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林建甫的鎖國論 ---- 林環牆
2010/04/26 07:40:18瀏覽543|回應0|推薦0

在馬英九和蔡英文要辯論ECFA(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之際,台灣競爭力論壇日前特為「民進黨有沒有鎖國?」舉行研討會。時機選得真好!該論壇總召集人也是國立台灣大學經濟學教授林建甫認為:「民進黨實施鎖國是很明顯。從經濟面來看,在民進黨執政的時候,反對兩岸三通直航、反對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反對銀行業登陸、反對提高投資大陸淨值四十%的上限、反對兩岸經濟、金融合作等等;現在民進黨是在野黨,繼續反對,一個主張對中國這個世界最大的出口市場封閉的政黨,這不是鎖國又是什麼?

對於學有專精的教授輕率使用「鎖國」一詞,實在令人訝異。按照行政院主計處資料,在二○○○至二○○八年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中國商品進口總額(不含香港部份)平均每年成長二十二%,但同期間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平均每年成長率竟高達四十一%,將近兩倍於中國進口成長幅度!台灣出口市場集中中國的程度也因而由二○○○年的不到三%成幾何級數快速增加到二十六%,若加計香港部份,台灣四十%的出口集中中國。這個集中比例將近兩倍於台灣出口至美國、日本、德國三個科技先進國的總合。台對中投資同樣快速成長,每年投資佈局中國的真實金額也超越台灣每年的研究發展支出。亟須創新加強經濟成長動能的台灣,不僅沒有對中國鎖國,反過來更應憂心在創新台灣與投資中國這個開發中國家之間,資源分配是否已失去應有的平衡?以及台灣是否疏離了美、日、德等全球創新中心。 

林建甫教授又說:「鎖國是有代價的。自從扁政府實施鎖國政策以來,經濟每況愈下。以市占率為例,台灣產品在中國的市占率從二○○二年的十二.九%向下沉淪到二○○九年的八.五四%,同時,台灣在二○○九年的經濟成長率為負二.五三%;相反的,沒有實施鎖國政策、積極對外開放的南韓,其市占率向上提升,二○○九年,韓國產品在中國大陸的市占率達到約十一%。同時,韓國在二○○九年的經濟成長率為○.二%,比台灣還高出很多。這是台灣『對中鎖國的後遺症』」。這樣的論斷,證據在哪?既然鎖國的前提不存在,又何來「對中鎖國的後遺症」? 

按二○○八年中國商品進口占全球商品進口總值約六.九%,也就是說,全球貿易市場有近七%在中國。而同年台灣在中國的市占率為九.一%,韓國為九.九%,兩者都超過中國進口市場在全球的相對規模。台灣在中國市占率呈現下降,又於二○○九年擴大落後韓國。這是事實,但原因可能與台灣創新不足、過度投資中國、產業技術轉移中國,加之韓幣貶值,造成被「進口替代」等因素或有關連。拿莫須有的「鎖國論」推出「對中鎖國的後遺症」,太過牽強了吧!(作者為美國「台灣公共政策諮議會」研究員暨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

◎回應林環牆 ---- 林建甫〈自由時報版〉

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林環牆,對我日前在研討會討論民進黨是否鎖國的論述提出質疑。環牆先生指出:「在二○○○至二○○八年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中國商品進口總額(不含香港部分)平均每年成長二十二%,但同期間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平均每年成長率竟高達四十一%,…」來證明民進黨執政的開放。然而這是絕對數字,更深的數據檢視,我們看到台灣產品在大陸進口市場的市佔率由二○○○年的十一.一%,下降到二○○七年的七.八%;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全球排名由二○○○年的十四名快速跌到二○○七年的十八名。在美國進口市場的市佔率由三.三三%,下降到一.七三%;排名則由第七名下降到第十二名。同時期,韓國的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世界出口的成長率都遠大於我們。這都是政策的綁手綁腳所造成的。台灣人不怕挑戰,怕的是沒有機會。

另外,環牆先生的盲點在於兩岸的經濟問題上,只看到製造業。因為雖然製造業,當時政府設立種種關卡,登陸上限。但廠商可以迂迴前進,透過海外,再轉進大陸,人員、廠房機器設備都可以外移,達到西進目的。然而,現代經濟最重要的服務業,尤其金融、教育,都是特許行業。沒有政府的同意、政策的放行,不開放,就行不得也。

正如環牆先生說的:「應憂心在創新台灣與投資中國這個開發中國家之間,資源分配是否已失去應有的平衡?以及台灣是否疏離了美、日、德等全球創新中心。」如何與美、日、德接軌?台灣要更開放,善用大陸的大工廠與大市場,扮演地理位置樞紐的角色、東西文化接軌的橋梁。這才是對台灣最有利的。【中對台充滿政治算計,台對中若天真的僅以經濟思考,危矣!(作者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

§林建甫教授捎來mail:要版主「請公平處理」§

若要引我的文章,請引全文。
自由時報在4/26 日刊出上文的六百字精簡版,題目也被改成「回應林環牆」。形成不對稱的報導。
台灣日報則更離譜,只擷取第一段當成我的回應。
http://homepage.ntu.edu.tw/~clin/20100425all.htm
可見為達政治目的,連言論都被過濾,來影響讀者。真是悲哀。

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你認為「中對台充滿政治算計,台對中若天真的僅以經濟思考,危矣!」
我可以接受。但台灣就這樣溫水主青蛙,等死嗎?風險要計算,要避險。台灣人怕的是沒有機會,台灣人不怕風險。你還年輕,多讀點書。                                                                  

                                                                   建甫敬上

(1.謝謝指教啊,大教授!2.溫水煮青蛙,等死嗎?您說對囉,「一中市場」就像溫泉水,舒舒服服的躺平在溫柔鄉,不知不覺上天堂!爽到死為止,助您好來好去!3.風險要計算,要避險。馬的論調與您同出一轍,從2006的水果銷中以來,633跳票後就瘋狂舉債,以擴大內需掩人耳目圖利財團、樁腳,否則大把大把鈔票下注,仍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這樣的顢頇無能,懂得計算風險嗎要避險,就不要孤注一擲押在中國!當然啦,不反對與土匪政權統一就打開雙腿,千萬記得站穩馬步哦!

茲引林建甫教授原文如下:《粗字體2段即自由時報版漏掉的部分,個人以為並不影響環牆先生評的『鎖國論』,藍綠動輒用鎖國賣台字眼,原應由清流理性遏止,堂堂大教授居然火上加油,被訓斥,也不懂檢討,還像小孩一樣到處吵,羞羞矣!也許馬老闆會出來疼疼妳呗。》

回應:評林建甫的鎖國論*◎林建甫

北卡大學經濟學副教授林環牆,對我日前在研討會討論民進黨是否鎖國的論述提出質疑。環牆先生指出:「在20002008年民進黨執政的八年期間,中國商品進口總額(不含香港部份)平均每年成長22%,但同期間台灣出口到中國大陸的平均每年成長率竟高達41%,…」來證明民進黨執政的開放。然而這是絕對數字,更深的數據檢視,需要看成長率、市佔率或排名變化。我們看到台灣產品在大陸進口市場的市佔率由2000年的11.1%,下降到2007年的7.8%;台灣對外貿易總額的全球排名由2000年的14名快速跌到2007年的18名。在美國進口市場的市佔率由3.33%,下降到1.73%;排名則由第7名下降到第12名。同時期,韓國的產品在中國大陸市場、世界出口的成長率都遠大於我們。這都是政策的榜手綁腳所造成的。台灣人不怕挑戰,怕的是沒有機會。

另外,環牆先生的盲點在於兩岸的經濟問題上,只看到製造業。因為雖然製造業,當時政府設立種種關卡,登陸上限。但廠商可以迂迴前進,透過海外,再轉進大陸,人員、廠房機器設備都可以外移,達到西進目的。然而,現代經濟最重要的服務業,尤其金融、教育,都是特許行業。沒有政府的同意、政策的放行,不開放,就行不得也。

2000 年後,大陸銀行業開始國際化,到香港IPO,台灣一點機會都沒有。連台商都被逼的到香港上市上櫃。教育事業,就更不用說,到今天連陸生來台,都可以吵得這個樣子,這都是對台灣不利的。阿扁時代,平均經濟成長率雖有 4.1%。但是為亞洲四小龍最末,連東南亞五小虎都不如。複利計算,八年國民所得應增長38%,但除了造就電子新貴,一般民眾,都沒感受到經濟成長,各行各業薪水不漲,就業機會普遍減少。這就是當年政策失誤的苦果

正如環牆先生說的:「應憂心在創新台灣與投資中國這個開發中國家之間,資源分配是否已失去應有的平衡?以及台灣是否疏離了美、日、德等全球創新中心。」如何與美、日、德接軌?台灣要更開放,善用大陸的大工廠與大市場,扮演地理位置樞紐的角色,東西文化接軌的橋樑。這才是對台灣最有利的。

李遠哲先生日前也表示教育界希望有多元化的環境,也就是包含各種各樣的人,社會應該歡迎陸生來台。這就是給社會最好的方向指引。民進黨要再造,也應該徹底的檢討其大陸政策,否則無法感動大部份的台灣中產階級,難以再次的政黨輪替。

(作為台大經濟系教授、台灣競爭力論壇總召集人) 原文的精簡版刊登在自由時報0426自由廣場

*註:4/25 總統與蔡英文主席辯論當日,為影響辯論,自由時報以大篇幅刊登以下的文章。我立即回應,全文如上。自由時報在4/26 日刊出上文的六百字精簡版,題目也被改成「回應林環牆」。形成不對稱的報導。台灣日報則更離譜,只擷取第一段當成我的回應。讀者可以參見下面的剪貼。可見為達政治目的,連言論都被過濾,來影響讀者。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976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