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1/30 00:40:21瀏覽454|回應1|推薦3 | |
2011-01-28 中國時報 馬總統的兩岸政策,正處在一個危險的邊緣。要探討其原因,我們先談兩岸關係的本質。兩岸關係的本質,一直是戰爭狀態。只不過,早期,主要是政治與砲彈的戰爭;到大陸全面改革開放以後,則改為經濟與銀彈的戰爭。 在這場銀彈戰爭中,台灣應該採取何種戰略思維,充滿爭論。早期,當我們在資源、人才、經驗等各方面都居於領先時,就有人主張採取開放政策、主動出擊,藉以創造戰果、開拓疆域、累積交戰經驗,持續鞏固一定程度的優勢。然而,從李登輝前總統主政起,近二十年的台灣卻採取了另一個正好相反的戰略:深挖壕溝,強化堡壘,阻絕(?)雙方的接觸,以免消耗自己的資源和人才。換句話說,李登輝定下了「碉堡戰」的戰略,還跟「台灣優先」的論述畫上等號,並為其繼任者所沿用。 回顧歷史,可以看到:當敵方砲火遠不如我們的時候,碉堡戰固然可以享有堡內的安全,但是由於固守在堡內,我們也把碉堡以外的廣大戰場,拱手讓給敵方,任他們恣意推進。等敵方的經濟崛起,可以體量懸殊的優勢四面包圍我們的時候,孤零零的碉堡也就陷入窒息的危機。 二○○八年總統大選,馬英九提出開放三通的競選政見,雖然遭到「一中市場」的質疑與攻擊,結果卻以大幅領先的差距當選。這正說明了台灣大部分人想要走出「碉堡戰」的思維,不要自己的經濟繼續成為鎖國政策(?)的犧牲品,窒息而死。 那麼,今天馬總統兩岸政策的危機何在? 第一個問題:戰略思維不夠清楚。 馬總統最得意的政績是:他開啟兩岸三通,化解了台灣海峽的戰爭危機。其實,這句話只講了一半。完整的說法應該是:從他開啟兩岸三通那一天起,他化解了台灣海峽的砲彈戰爭危機,但也正式揭開了台灣在兩岸銀彈戰爭的「突圍戰」序幕。 馬總統身為這場「突圍戰」的統帥,至少有幾件事情必須做:第一,決定「突圍戰」的戰略走向,以及相關配套的攻守戰術、轉進選擇;第二,整合政府與民間資源與人才,把文化、 經濟、社會、政治等各個面向的力量,結合成可以交互支援的火力;第三,大聲地告訴全體國民,「突圍戰」是台灣求生,也是「台灣優先」的另一種戰略,我們將如何積極前進、如何自我防護。(好像沒人反對,簡直廢話!只是傾到自認為區長,人民才驚覺被騙囉!) 不做此圖,如果政府只把台灣的農產品賣了多少、來台觀光陸客增加了多少、大陸各省來台採購增加了多少,拿一些一時的景氣指標與國際評比改善,就當成戰果來誇耀,那是錯看了這場銀彈戰爭的本質,也貽誤了「突圍戰」所應把握的機會。 第二個問題:戰略、人事、戰術充滿矛盾與混亂。 馬總統雖然告別過去,採取「突圍戰」戰略,但我們看到的情況是:明明吹著「突圍戰」的號角,卻又經常打起「碉堡戰」的旗幟;明明需要擅打「突圍戰」的精兵,卻重用一些只會打「碉堡戰」,甚至根本就拒絕「突圍戰」的將領;明明「突圍戰」才剛開打,以為走出碉堡就可以開派對的,或是以為抬出自由市場名義就可以棄甲曳兵的,卻大有人在。 於是,明明是絕地求生的「突圍戰」,卻打得像是散兵游勇,呈現許許多多奇怪的現象。【1】有當進卻不進之處:譬如給晶圓、面板、金融業所設的那些難以在大陸和國際同業競爭的緊箍咒,仍然不肯拿下。【2】有不當進卻冒進之處:譬如形成各路人馬「上京爭寵獻策」,甚至「密室交易」的空間。【3】有當守卻不守之處:譬如兩岸的文化交流談判還沒開始,就先讓大陸的期刊、出版社堂而皇之地登陸台灣。【4】有不必守卻糾纏死守之處:譬如已經准許大陸來台投資的機構,卻又不發工作簽證與居留簽證,造成種種障礙而讓對方佇足,失去引入資金和人才的意義和作用。 我們都知道:戰術可以千變萬化,戰略卻絕不能前後矛盾。馬總統不需要擔心因為開放兩岸三通交流,而被「碉堡戰」信奉者冠上「傾中賣台」的帽子。馬總統需要擔心的,是他在「突圍戰」和「碉堡戰」之間擺盪不定、進退失據,可能導致碉堡不見了、突圍也突圍不成,形成極其凶險的後果。 (作者為國策顧問) 【版主的話】 溫室長大的俊馬 只會媚俗求誇 在掌聲中自我感覺良好 一切只是戲子的把戲而已 他的確會在「突圍戰」和「碉堡戰」之間擺盪不定、進退失據 因為你不可能討好所有人 |
|
( 時事評論|政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