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2012大蕭條】推薦序1:再見一九二九大蕭條 ---- 王伯達
2012/07/03 09:28:21瀏覽336|回應0|推薦0

  哈利.鄧特過去所提出的經濟預測都成了市場矚目的焦點,包括二○○四年出版的《大投資潮》以及二○○九年出版的《二大崩壞》等等。作者一直以來都是採用所謂「人口統計變數」的經濟模型,意即根據勞動力的人口或消費能力的規模來預測經濟的榮枯,而這樣的模式在預測長期經濟走勢時相當具有參考性。

  在《二一二大蕭條》這本書中,鄧特沿用了過去的人口統計預測模型,並推估未來的十年,全球將會陷入嚴重的蕭條期,包括中國等新興市場都會發生通貨緊縮,大多數的資產價格都會出現下跌。而在通貨緊縮時代,各種的負債,包括政府、企業或個人的債務將會成為猙獰的死神,穩定的現金流量將會是未來最重要的保命工具。

  我曾在二一一年下半年提到,研究一九二九年大蕭條將會成為二一二年到二一三年的市場主流,事實上,我目前也正在撰寫相關的書籍。而在鄧特這本書中所提到的通貨緊縮,經濟蕭條與美元上漲等趨勢也都曾經出現在我的著作之中。

  雖然我與作者都導出了一個相同的結論,然而我們卻採用了不同的預測模式。這本書的精彩推論就留待各位讀者細細品味,我在這裡提出我對於市場之所以會陷入蕭條與通貨緊縮的看法,其原因不外乎三個

  首先是1需求的趨緩。除了在本書當中所提到的人口趨勢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在於各個已開發國家縮減赤字、樽節支出的政策所致。除了各位讀者應已熟知的歐債問題之外,包括美國也在大規模地縮減赤字,而這樣的政策將會再進一步地導致全球需求的減緩,造成產能過剩的現象,自然產品價格就會開始下跌,進入通貨緊縮的循環。

  而第二個原因則是在於2供給的過剩。過去以中國為首的開發中國家,大量購買美國國債以刺激美國消費者出現了超額消費行為,然而當美國市場出現泡沫破滅的現象,過去為了滿足美國消費者所建置的工廠與設備就成為過剩產能。企業為了求生存,無可避免地就會出現殺價競爭的現象,產生通貨緊縮的循環,進而傳導至原物料、航運、金屬等各種商品的需求與價格的下滑。

  當全球進入蕭條期,無可避免的將會出現貿易保護的行為,事實上,一九三年美國所推行的《斯姆特霍利關稅法》保護政策就被認為是大蕭條的原因之一。而根據「全球貿易預警組織」(Global Trade Alert)所公布的數據顯示,2008年十一月以來,全球採取貿易保護措施超過一千六百項。這些保護措施都會讓過去的出口導向國家面臨貿易的停滯與供給過剩的問題。

  最後一項就是3信用緊縮大規模的房地產泡沫將會導致信用緊縮的現象,銀行不願意增加貸放的行為,進而降低了市場的投資與消費能力。而在房地產泡沫破滅之後,不論是企業或個人都將陷入資產負債表修復的階段,也就是說這些人將優先償還過去在泡沫期間累積的負債,而縮減了借款投資與消費的意願。而信用的緊縮也正是通貨緊縮期的最大特徵。

  作者除了預測未來的經濟發展之外,更對於一個國家的發展提出了許多的觀察,特別是美國的社會福利、政府負債以及政策的方向。我認為美國或歐洲目前正在發生的國家債務問題,很快地也會出現在亞洲國家,所以作者的這些觀察是值得我們好好研究一番的,因為這些問題決定了國家的生死存亡,也決定了在蕭條期過後,這些國家是否還存在著再起的競爭力。

  雖然我與作者提出了相似的預測結果,但不同的方法,也讓我們在結論上出現了些微的差異。例如,作者認為美國道瓊指數在未來一到二年很可能下探三千三百點,而我認為這可能性是相當低的,然而這無損於這本書的價值。

  哈利.鄧特長年研究人口統計變數與長期的經濟循環,也許未臻完美或無法解釋所有的問題,就像作者在最後所說的,在這整個過程中,我們也難免也會預測錯誤,但失敗卻也讓我們的研究得以更上一層樓。但對於每一個投資者、經濟學家甚至於政策制定者而言,我認為把這樣的變數與研究納入考量是相當有必要的。我相信讀完這本書,將會讓你對於未來有著不一樣的看法。

相關閱讀:

1.《民國100年大泡沫》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781266

2.王伯達的吶喊(1):《民國100年大泡沫》前言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783793

3.王伯達的吶喊(2):回應彭淮南的駁斥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783804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594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