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哈利•鄧特:經歷一次大蕭條
2012/06/12 00:08:07瀏覽576|回應0|推薦0

2012-06-01 作者:衛衛

你這輩子經歷的唯一一次經濟蕭條即將出現,2012年則可能是蕭條期的重要時段,這是自1930年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危機……

2010大崩壞》2009年,美國經濟學家、著名經濟分析師哈利鄧特(Harry S. Dent,Jr.)在《2010大崩壞》一書中預測,你這輩子經歷的唯一一次經濟蕭條即將出現,2012年則可能是蕭條期的重要時段,這是自193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危機。哈利鄧特被譽為紐約最準確的長期趨勢預測家,曾準確預測了2001年網路科技泡沫化,及20022003年繁榮期,哈利鄧特指出,從人口統計的趨勢來看,實體經濟每40年一次的消費週期,加上每30年一次的商品行情,都將在2010年中到達高點,只是因為2008年金融危機的緣故,讓這一切提前一年多爆發。

哈利鄧特明確指出,每隔40年因為經濟趨勢,股市和經濟會出現一波高點,每隔30年,石油價格和商品價格也會創出新高,經濟也具備大約80年一輪的生命週期(80年的週期,在經濟學界被稱為康德拉捷夫周期)),而且,現在就是經濟的生命週期對人類生活影響巨大的時刻之一!而經濟學家在預測上總是犯了一個大通病:人類總是習慣於線性思維,但是現實生活和進步的發生卻是以指數曲線週期上下起伏。過去的幾十年裡股市,房地產和商品這三個巨大的泡沫已經蓬勃發展達到高潮,並已經開始同時下調。在即將來臨的蕭條期中,傳統的資產配置方式會導致一敗塗地。

建議配置四種資產以應對

哈利鄧特認為:未來10年將是這一波經濟衰退最慘烈的時期,至少要等到2020年才能回到下一次的經濟繁榮期,且必須以中、印為首的新興市場興起後,才有可能再次來臨,因此,在未來10年內,建議配置以下四種資產:現金(強勢貨幣)、高評價公司債、亞洲股票、中國的消費相關股票

1.現金(強勢貨幣)。大蕭條時應該持有國際流通貨幣現金(強勢貨幣)。

2.高評價公司債:由於低利率的環境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只要全球經濟低迷,高評等公司債的價值就會比國債更好。

3.亞洲股票:由於大環境不佳,因為亞洲是新興市場中不依賴原物料出口的地區,所以受到全球經濟衰退的衝擊自然相對較輕。

4.中國的消費相關股票:基於人口趨勢的關係,中國的消費力會在20102020年間達到高峰,之後就因人口老化的問題,改由印度接棒。所以投資人在未來10年內可先佈局中國的消費相關類股。

大蕭條的三個階段

在大蕭條開始的一段時間裡,由於美國經濟會在全球率先探底,所有傳統資產類別或多或少都將下跌,大多數資產配置模式都將被重創。在經濟不景氣時,風險的集中爆發在這個時期造成了最大衝擊,而在成長繁榮期隨著泡沫繁榮出現的各種資產泡沫,在這個時期將陸續破滅。因此,商品市場、房地產市場和股市都會在未來幾年內出現大幅度跳水。

哈利鄧特描述大蕭條的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繁榮泡沫終於破滅,引發社會動盪,經濟體制和金融體系都受到重創,尤其是泡沫期創造出的龐大債務和極高的槓桿效應,這時候就發生通貨緊縮危機,銀行和企業也紛紛破產。這個階段通常持續三到五年(例如:19301933年、日本在19901992年的情況。這次週期可能發生在20102012年,或20102014)。

第二階段,因為政府振興經濟方案發揮效力,以及股市第一次大崩盤時的超賣現象所致,許多投資類別一般會出現反彈行情。通常,市場會持續三到五年的熊市反彈行情(例如:美國在19321937年的情況、日本在19921996年的情況。這次週期可能出現在2012年中到2017年中),屆時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政客們都將宣佈:蕭條期已經結束。

第三階段,進入最後一波的衰退,相比之下沒那麼嚴重,因為人口統計趨勢和技術趨勢持續走弱所致,通常持續三到五年(例如:美國在19371942年的情況、日本在19972003年的情況。眼前這個週期可能出現在2017年~2020年,或持續到2022年)。

相關閱讀:

1.宋鴻兵:金融海嘯第二波更猛烈(2009. 3

http://blog.udn.com/teddy5422/2773244

2.何新:20112012,全球大蕭條時代降臨?(2011. 3

http://blog.udn.com/teddy5422/4952094  

3.羅比尼示警:全球經濟 醞釀「完美風暴」(2011. 6

http://blog.udn.com/teddy5422/5343215

4.聯合國:世界經濟恐再衰退(2011. 12

http://blog.udn.com/teddy5422/5898771

5.日圓先生:今明年 全球經濟最差(2012 . 5

http://blog.udn.com/teddy5422/6485098

 

( 時事評論國際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65377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