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道功與生活之探討(3)---- 崑崙仙宗道功研究會
2025/01/03 20:08:00瀏覽12|回應0|推薦0

2012.09.20 廖訓詮

三、行立坐臥之道行住坐臥二六時,修道論真應為何,就師尊言,行住坐臥為外用功夫,持內用功心境,但文章典籍中未見其法,為能實證實參,茲參照師尊資料及道家經典所述逐項簡論如次。

(一)行法秘訣

行即是走路,除不良於行者外,不會者幾稀,但善行者不多,其中能合乎道者更少。多數人行走時,總是心無主宰,神不安詳,脊骨不能豎直,彎腰拱背,步履急躁而不能緩閑,著地重濁而不能輕靈,氣息浮促喘急而不能安適,神態忙碌緊張而不能悠閒,如此心不安神不清氣亦不明,自無法行道,合道與修道。反之,行走時,息息歸田,神氣相守,專一守一,身不可搖擺不定,眼不可左右視或東張西望,步履之間不可太急,隨時保持安詳緩慢而行,如若龜步,輕不揚塵,乃得氣和心定;行止之間,眼視於下,心藏於淵,如此,行走時,即可煉心煉性,亦可煉氣煉神。亦即行走時,放鬆、放空,無我狀,一心放在兩腳上,信步而行,信步而止,信步而出,信步而歸,日久,行走中,自能有瀟灑飄逸、洒脫不群,從容閒適,有如仙風道骨之姿。進一步分析之,行走中,專注於以三元步法行走,每一步使尾閭與後腳跟圓骨相合,氣隨心走,按步當車,呼吸相和,使意神性相守相聚,大週天運行於自然中,久久自然之勢如影隨形,自能達息息歸田,神氣相守,漸入虛極靜篤之態,而成入靜陽生之境,活子時隨影隨形常相守,隨之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道法自然之修煉訣要在二六時中自然運行,使動中有靜之真義實現在日常生活中。故古人曾言:「行亦能禪坐亦禪,聖可如斯凡不然」道在生活中亦皆然。

(二)立法之要

行走為動中之動,站立為行之止,亦即行走中走動為動,停止為站,生中隨時可行亦隨時可立,為日常生活中之常態,亦為生活中之重,因之除無法站立者外,人皆可立,但站立方式因人而異,如何方可達煉功之境,納入生活中,為吾人所亟待了解之處。立法一般稱為站功,但此國術界或武術界之站功或站樁不同。道家煉氣士所談立法,舉凡站立時,應自然沈肩垂肘,身體自然垂直,兩腳自然開與肩同寛,重心自然落在兩腳掌之上,腳趾自然微曲如爪,抓住所著之地手自然下垂結乾坤訣或置於後背尾閭仙骨處相握。眼簾下垂,神氣相守,收視反聽,隨意呼吸,經胎元而直達湧泉,再由湧泉上行走風路壽命線上達靈台再經乳哺生命線回轉湧泉成一大廻圈,連綿不斷,漸入純靜,不知不覺而陽生,暖氣遍行周身,氣脈通暢,血氣相融,毛孔全開,通體酥和。此時自然通達活子時境界,進入道家煉氣之始,久而久之,隨意一立,即可達虛極靜篤或純靜,為道在生活中之實證與體驗。

(三)坐法精要

坐法係指生活中因需要隨意而坐之方法,而非指修煉靜功或修丹修禪時之坐功。坐係指日常生活中行住坐臥之坐,坐時不必跏跌,俗稱方便坐。為習靜之方便法門。隨意而坐,非任意坐,其必要條件,可就外觀及內形二方面探討:

1.就外觀論之,首宜身心靈皆放鬆,氣沈,顯現自然之姿,保持中正,頭正頸直,下顎微收,兩眼微閉(內視或內觀),身體自然垂直,腰伸背順(肩背宜平宜正),脊柱豎直挺伸,不可偏倚,不可前傾或後倒,亦不可縮曲;兩腳宜踏實地,自然而成舒閒雍容之態。

2.在內形上,應求心靜,靜則虛,虛則明,明則能照。當坐時,自然神氣相守(靜氣存神),止心覺念,不思現在、未來與過去。並可配合呼吸調息,以求心定,心息相依,自能息息歸根入胎息之境。靜極則腎氣實而真陽生,隨時保持,有如維持活子時之態,若能如此,隨時一坐,隨時虛極靜篤或純靜,靜極陽生,進入修道初始之功,方有後續煉精化炁,煉炁化神,煉神還虛,煉虛合道,道法自然之修道進境。由上述觀之,生活中隨意而坐,如能形神均保自然之靜,即與道在生活中相呼應。

( 休閒生活旅人手札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8159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