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全球通史(5)----- 斯塔夫里阿諾斯
2009/10/22 20:54:58瀏覽339|回應0|推薦0

四、人口分散和種族差別

通常以為人口爆炸是當今時代特有的現象,其實不然。每一次壯觀的人口激增都是在生產技術獲得重大突破時發生的。原因很明顯:技術的發展導致生產率的提高,從而使能供養的人口大大增加。從舊石器時代的初期到後期,技術實際上有了很大的進展,這就導致人口的急劇增長。據估計,舊石器時代初期,原人的人口數為125,000人,而到了距今10,000年的舊石器時代末期,即農業革命前夕,人類的人口增為532萬人。人口增長42倍以上,可見比得上後來隨歷次技術革命而出現的人口爆炸。

從舊石器時代,還可得出另一個人口統計模式(這一模式後來曾多次重複),這就是,在技術革命中居首位的人口的增長是不均衡的,這種不均衡使人口分散到更廣闊的區域。自地球上出現生命起,這一模式便一直成立,並且與人類學家MD.薩林斯ER.塞維斯所提出的以下的文化支配定律相一致。後者認為:「…能較有效地開發一定環境中的能源的文化體制,常常會犧牲開發效率較低的體制,以求得自己在該環境中的擴大。……高級體制的特點就在於能比低級體制更有效地開發各種不同的資源,因而在大多數環境中,它們比後者更有效,其活動範圍也更廣闊。」無論何時,適應性最強的種類,即利用自然環境最有效的種類,總是那些在其活動範圍中佔優勢、並不斷擴展其活動範圍的種類。因之,只有原始的卵石工具、缺衣少穿的更新世靈長類動物,無法使自己的活動範圍超出溫暖的熱帶大草原。而持有良好工具、穿有衣服並能支配火的直立人,能將自己的活動範圍由非洲向北擴展到歐亞大陸的溫帶—現發掘出來的廣為散佈的爪哇猿人、北京人和海德堡人的化石遺骸可證實這一點。人類掌握更複雜的技術,因而對大自然的適應能力也更強,不僅能向南進入非洲和東南亞的熱帶雨林地區,而且能朝北跨入西伯利亞的凍原地帶。跨入這些地區後,人類又經過一個陸橋進入澳大利亞,經過另一陸橋進入阿拉斯加,從而佔據了剩餘的大陸。人類一進入美洲大陸,即以扇形朝四面八方遷移,不過遷移的速度不等。朝南面的移動較迅速,從約公元前15,000年至公元前8000年,人類由阿拉斯加推進到火地島。不過朝東面的移動頗緩慢,由於加拿大北極地區的環境惡劣,人類直到公元前40O0年前後才達到格陵蘭島至此,人類的足跡已遍佈除南極洲之外的所有大陸,和與人類分不開的狗一起,成了世界上分佈最廣的動物。

在人類向各地分散的同時,逐步有了種族上的差別,出現了各種在膚色、髮型和面型上有顯著特點的所謂的種族。一般認為,這些種族的形成,主要是由於人類的各個地域集團適應了各自不同的環境,而且彼此較為隔絕。關於人種差別,有一點很重要,這就是人種差別發生得很晚,在人類出現之後。因此,現代的各個種族,都源自作為人類已獲得充分發展的同一祖先。這就說明了為什麼歐洲人能與他們所發現的所有地區的各個種族通婚;也說明了為什麼人類現存的各個種族在與生俱來的智力方面彼此沒有很大差別—這一點實際上已為所有的人類學者所贊同。舊石器時代晚期的原始人或當代的澳大利亞土人與其他任何種族的成員一樣,如有機會受教育,也大有希望獲得大學畢業。

各地區的種族在形成時所處的確切境況現還不清楚,也許永遠無法瞭解。不過,只要注意到下述這點就足夠了:到距今約一萬年最後一次冰河期的末期,各種族在全球已有了一個為今人所公認的大致的分佈。高加索種人分佈在歐洲、北非、東非和中東,並正在深入到印度和中亞;黑種人分佈在撒哈拉沙漠(那時的水源較現在充足)和沙漠以南一帶,而俾格米人和布希曼人與他們後來的情況不同,分佈在非洲的其餘地方;還有一部分俾格米人即小黑人生活在印度和東南亞的森林地帶,而印度、東南亞的其餘的遼闊地區和澳大利亞則為澳大利亞種人所佔據;分佈在東亞和南北美洲的是蒙古種人。這一分佈雖與我們瞭解的情況大致相似,但「全球的種族分佈」表明,到公元10O0年時,全球各種族的分佈情況已發生了根本的變化,並愈演愈烈,直至今日。我們後面就可以看到,這些變化是後來的技術革命所直接導致的。布希曼人、俾格米人和澳大利亞種人所以會消失,美洲大部分地區的美洲印第安人所以會越來越少,其真實原因就在於他們的發展速度趕不上技術革命。換言之,1000年前,白種人與布希曼人的人口數差不多,而今天,布希曼人僅佔白種人的十萬分之一,其實際原因也在於此。

正如前章所述,技術發展上的差別以及由此而致的人口數目上的多少,並不能相應地反映各種族天賦才能上的差異。前者的差別主要是由於各種族的分佈地區不同:蒙古種人和高加索種人分市在歐亞大陸的中心地帶,黑種人分佈在非洲易受歐亞影響的地區,而布希曼人和俾格米人則時運不濟,被分隔在非洲的偏僻地區,澳大利亞種人被隔絕在遙遠的孤島上。地理位置的不同使各種族的發展速度有快有慢,從而決定了人類大家造今天的成員組成、各成員的地位及相互間的關係。

第三章 人類——食物生產者

一、農業的起源    二、農業的傳播    三、農業的種類 

四、食物生產者的文化    五、對人口和種族的影響

舊石器時代的人之所以能成為人,是由於他們學會了說話、製作工具和使用火。這些本領使他們遠遠地勝過周圍的其他動物;不過就下述這一基本方面而言,他們與其他動物仍是十分相近的。他們仍像獵食其他動物的野獸那樣,靠捕捉小動物為生;仍像完全倚靠大自然施捨的無數生物那樣,靠採集食物謀生。由於他們依賴大自然,所以就被大自然所支配。為了追獵動物、尋找野果地或漁獵場地,他們不得不經常過著流動的生活;由於一塊地方所能供給的食物有限,他們只好分成小群行動。據估計,即使在那些冬季氣候也很溫暖、物產豐饒的地區,每平方英里也只能養活一至兩名食物採集者;如果在氣候寒冷的地方,在熱帶叢林區或沙漠地帶,那麼每養活一名食物採集者則需有2030平方英里的地盤。

一、農業的起源

正如前章所述,人類對大自然的依附性在人類社會的各個方面都留下了印記。但是,當人類作出劃時代的新發現—不僅靠採集食物,而且通過栽培植物也可養活自己時,這一依附性大大減弱了。於是,一個嶄新的世界展現在人類面前,使人類的眼界大為開闊;從此,人類告別了舊石器時代,跨入新石器時代。

新石器時代的人有兩個方面與他們的前輩—舊石器時代的人不同。新石器時代的人【1】不再是用打製法,而是用磨製法製作石頭工具;【2】他們的食物來源大半甚至全部是靠栽培植物和畜養動物,而不是靠狩獵或採集。這兩方面的變化,以後者更為重要得多。倒不是故意貶低新石器的重要性,新石器較舊石器要更鋒利、更經久耐用;新石器時代末期的重大發明如犁和輪子正是由於經過用磨過的石頭製成的各種切削器的加工,使用起來才極為便利。但是,把打製成的石斧磨得斧身平滑光亮、斧刃鋒利的技藝,與人類由食物採集者變為食物生產者這一轉變相比,不能不退居到一個無足輕重的位置。

這一轉變不是源於突如其來的靈感,不是由於某些史前時期的阿基米德明白了農業是怎麼回事,高喊「我找到了」,於是這一轉變就到來了。確實,早在農業革命之前,人們已普遍知道促使植物生長的方法,就像在哥倫布航海之前人們已知道地球是圓的一樣。現已查實,現代的原始人對農業毫無所知,可對當地植物的特性和生長情況卻非常熟悉。他們知道:種子萌芽,長出植物,有了水分和陽光,植物才會茂盛;植物在某種土壤可生長得很好,而在另一種土壤卻不行。這一類知識的獲得,對現代原始人來說,是必不可免、很自然的。道理很簡單,因為他們的生存取決於對周圍動植物的實際瞭解。我們沒有理由可懷疑,但有大量證據可相信,史前時期的人類是在與現代原始人相仿的環境下獲得有關動植物的知識的。如果有關植物生長的基本原理早在農業革命之前的數千年前就已為人類所知道,那麼,為什麼還要推遲如此之久才付諸實踐呢?一個原因是,【1缺乏這樣做的動力與我們通常設想的相反,靠捕捉小動物為生的原始人,在正常情況下過的並不是受饑挨餓的生活。他們從來不使自己的人口增長超出食物來源所許可的範圍。相反,倒是採取墮胎、停止哺乳和殺死新生嬰兒等辦法來降低自己的人口數,以度過一年中食物來源不足的月份。因而,狩獵社會能在供求平衡的狀態下,舒舒服服地過上數千年,而未生長出一種要求根本變革的推動力。在正常情況下,原始人不僅有充足的食物,而且還有大量的空閒時間。只要狩獵到足夠的動物,採集到足夠的植物果實,他們就不再有任何進一步工作的動機。有位權威人士說,「大量的資料表明,狩獵、採集者不僅有充足的食物,還享有大量的空閒時間,而且事實上,比現代產業工人、農業工人、甚至考古學教授所享有的還要多得多」。在這種情況下,所發生的問題自然不再是人類為什麼要長期地過漁獵、採集生活,而是為什麼不再過這種生活。人類所以推遲很久才轉向農業的另一原因是,【2可以栽培的植物和可以馴養的動物為數較少。有史以來,人類所能馴化的正好具有某些必不可少的特性的植物只有幾百種,動物只有幾十種。因為適於栽培的植物須具有高產的可能性,最好能適應各種各樣的環境;如果不具備這些特性,即使加以栽培也見不到什麼成效。美國今日仍處於史前時期的印第安人能栽培莧屬植物、生長在沼澤地帶的接骨木、羊腿藜和向日葵,但是這些植物的產量非常低,對印第安人的生活方式起不了重大影響。同樣,適於馴養的動物必須能失去一見人就逃之夭夭的天性,能在人類的飼養下繁殖,樂意吃人類提供的食物。歐、亞、非三洲的各個民族非常幸運,他們找到了能提供肉類、牛奶、羊毛,並可作馱畜的各種動物。而美洲印第安人則沒有獲得類似的動物,所以,他們的發展受到很大的阻礙,他們只好與無峰駝、羊駝和駝馬這類產於安第斯山脈、屬於偶蹄目駱駝科的半馴化動物打交道。

由上所述。可見如果不發生某種變化來破壞使狩獵社會得以安逸舒適地存在下去的平衡,農業的發生是不可設想的;而且,即使當這種變化到來時,農業也只能發生在那些能找到適於栽培的植物的地區。實際發生的情況正是這樣。如前章所述,更新世末期是氣候劇烈變動的時期,氣候的劇烈變動破壞了人類和自然界之間由來已久的平衡。於是,人類適應這一情況。利用所掌握的有關植物生長的知識來生產食物。人類在全球各地區廣泛地試驗馴化各種動植物,曾有著悠久的歷史。而這時,已能在少數自然條件優越的地區,提高所馴化的動植物的產量,大大地增加它們在食物來源中所佔的比例,使原始公社的生活主要以栽培植物和畜養動物為中心。這就是與純粹的馴化截然不同的農業革命一詞的涵義。正是從這幾個農業革命的中心地區,食物生產作為一種新的生活方式,逐漸傳佈到全球大部分地區。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420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