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中華民族的凝成(1) ---- 轉載
2009/10/05 00:03:01瀏覽381|回應0|推薦0

摘要:

    本文主旨在於闡釋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是源自於二十世紀初期,為了抵禦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而吸取了近代西方民族主義的觀念,以將中國建立成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為其目的。所以,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乃是伴隨著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建立,將中國境內各民族凝聚成具有政治意義的中華民族,而如同Benedict Anderson所稱的:「想像的政治共同體」(an 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因此,中華民族概念之提出,實亦即是在主權中國建立後,基於國家認同需要所建構出來的國族團體

    傳統中國的民族主義可說是種「文化民族主義」,而其缺乏現代國家主權的觀念,擁有的則是源自於文化民族主義的天下觀。然而,中華民族既是具有政治意義的國族團體,其何以能夠在主權中國建立後,凝聚中國境內各民族而成另一較高層次的「民族實體」,並將文化認同轉換成為國家認同的基礎?在本文中的討論中認為,主要的原因則在中華文化所已形成的多元一體之架構,使得中華民族的凝結,得以靠著文化至上主義而獲得支撐,並進而成為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的基礎。(新加坡人認同中華文化,難道就會自認為中華民族!並進而轉成為國家認同,自認為中國人

壹、前 

中國是一個多民族所組成的國家,從民族學的角度再來細分,這個多民族國家是由佔人口達百分之九十二的「漢」民族,以及其他經識別為五十五個的少數民族所構成。我們應該可以同意,識別中國境內各民族的因素,主要包括了血統、語言、宗教、生活習慣、共同的歷史經驗及文化等,但粗略地來分,大體上仍可歸於以「血統」及「文化」為兩大較為顯著的區分特徵。本文不擬在人類學或民族學上,對於「種族」與「民族」的區分多所討論,大體上而言,「種族」在本文中專指的是偏重血統之因素,而尚兼指「文化」上的類別則稱之為「民族」。

中華民族的形成與特色,依費孝通教授於一九八八年在香港中文大學Tanner講座上,總結其在民族工作上的實務經驗,以及考古學、民族學及歷史學等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曾發表了「中華民族的多元一體格局」一文,而為中華民族的源遠流長,奠定了學術理論上根基。大致上而言,所謂的「多元」,是指構成中華民族的各個民族眾多,文化各異,社會發展亦不平衡;而所謂「一體」,則是指各民族之存在著共同的文化基礎,有共同的歷史經驗及國家歸屬,相互依賴而不可分割,呈現出「多元中包含著一體性,一體中容納著多元性」的格局。

然而,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是源自於二十世紀初期,為了抵禦西方帝國主義的侵略,而吸取了近代西方民族主義的觀念,以將中國建立成一個現代民族國家為其目的。所以,中華民族概念之形成,乃是伴隨著中國現代民族主義的建立,將中國境內各民族凝聚成具有政治意義的中華民族,而如同Benedict Anderson所稱的:「想像的政治共同體(an imagined political community)。首創中華民族概念的孫中山先生,應當是接受了一個民族建立一個國家的西方民族主義思想,而思以中華民族作為中華民國這個現代民族國家之「國族」;換言之,中華民族在相當程度上,可說是一個為著實現民族主義所建構或想像出來的「民族」

中華民族的概念具有政治上的意義,因為其代表著中國接受現代西方民族主義的產物。然中國原本實為一個多民族的國家,要將多民族轉換凝成一單一的中華民族,並藉著國族的凝聚與形成,從而鞏固了國家認同,則中華民族得以凝成的基礎為何?是個值得探討的問題。

本報告基本上是一篇「大題小作」的文章,文中首先對「中華」一詞的來源與意義做個簡要考究,次就中華民族為一具有政治意義的國族團體做個說明,然後再對中華民族得以凝聚成為建立國家認同意識的基礎做一闡釋。希望藉由以上的討論過程,能夠彰顯中華文化所具有的多元一體架構之特色。同時,透過這篇報告的撰寫,對本文作者係一位出生於台灣的「中國人」來說,從中獲得了何種啟發?在結論中將有一些這方面的看法。

貳、「中華」概念的形成與意涵

「中華」這一名詞的來源與根本內涵為何?這樣的民族稱號,何以能夠獲得中國境內各民族及海外「華人」所普遍接受?相信應該是因這個稱號的使用,係歷經了長期的文化及歷史演進過程,而能融於一般人民的常識認知中,也使得「中華」這麼一個符號象徵意義的名詞,乃能夠成為中國境內各民族形成自我認同的標誌。【1】記不得是哪位學者的考證,或是即依本文作者之推斷,「中華」一詞是從「中國」與「華夏」兩個名詞中,各取一個字複合而成。所以,本質上仍帶有與民族類別及中原正朔的意味。【2】清人段玉裁撰《說文解字注》,他在注解「夏,中國之人也」一句時說:「以別于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此為段氏依據先秦華夷對舉的古義所做之解釋,而強調的是民族差別。而「華夏」一詞,則為「諸夏」與「諸華」的合稱。【3】根據錢穆先生的看法認為:

中國民族之本幹,在春秋時代人的口裏,常稱為諸華或諸夏,華與夏在那時人的觀念裏,似乎沒有很大分別。據有些學者的意見,華與夏很可能本是指其居住的地名。在周禮和國語兩書裏,華山是在河南境內的,很可能便是今之嵩山,故今密縣附近有古華成。而夏則為水名。古之夏水即今之漢水華夏民族,很可能指的是在今河南省嵩山山脈西南直到漢水北岸一帶的民族而言。

由上述可以推斷,「中國」一詞原本帶有地域的概念,是相對於東西南北四方蠻夷之邦的「中土之國」或「中原之國」而言。更進一步探討,關於「中國」的意義,【4王爾敏曾以計字法從先秦古籍之中鉤稽其原始含義,發現約有五端:()京師之義,(二)國境以內之義,(三)諸夏領域之義,(四)中等之國之義,(五)中央之國之義。不過,當中最重要的為第三項,次為第二項,再次為第一項;由此知道先秦「中國」之詞義,「主要在指稱諸夏之列邦,並包括其所活動之全部領域」,甚至於在顯示此一區域「民族文化一統觀念」。根據簡考,春秋戰國時期,稱「中國」者有「宋」、「齊」、「鄭」、「韓」、「晉」等國,或為「澶淵之會」諸國,或以「中原」名之,其內涵即屬地理、文化範疇。另一方面,「中國」又具有民族類別的意義,因為居於「中國」的民族本幹,乃是「諸夏」或「諸華」之華夏民族。而「夏」的稱號由來較「中國」為早,是因為古代氏族彼此間因紛爭而文化交流與民族融合的結果,到了夏代王朝,氏族間政治關係已發展出一個具有盟主地位的共主權威,這個氏族集團並自覺政治與文化上均比其他氏族優越,因而產生了團體意識的凝聚力。夏代時候,第一個王朝已出現,從此便以「夏」的稱號為中心而摶凝,或區夏,或諸夏,或華夏,不一而足,晚至周又有「中國」,往後更有秦、漢、唐等。

至於所以又稱「華夏」,除了前引錢穆先生的看法外,另有人認為「華夏」一詞,乃周人本其「尚文(彩)」之風尚,在沿用已久的「夏」字之前冠「華」而成的。此外,「華、夏二字古音相近,可以互假。華的本義為花,引伸為文采、文明,夏原是地名,進而為部名、國名、族名,又含有大的意思。《左傳》定公十年孔《疏》說:『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章服之美,謂之華』。夏而稱華,自居衣冠禮樂文明,歧視夷狄為野蠻人,甚至為禽獸」,均為類似的看法,同時也說明了「中國」與「華夏」二詞間,不但具有地區的意義,還包括民族與文化差異之區別,而成為難以釐清其確切意義,並是可以用來指稱相同概念的名詞。【5王鵬令先生即認為:

在古代漢語中,雖然中國這個詞曾被用來指謂各種不同的地點或地區,如京師(《詩經》: 惠此中國)、國中中原等等,但中國絕對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名詞。這是因為,中國早已與華夏民族緊密地聯繫在一起,因而它不僅獲得了人文的和歷史的意義,同時也獲得了民族學的意義。而就後一層意義來說,中國一方面標誌華夏民族的的共同地域,他方面則標誌華夏民族與其他民族的分野。

從上述的討論可以得知,由於「中華」兩字包括了「中國」與「華夏」的意涵,在以漢族為主體而建構的新「民族體」概念時,以「中華」作為這個「民族體」的稱號,自然能夠普遍地融入人民的常識認知當中,並成為「我們」與「他們」區別及認同的符號標誌。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372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