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2025/01/29 09:01:39瀏覽25|回應0|推薦0 | |
2022/06/28〔財經頻道/綜合報導〕 河南四家銀行表示,他們將開始收集受到在線交易系統關閉影響的客戶的信息。不過這對存戶來說並沒有得到交待。根據年已生效的「存款保險條例」第五條規定,存款保險實行限額償付,最高賠付額為50萬人民幣,也就是說,儲戶即使有超過萬人民幣的存款,但在這種情況下,最多只能拿到50萬人民幣。但若政府的調查發現他們的儲蓄是不合規定的交易,可能連一毛都拿不到。而這次出事的村鎮銀行是否有依規定幫儲戶存款投保,尚不得而知。 存款安全有疑慮 恐爆社會動亂 上月19日,中國人民銀行深圳市中心支行行政處罰信息公示,中國銀行深圳3家支行因「佔壓財政存款或資金」,被裁定行政處罰加行政警告。這說明中國銀行在深圳的資金鏈出現了問題。 經濟學家李恒青指出,中國銀行的暴雷擠兌難以想像。中國銀行大多承擔地方財政支出的服務功能,地方財政的上級撥款和稅收通常放在當地的中國銀行分行操作。不過在發生這樣的擠兌事件,表明中國現在的金融壞帳非常嚴重,政府的腐敗使銀行毫無信用,而且是「各級政府直接在消費銀行的信用」,民眾對自己存款安全的恐懼隨時引發社會群體事件。李恒青指出:「在中國,還有千家地方銀行,直接成為當地政府的錢袋子,根本沒有約束,民眾在財產安全的恐慌之中也沒有其他出路」。 就如同前面文昭所說的一樣。據政府統計,自2008年以來,中國銀行業的規模增長了六倍,總資產超過 50 萬億美元。但牛津大學中國中心經濟學家喬治馬格努斯(George Magnus)表示,小型金融機構的融資結構的風險更大。與大銀行相比,小型金融機構更依賴存款來融資。他們中的許多人提供高利率以吸引商業和銀行同業存款。但由於經濟放緩意味著借款人難以償還銀行,他們很難實現為儲戶提供的回報。 「中國許多規模較小的地區性銀行的負債融資結構很可能仍然容易受到存款擠兌、貸方謹慎、經濟表現惡化和失業率上升的影響。」喬治馬格努斯表示。 房地產倒閉 蔓延至金融體系 在這次擠兌事件中,專家們也在評估可能對其他銀行產生的溢出效應。尤其是在房地產部分,因為中國房地產佔其國內生產總值的30%,房地產貸款佔中國金融機構貸款餘額30%。 「經濟是受影響銀行可能遇到困難的一個關鍵原因,鑑於房地產市場和房地產價格的命運懸而未決,其他銀行,甚至更大的銀行很可能會受到影響。」喬治馬格努斯表示。 根據中國房產信息集團(CRIC)最近一項調查,該國前100名開發商的銷售額在5月份年減59%。而自去年在恆大在債務違約後進行大規模重組。長期以來,分析師一直擔心恆大的倒閉,可能對整個房地產行業產生連鎖反應,並蔓延至金融體系。但也有學者並不擔心會發生金融危機,因為中國人民銀行可能會確保規模更大、系統更重要的銀行受到保護。 專家則指出,目前中國政府首要擔心的,是銀行擠兌引發民眾不滿,而若擠兌加劇,本已動蕩的市場可能會面臨比恆大更嚴重的黑天鵝效應。 |
|
( 時事評論|兩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