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李筱峰專欄)游錫堃吟唐詩
2017/09/13 08:21:00瀏覽253|回應1|推薦1

2017-02-05

前行政院長游錫堃日前在美國參加僑民餐會中,吟唱了一段李白的〈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在電視新聞中聽到游院長的一段話,大意是說,他雖然追求台灣成為正常的國家,但並非排斥中華文化。他喜歡吟唐詩,還下過工夫。

我也喜歡吟唐詩,從小受到擅長寫傳統詩的先祖父李步雲影響,我也會吟詩,尤其喜歡用「天籟調」吟唱。有一次我和一位大學國文老師聊天,因為她的博士論文研究唐代的題壁詩,又有開唐詩的課,於是我問她吟詩喜歡哪種調,不料她回答,她不會吟詩。我當時很白目,冒昧問她:「妳不會吟詩,怎麼教唐詩?」我心直口快得罪人了!她反問我:「你會吟嗎?」我說會呀,當下就吟了一段李白的「清平調」。她聽了很訝異的問我:「你不是台獨份子嗎?怎麼會吟唐詩?」啥!主張台獨就不能吟唐詩?!那美國獨立後就不可讀莎士比亞的十四行詩嗎?

我不僅吟唐詩,我還唱「平劇」。四十四年前,我在政大教育系因發表文章被勒令退學時,在同學為我舉辦的惜別會上,我就是唱了一段「四郎坐宮」和同學道別:「我好比籠中鳥,有翅難展;我好比淺水龍,久困沙灘…。」

我這個台獨份子吟唐詩、唱平劇,應該不輸給那些經常罵我「去中國化」、「皇民化」、「數典忘祖」的統派如蔡正元者之流。不信可以PK看看,恐怕「去中國化」的,是說我「去中國化」的蔡正元吧?台灣獨立的意義,是政治上的,意即台灣不願意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管轄下的一省或特區,而不是在文化上要完全排斥「中華文化」。當然如果要從文化的意義解釋台獨,那就是「自由台灣」,不願成為「專制中國」的一部分,自由與專制當然有其文化上的意涵,但仍屬政治文化的性質。

文化領域不等於政治領域,前者寬廣許多。「漢字文化圈」內的日本,還使用著兩千個漢字,他們也發揮書法藝術,京都是漢學研究的重鎮;日本人、韓國人也使用筷子,同屬「筷子文化圈」,但日本、韓國不是中國的一部分。同樣信仰阿拉、寫阿拉伯文、講阿拉伯語系的阿拉伯世界,就有廿幾國。

小林善紀在《台灣論》中指出,台灣保留了許多日本人已經消失的「日本精神」;有意思的是,許多中國網友來台灣旅遊後,也貼文指出台灣是保留中華文化最多的地方,這是台灣多元文化的可貴。

我曾呼籲建立「泛南島民族」意識,但不表示要排斥中華文化。我們要排斥的是中國的封建、專制、霸權、貪污文化,還有像「愛國同心會」那班中國人的暴力文化,但是中華文化中的精華,如唐詩宋詞的文學藝術,先秦思想家的智慧…,何嘗不是台灣國可以欣賞的文化精華!(作者為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教授)

( 時事評論兩岸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108559884

 回應文章

向陽春
等級:8
留言加入好友
2017/09/17 16:49

台獨本來就沒有去中國化,而是紅統派自己造的謠言。台灣獨立所追求的,是一個多元價值觀的社會,何來去中國化?

反倒是中國的獨裁專制,卻容不得有異議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