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臺灣.故事:十個歷史的轉捩點》:(十)1979年.臺灣關係法
2015/09/29 12:49:45瀏覽310|回應0|推薦1

作者:故事  2015-08-05  

    一九七一年十月二十五日,聯合國大會通過了阿爾巴尼亞等二十三國聯署提出的《第2758號決議案》,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聯合國體系唯一合法的中國代表,繼承所有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既有權利。稍晚,同場會議以十票之差否決了美國提出的《雙重代表權決議草案》,中華民國徹底失去在聯合國的地位。隨後,中華民國政府為了挽回面子,公開宣稱是因為「漢賊不兩立」的原則才主動退出聯合國。其實,中華民國的外交官早知失去中國代表權一事勢不可擋,所以才尋求雙重代表權的可能。當然,他們意圖代表的仍是中國,而非臺灣。

    退出聯合國,對於當時在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是一個重大的打擊。至於這座島嶼上的人民,又將面對什麼局面?這就不能不從臺灣與美國的關係說起。一九六○年代後期,中蘇關係交惡、美國在越戰陷入膠著,提供了北京與華盛頓遠交近攻的誘因,於是在美國運作下,臺灣、越南這兩個《舊金山和約》被日本一同釋出的難兄難弟,命運為美中蘇大三角關係所改變。

\    一九六九年中蘇於邊界發生「珍寶島武裝衝突事件」,此後連串邊界衝突讓中國領導人相信,鄰國蘇聯比美國更危險,因此導致北京重新採取聯合次要敵人(美國)打擊主要敵人(蘇聯)的大戰略。差不多同一時間,美國判定越戰勝利已為不可能、加上國內反戰的聲音漸大,欲交好中國以牽制蘇聯支持的越共(北越),順便造成共產國際老大、老二鬧翻的局面分而治之。於是,一九七二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M. Nixon)發表《關島宣言》,以「越戰越南化」來逐步撤軍,並在同年造訪中國,為日後中美建交鋪路。

    理察·尼克森(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1994),第37任美國總統。其在1972年訪問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啟了戰後中共與美國關係的新頁。情勢突然轉變,使得中華民國政府十分緊張。自一九五四年起,中華民國政府就一直仰賴美國以《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協防安全。這個條約是韓戰爆發後,美國轉念不讓中國拿下臺灣的具體依據。如今中美一旦建交,該約極可能作廢,臺海戰爭更可能一觸即發。

《臺灣關係法》的誕生

    不過,一九七五年四月三十日南越覆滅,緊接著越南統一,美國擔心亞洲盟國產生信任危機(尤其是南韓、日本),產生骨牌效應。加上與中國建交、承認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恐怕將使臺灣迅速地落入中國手中,第一島鏈的防衛線亦將岌岌可危。一九七九年一月,中美正式建交,臺美斷交。對當時臺灣島上生活的人民而言,似乎是一個大廈將傾的日子,有些人開始變賣家產、離開臺灣。不過,在一些臺灣人和對臺友好的政治人物努力下,美國推動了《臺灣關係法》,並由總統卡特於一九七九年四月簽署,生效日期可回溯至中美建交生效當天,以銜接一九八○年將廢止的《中美共同防禦條約》。

    《中美共同防禦條約》是中華民國與美國在1954年簽訂的國際條約。該條約以軍事為基礎,包含政治、經濟、社會等合作條約。值得注意的是,《臺灣關係法》使用「People on Taiwan」,表明是以國內法規定美國政府與臺灣島居民間的官民關係,至於臺灣島上的「治理當局」,可以是一九七九年之前承認的中華民國,亦可是其繼承者。這一點跟《中美共同防禦條約》中,中華民國對美國的國際條約性質有很大差異。

    《臺灣關係法》的核心內容,是中國與臺灣都必須以和平的方式處理臺灣問題,美國可以繼續對臺售出軍火,美國與臺灣可以透過非官方的方式繼續維持交流,並以「美國在臺協會」為對臺事務的主要窗口。

美援、經濟起飛與民主化

    在戰後臺灣史上,美國有其獨特地位。從一九五一年到一九六五年,每年由美國所援助的一億美元貸款,是臺灣在戰後得以建設的重要資金。為了避免美援資金重演國共內戰期間被國民黨權貴侵吞的狀況,美國指派懷特工程顧問公司(J.G. White Corporation)來負責操作美援臺灣計畫,計畫的負責人狄寶賽(V.S. De Beausset)居功厥偉,他策劃了美援資金在臺灣的建設,為臺灣後來的經濟發展打下基礎。

    在越戰期間,在美援協助下已有輕工業基礎的臺灣,成為美軍物資的重要生產地與加工區。而面臨美國壓力、不得不走向產業轉型的日本,其所空出的市場,也向臺灣敞開,這些國際局勢的影響,使臺灣迎來戰後的第一波經濟榮景。

    然而,就在中華民國退出聯合國之後,一九七三年中東動盪爆發石油危機,導致石油價格高漲、物資短缺,全球景氣大幅下滑,原先以輕工業、出口導向的臺灣經濟大受影響:生產成本劇增、出口大幅下降、前一年退出聯合國也使外資來臺意願大減。

    或許是早年在蘇俄留學時,受到共產計畫經濟的影響,時任行政院長的蔣經國於是提出擴大公共支出於基礎建設項目,以拉動總體經濟的作法,提出了「十大建設」。一九七四年起,以五年時間完成六項交通運輸建設、三項重工業建設、一項能源建設。十大建設一直被宣揚是臺灣邁向已開發國家的重要基礎,也被認為是臺灣經濟起飛的重要事件。不過,過去教科書上時常歌頌的十大建設與其後的十二項建設,其實也帶來了通貨膨脹、效能不彰與興建不久就需保養、擴充的狀況。而重工業所帶來的種種污染問題,也在此後逐漸浮上檯面。

    另外,一九七八年中國開始第一階段改革開放,並逐漸取得顯著成果,也意味著中國共產黨與中國國民黨這兩個專制政權所治理的地區差異將越來越小。中華民國看來是不可能「反攻大陸」了,為了繼續延續統治,蔣氏政權試圖使臺籍青年成為國民黨的助力,因此有了俗稱「催臺青」的本土化政策。

    不過,隨著臺灣人逐漸走出海外,西方思想同時走了進來,要求自由開放的聲音也無法再被國民黨所阻擋,越來越多黨外人士甘冒生命危險,為臺灣的自由發聲。臺灣的人民也慢慢地呼應了他們的心聲,在逐漸開放的選舉中,國民黨的候選人再也無法壟斷公職。一九七九年,臺灣發生了「美麗島事件」,一群黨外人士的遊行被指為叛亂,但隨後而來的美麗島大審、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和江南案引發國際輿論壓力,也使臺灣人逐漸明白國民黨並非不可撼動。

    美麗島之後,黨國體制一點一點地崩壞,蔣經國死後,蔣家後繼無人、國民黨內鬥激烈。1988年,第一位臺灣出身的總統李登輝上臺。隔一年,1989年六月四日,北京發生天安門事件,國民黨政府不斷撻伐中國共產黨,沒想到隔年1990年三月,臺灣也發生野百合學運。當時,超過五千名學生佔據中正紀念堂,要求全面「解散萬年國會」、「廢除臨時條款」、「召開國是會議」、「政經改革時間表」。政府的道德高帽子既然已經戴上,前一年又在國際上高調撻伐北京的狀況下,李登輝也只能面對野百合學運的訴求。

    一九九一年,讓總統可以不斷連任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在施行四十三年後,終於廢止。國家的運作,也開始受到憲法的規範。雖然如此,當時卻還有「保密防諜罪」等罪名,能夠控制人民的言論自由。

    同樣是那一年,調查局以推動臺獨的罪名,逮捕了五個人,其中包括一名清華大學的研究生。這件被稱為「獨臺會案」的事件,引起了外界的撻伐,臺灣社會不再能接受和過去一樣的思想檢查和壓迫。終於,在許多人努力奔走與推動下,曾經用來限制人們自由的法律,像是《懲治叛亂條例》、《檢肅匪諜條例》,或是《中華民國刑法》第一百條,一一修正,甚至廢止。臺灣人終於得到了言論與思想的自由,民主也逐漸在這座島嶼上開花結果。

 

結語:現在即是未來

     一九九六年三月二十三日,臺灣選出了四百年來島上第一位民選總統。就在投票前不久,中國還曾大動作舉行飛彈試射與軍事演習。因為複雜的歷史,臺灣這座島嶼混和了各種不同的文明,不斷見證著世界脈動,也接納了不同族群的足跡。回顧歷史,或許是為了讓我們想清楚未來應該走向何方。

    在歷史流轉的篇章中,臺灣在他人手中來來去去。在上述十個歷史的轉捩點裡頭,臺灣這塊土地上的住民,面對著強勢的外來政權,很少有機會決定自己的命運。近現代的臺灣,在無數先人的血淚中,慢慢踏上了民主之路,步步艱難,直到現在。過去的時空,我們無法扭轉。但也許,下一個歷史的轉捩點,就掌握在你和我的手中。

( 知識學習隨堂筆記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ddy5422&aid=31677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