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09/10/20 21:53:21瀏覽933|回應0|推薦0 | |
◎L·S·斯塔夫里阿諾斯(Leften Stavros Stavrianos,1913年-2004年3月23日),希臘裔加拿大籍歷史學家,早年專攻巴爾幹史,後致力於全球史觀的通史編纂,1971年出版《全球通史》一書。 斯塔夫里阿諾斯1913年出生於加拿大溫哥華。本科畢業於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在麻薩諸塞州伍斯特的克拉克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斯塔夫里阿諾斯1946年起在美國西北大學任教,直至1973年退休,隨後他在聖地牙哥加利福尼亞大學擔任兼職教授,直到1992年停止教學。斯塔夫里阿諾斯於2004年逝世,享年91歲。其著作有《全球通史》——至今已出第七版 、《1453年來的巴爾幹各國》、《奧斯曼帝國:歐洲的病人?》 、《即將來到的黑暗時代的前途》 、《全球分裂:第三世界充分發展》 、《源自我們過去的生命線:新世界史》。 第一編 文明之前的人類 第一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質 一、世界史的目的 二、世界史的結構 三、世界歷史地理
第二章 人類——食物採集者 一、人類的起源 二、人類一詞的含義 三、食物採集者的文化 四、人口分散和種族差別 第三章 人類——食物生產者 一、農業的起源 二、農業的傳播 三、農業的種類 四、食物生產者的文化 五、對人口和種族的影響 1500年前的世界
第一編 文明之前的人類 本書的第一編論述人類在文明之前的兩百萬年的歷史,其餘卷編論述不足六千年的人類文明史。因此,本書顯然是以最短的篇幅來論述人類進化過程中最漫長的時期,筆者之所以偏重人類的文明史,是因為人類歷史的發展速度一直在不斷加快。 地質年代以數十億年為計算單位,人類史前時代以數千年為計算單位,而自從文明到來之後,紀年單位不斷縮小,已是以數百年甚至數十年為計算單位。時至今日,每天都有重大的事件無休無止地蜂擁而來,無情地包圍著我們。變化之速確實已經引起了一個非常實際的問題:人類是否能迅速適應變化,以避免被淘汰甚至被滅絕的命運呢? 由於諸重大事件發展的不平衡性,本書的研究也有所側重。但是,這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因此而低估史前時代所發生的一切的意義。在史前時代的千萬年中,有兩大發展為以後的全部歷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其一是靈長類逐漸轉變為人類,即人類的祖先轉變為真正的人類;其二是原始人從靠大自然恩施的食物採集者轉變為日益擺脫大自然束縛、掌握自己命運的食物生產者。這兩件劃時代的大事,即人類的形成和農業的產生,就是第一編前二章要討論的主題。 雖然早期的人類邁出了決定性的第一步,為以後的發展提供了先決的條件,但這畢竟只是最初的步伐。在轉變為能夠思維的動物的過程中,人類學會了使用語言、工具和火;在轉變為食物生產者的過程中,人類學會了種植、學會了使用鋤頭和鐮刀。這些技術的獲得使人類從周圍的動物中分離出來,但是,與後來的技術相比,這些技術還是最原始的。如果在現代的計算機或宇宙飛船的旁邊放上一把石斧或石鐮,就會顯出兩者間的霄壤之別。這種差別雖不言自明,然在這裡強調一下還是必要的。因為它說明了人類活動範圍的逐步擴展,這種擴展在本書各編的引言中也都特別提到了。 技術愈原始,其使用範圍也就愈有限;反之,技術愈先進,其使用範圍也就愈廣闊。史前時代,食物採集者的活動只能局限在進行狩獵活動的方圓數英里內;原始耕作者的活動只能局限在自己所在的村落及周圍的田野和牧場上。因此,史前時代人類各群體的活動範圍可以說是「地方性」的。 本書後面各編和《1500年以來的世界》一書中所記述的人類後期的歷史,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人類的活動範圍如何從當地擴展到地區、擴展到各地區之間,進而擴展到全球、擴展到星際的歷史。 第一章 引言:世界史的性質 本書是一部世界史,其主要特點就在於:研究的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國家或地區的歷史;關注的是整個人類,而不是局限於西方人或非西方人。本書的觀點,就如一位棲身月球的觀察者從整體上對我們所在的球體進行考察時形成的觀點,因而,與居住倫敦或巴黎、北京或德里的觀察者的觀點判然不同。 一、世界史的目的 對歷史進行全球性深索的方法是現代歷史編纂學的嶄新起點。從18世紀啟蒙時代起,歷史研究注重國別史,而不注重人類史。但是近年來,當代各重大事件的全球性日益顯著,人們對世界史的興趣也隨之大增。由於宇航員幾小時內即可繞地球飛行一周,甚至登上月球,由於報上刊載的有關亞非的文章,其數量並不少於有關歐美的文章,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觀察歷史的視野必須愈益擴大。要瞭解這個名符其實的「一個整體」的世界,研究世界史顯然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人們之所以致力於世界史的研究,並不僅僅是因為它的實用價值。同樣重要的是,人類歷史自始便具有一種個不容忽視,必須承認的基本的統一性。要確切認識西方的歷史或非西方的歷史,沒有一個包含這兩者的全球性觀點是不行的。運用全球性觀點才能瞭解各民族在各時代中相互影響的程度,以及這種相互影響對決定人類歷臾進程所起的重大作用。確實,這種相互影響在哥倫布和達.伽馬進行海道探險之前,是時斷時續,微不足道的。哥倫布、達.伽馬及其後繼者在短短幾十年間使世界各地區開始直接交往,這種交往日益頻繁,持續至今。 與此相反,1500年以前的各人類社會均處於不同程度的彼此隔離的狀態之中。不過,這種閉塞狀態從來不是絕對的。早在歐洲人地理大發現之前的漫長數千年中,人類各部分實際上已在相互影響,只是相互影響的程度隨歷史時期和地理位置的不同而存在巨大差異。本書論述1500年之前的歷史時期,本書的主題,實質上就是由這一時期中,人類各部分相互影響的詳細情況構成的。1500年以後,由於人類的通訊聯繫日漸加強、交通工具不斷發達,整個地球以加速度日益縮小,現在,竟被人們稱為「宇宙飛船式的地球」或「地球村」。 二、世界史的結構 如果說世界史是全人類共同的歷史,那麼,便產生這樣一個問題:是否可以在課堂裡講授世界史呢?常有人發表這樣的看法,按其定義說來,世界史當包羅一切國家和地區的文明史,它包含的內容過於浩繁,因此不適宜在課堂裡講授。也有人指出,僅僅教西方文明史就已感到難以應付,如何還能把其他地區如中國、印度和中東的文明史也都包括進去呢?當然,回答只有一個「不能」,只能說,按照這種定義的世界史顯然是無法在課堂裡講授的。但是,上述定義並不準確,實屬誤解。正如西方歷史不是西方各國歷史的總和,世界歷史也不是世界上各種文明的總和。 如果研究西方文明須逐一考察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巴爾幹半島等國家和地區的歷史,那麼這一研究顯然會行不通。但實際上這一研究是可行的,因為我們不能採用搭積木式的方法,而應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對整個西方發生影響的那些歷史力量或歷史運動之上,諸如基督教、伊斯蘭教、十字軍東侵、文藝復興、宗教改革、法國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等等。研究世界史也同樣如此,不過,世界史的舞台是全球而不是某一地區,因此,研究重點應放在那些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運動之上。例如,舊石器時代,人類在非洲大陸上出現,並逐漸擴散到歐亞大陸、澳大利亞和南北美洲。新石器時代,農業取得了決定性進展,隨即產生了金屬製造和其他各種技術,從而導致了城市生活和文明的產生。這些技術發源於中東,並向四周擴散,從而發展了歐亞大陸諸偉大的文明,包括中國文明、印度文明、中東文明和歐洲文明。 雖然這些文明由於某些強大的、跨地區的歷史力量,諸如希臘文化、基督教、佛教和來自歐亞大陸中部大草原的遊牧部族的多次入侵,而程度不同他相互影響,但幾千年來,它們的發展一直是平行而獨立的。1500年以後,歐亞大陸的這種平衡狀態逐漸為由新興的西方促成的全球性一體化狀態所取代,這種一體化狀態在19世紀時發展到頂點,轉而導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霸權。 20世紀的歷史,實質上是日甚一日地反對世界霸權的歷史,是西方的技術和思想的迅速傳播,迫使人們冒險探索一條通向新的世界平衡的道路的歷史。以上是世界史的基本原理和結構的簡要說明。 三、世界歷史地理 正如世界史通常被認為是世界各地區文明史的總和,世界歷史地理也被認為是構成地球表面的各大陸地理的總和。其實;後一種觀點同前者一樣,是機械的,是一種曲解。把地球劃分為若干大陸這種傳統的方法,對學地理的學生也許有用,但對學世界史的學生,卻沒有多大意義。正如世界史的結構要求我們著重研究對人類的發展有重大影響的那些歷史運動一樣,世界歷史地理也要求我們著重研究發生那些歷史運動的區域。如果這樣做了,我們就會發現,有一塊陸地在世界上跟有獨一無二、無可爭辯的地位,這就是歐亞大陸—它自新石器時代以來,一直是世界歷史的真正心臟地區。歐亞大陸佔地球陸地總表面的五分之二,其人口為世界人口的十分之九。人類最先進、最持久的文明就是在那裡發展起來的。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人類的歷史也就是歐亞大陸各文明地區的歷史。 |
|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