒體的臉書大肆撻伐,後來他告上法院,結果法院判決媒體必須負起毀謗責任。為了遏止網路負面攻訐,越來越多人認為提供發表版面的單位必須承擔維持言論品質的責任,不能為了點閱率放任網友胡亂攻擊他人。 

對於個人網站經營者來說,反制惡意攻訐的最好方法是忽略,也就是不看也不回應。須知匿名攻擊的目的是激怒與羞辱對方,而非客觀討論議題,因此對於這類謾罵詆毀的言論,回應往往只能挑起進一步的攻擊,於事無補。這一點很多遭受網路攻訐的人都知道,但就是忍不住想要看「對方到底罵我什麼?」看了以後往往影響心情,難過半天。然而若完全不看留言,也會失去得到鼓勵打氣的機會,因此可視個人狀況,先看部份留言,逐漸適應以後再消化更多批評。 

如果試過了各種方法,都無法遏止惡意攻訐,那麼最後的方法便是提起告訴。不少網友自忖,貼文若引發反彈,趕緊刪除,逃之夭夭就好,因此一犯再犯,等到收到法院傳票,才心中一懍:原來,在網路上亂罵人也可能吃官司! 

網路是一種新興互動媒介,人類社會正在形塑新的行為規範,以找出既能維護多元開放的發表空間,又能保障個人權益的折衷之道。在此同時,所有網路使用者應先反求諸己,為自己的言論負起責任。即使到了先進的網路時代,老祖宗的訓示依然適用—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否則下一次被匿名攻訐的人可能就是自己。

( 在地生活大台北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hegloberover&aid=154446804

 回應文章

some one
2020/12/14 22:03
何必呢, 那些才是真正發自內心的真心話

blackjack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20/12/09 11:25
匿名網友上了法院,匿名就不匿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