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企業稅、個人稅 差太大 ---- 工商時報
2010/04/15 07:47:42瀏覽360|回應0|推薦0

2010-04-13 【記者王信人/台北報導】

 

    行政院和財政部宣布,營所稅將降到17%,產業創新條例保留研發,及補助中小企業就業,財政學界和民間團體一片嘩然,中華財政學會理事長陳聽安表示,行政部門自打嘴巴,「進退失據」,政務官不應再幹下去。

    陳聽安和民間稅改聯盟指出,世界上實施二稅合一的國家,個人稅和企業稅的稅率都很接近,我國營所稅25%時,和個人綜合所得稅40%相差15個百分點,營所稅降至17%之後,二者差距擴大至23個百分點,增加企業誘因,將保留盈餘,不分配給個人股東,國庫課不到稅,因此加徵10%的稅率勢必要提高,以防堵租稅規劃的避稅。

    陳聽安表示,工商界老是把我們的稅率跟香港和新加坡比,香港沒有二稅合一,以服務業為主;新加坡以金融業為主,我們以製造業為主、依賴出口貿易,應和同類國家比,競爭對手是韓國,而非香港和新加坡。營所稅率降至20%,在國際上已列為低稅負國家,比韓國的22%低兩個百分點,且韓國只有「部分二稅合一」,企業繳過的稅,個人股東只能抵減15%,我們的財政比韓國脆弱,可能是競爭不如韓國的原因之一。中國大陸在2008年把內外資企業所得稅拉平,提高外資企業稅率,外資有跑掉嗎?

    擴大就業是金融風暴下的短期政策,補助就業和產業創新毫無關係,陳聽安說,補助就業放在產創條例顯得格格不入,而且補助的財源那裡來?沒有找相對應財源就想降稅,違反預算法91條、及財政收支劃分法第38條之1無視法律的存在陳聽安說,行政部門在提出政策之前要廣納民意,一旦形成政策之後就要堅守立場,否則不應再幹下去。工商團體一再要求降稅、立委為其代言人,行政部門理應儘量溝通,請立法院支持,如今竟反其道而行。之前反對民進黨版,如今卻反而要降得更低,已經失去立場。

    民間稅改聯盟昨天發佈新聞稿表示,以國際標準估算,我國國債已高達14.2,而且國民年金因財政缺口將提早破產,又勞保、公保、老年給付有23兆的缺口,加上高齡少子化問題,財政危機重重。兩黨在無任何替代財源,大手筆為企業財團大幅減稅,加劇敗壞財政,將禍延下一代。國家稅負將更傾壓在受薪者身上,劫貧濟富的結果將拉大貧富差距。

( 時事評論財經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9444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