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優良茶比賽流程
2014/05/15 16:33:02瀏覽5453|回應0|推薦0

 

所謂「優良茶比賽」就是由主辦單位通知其轄區內之茶農,在某一段採茶期內(如春茶或冬茶)將茶農自己所製造的茶葉,每件提供1123台斤左右到比賽會場(不同茶種比賽茶繳交重量不同),由茶葉評審專家,評鑑茶葉品質之優劣;此種比賽,每次參加之比賽樣品數量較多,少者從50件,多者高達7000多件。

以下就比賽茶簡章中所隱藏的重點一一進行說明:

 

1、報名簡章:由主辦單位研擬比賽展售會計畫供參賽者索取,分為春季、冬季、白露(有些比賽場會舉辦秋茶)、冬片茶、老茶、蜜香紅茶、蜜香綠茶…等,內詳細敘述:

 

1)、舉辦目的:

 

一般目的都是要藉著比賽,刺激茶農加強茶園管理,提昇製茶及焙茶技術,達提昇茶葉品質。另一方面,也創立了茶葉分級包裝的制度,使消費者得以安心的購買到,經過專家印證過品質保證的茶葉。(或為提升本縣茶農栽培及製茶技術以增進成茶品質,提高本縣高山茶知名度,辦理展售促銷活動,擴展消費市場,穩定茶業永續發展及增加茶農收益。以競賽方式辦理分級包裝之模式,改進茶葉產銷技術與建立品牌以維護消費者權益…等。)

 

2)、辦理機關:

 

有主管機關、輔導單位、技術指導機關、主辦單位、承辦單位、協辦單位…等。

 

主管機關、輔導單位、技術指導機關:一般都會寫農委會、茶業改良場、縣市政府、鄉鎮公所。

 

目前主辦單位,有農糧署、縣市政府、鄉鎮公所、農會、社區發展協會、茶商公會、合作社、私人單位…等。

 

承辦單位:一般都是承辦上級主管機關所交付任務為主,一般都是農會或茶商團體為多。

 

協辦單位:一般都是以媒體、地方社團…等。

 

3)、計畫內容:

 

計畫內容包括以下敘述:

A、辦理組別:目前台灣可見比賽比賽茶組別又因主辦單位不同有所不同,有包種茶、椪風茶、東方美人茶、台灣紅茶、高山烏龍茶、凍頂烏龍茶、新品種、金萱茶、翠玉茶、四季春茶、老茶、碧螺春綠茶、蜜香紅茶、有機茶、冬片茶組、早春茶組、蜜香綠茶組…等。

 

B、參加資格:有的採會員制並限定會員證不得借用,有的則可借用,即「認證不認人」,也有的採「不限人,限制區域」,不論是會員或非會員均可參賽,但規定茶樣必須來自特定區域;有的條件更寬鬆,「人及區域均不限制」。

 

C、另外還要註明,參加茶樣、報名日期及地點、繳茶日期及地點、取樣方式、評審方式、評審標準、評審日期、獎勵、領茶日期、頒獎及展售時間地點、包裝方式、報名費、其他規定事項…等)。

 

2、報名、繳費:參加比賽人員應事先報名,並繳交配合款新台幣15003000元正(因比賽場而異;報名費,統籌運用於各項籌備工作及包裝、評審、宣傳等費用);一經報名即不得取消,有些單位規定無法如期繳茶者繳交的報名費概不退還(但一般比賽場通常會將未入圍者及未交茶者酌退回報名費新台幣500元正)。國際比賽茶每件報名費用則為美金100元。

 

3、繳茶:

每個比賽茶單位所要的比賽茶樣重量不一,半球型的比賽場一般都是2123台斤;條型比賽場的一般都是11台斤;老茶比賽則為11台斤。

例如:

1)、南投縣鹿谷鄉農會高級凍頂烏龍茶分級包裝展售,每點繳交茶樣134公斤(22台斤又200公克),以大包裝茶繳交。1斤台鹿谷鄉農會收購。

2)、名間鄉農會松柏長青茶比賽展售會,每點繳交126公斤(21台斤)。名間鄉農會不收購1台斤。

3)、新竹縣東方美人(膨風茶)優良茶比賽活動,每點以11台斤為限。

4、阿里山高山茶優良茶競賽活動,每一茶樣需淨重132公斤(22台斤)。

5)、木柵區農會優良茶競賽活動,每一茶樣淨重:21台斤8兩。

6)、台灣省茶商業同業公會聯合會老茶評鑑,每一茶樣淨重:7公斤11台斤又400公克)

 

PS:為因應農藥殘留檢驗,所有比賽茶主辦單位會要求茶農多繳交200公克以供農藥殘留檢驗。

4、編碼、採樣:

繳茶後需要紀錄重量、編號(碼)、送至採樣等候區準備採樣。

1)、編碼:由主辦單位進行編碼,茶樣編號分明碼與暗碼,是經由電腦或人工隨機編成密碼,再將磁碟片(密碼表)封籤保管,因此評審時是絕對能保持中立客觀的態度,茶農往往在家自己比對,總覺得自己的茶最好,但是一經評分比較,連初審人員自己繳交的茶,也常常被他們自己刷下來而不自覺。

2)、採樣:參加比賽者應將茶葉依照規定時間送達指定地點由主辦單位混合後抽取600公克(400公克供評審及宣傳用,200公克退還做為樣品;淘汰者退還400公克,餘留供主辦單位做樣品。鹿谷鄉農會則為:抽取800公克作為評審及展售茶樣。(400公克供評審及宣傳用;200公克送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藥物毒物試驗所檢驗農藥殘留用,不予退回;另200公克作為發還茶農供展售會樣品用)。

 

5、農藥殘留檢測:辦理農藥殘留檢驗,茶農繳交茶樣按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凍頂工作站編排亂碼隨機抽樣或由主辦單位自行抽樣送民間檢驗單位,一般抽檢23%送檢,每件抽取茶樣200公克。檢驗結果違反規定者,除取消初賽資格外,其所繳交茶樣悉數沒入銷毀。

 

6、評審:

一般參賽件數未達600800點(由主辦單位決定),採一審制;參賽件數達600800點(由主辦單位決定)以上,採二審制。

 

初審與複審。初審由主辦單位的評茶委員會審查,複審由茶業改良場派員或聘請茶業界專業人員擔任。每一場次的得獎比例都不同,依當時所繳交比賽茶進行約略調整。

 

以鹿谷鄉農會為例:初審委員將比賽茶做初步的等級分類,初審分A級(送複審)、B級(三朵梅花)、C級(二朵梅花)、D級(淘汰)。初審後將複審茶葉(約25%)送交主審人員評審。主審人員從送來的茶樣中再分為A級(特等、頭等)、B級(二等)、C級(三等)、D級(三朵梅花以下),第二次A級中再一審、二審、三審分出特等第一名、頭等一~頭等十各1名、頭等獎若干名。入等比率約佔總量的16%左右,為了確保比賽茶的標準,所以淘汰茶不設底限,沒有百分率的限制,只要是品質沒達到入圍之水準隨即淘汰,裁判對入等茶的比率也有相當大的空間,一切以品質為遴選標準,肯定是這場比賽把關如此之嚴格,才會使消費者趨之若鶩。

 

而坪林鄉農會(與坪林鄉公所輪流主辦)所舉辦文山包種茶比賽複審則才合議制,由四個評審各自對複審的茶樣進行外觀、色澤、水湯、滋味、葉底評分,依各項目百分比加權後合計分數,來進行排名,四人合計分數最高者為特等獎,其餘一次為頭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其他則列入頭等獎獎項。

 

7、包裝、貼封條:

 

為促使茶葉品質均一化及茶葉價格的合理化,茶業改良場配合有關縣市鄉鎮單位,積極輔導以鄉鎮為單位,實施嚴格的分級包裝,以促銷茶葉,至目前已實施茶葉分級包裝較成功的茶區舉例說明如下:

1)、台北縣文山包種茶推廣中心已實施茶葉分級包裝,將茶葉包裝分為梅、蘭、竹、菊等級別,並分別訂立銷售價格。

2)、南投縣鹿谷鄉公所、農會及凍頂茶葉生產合作社,已實施茶葉分級包裝銷售;將茶葉分級後,除了參等獎、貳等獎、頭等獎、特等獎外,優良級的茶葉以梅花之朵數代表品級,以三朵梅花或五朵梅花為最高品級;

3)、南投縣名間鄉農會的松柏長青茶之分級包裝,則以松、柏來分級;2010年改為台灣好茶分級包裝。

4)、竹山鎮農會除了參等獎、貳等獎、頭等獎、特等獎外,優良級茶葉(三朵、二朵)則以茶花朵數來分級。

5)、桃園縣龍潭鄉的龍泉茶,在茶葉包裝盒上,則以一條龍、二條龍、三條龍來表示茶葉品質。

6)、龜山鄉的壽山名茶,在包裝盒上,則以一級品、二級品、三級品來表示品級。

7)、嘉義縣大阿里山茶區如梅山、番路鄉、除了參等獎、貳等獎、頭等獎、特等獎外,優良級(三朵、二朵)的茶亦以梅花朵數來標識分級。

8)、有些茶葉產銷班或比賽單位,則以金質、銀質、銅質或金獎、銀獎、銅獎來做分級標識與其他名稱來進行分級。

 

一般得到特等獎及頭等獎排名都是採用半斤禮盒裝,內罐採紙質易開罐(或鐵罐),內包裝使用鋁箔真空包裝放脫氧劑或充氮處理(一盒內150公克*2罐),參等獎以上用禮盒包裝(一斤為300公克*2罐),優良獎以一般紙盒包裝(一斤為300公克*2罐),外加收縮膜(2008年起衛生署規定比賽茶包裝一樣不能超過三層,所以收縮膜已經不能再使用)。

例如:

1)、鹿谷鄉農會比賽茶包裝:包裝採用子母蓋300公克及150公克(特等獎及頭等獎排名)入鐵罐分裝,二罐裝一禮盒。(民國65年至69年是四方型道林紙手工包裝,70年至72年紙袋外加塑膠袋、印製梅花國旗,73年至77年鋁箔外加包裝盒、並標示等級,78年至85年,半斤鐵罐裝外加包紙盒,86年起真空充氮包裝,89年真空充氮包加脫氧劑、小罐裝)。

2)、名間鄉農會比賽茶包裝:採用半斤裝紙質易開罐真空包裝,一斤紙盒裝二罐,參等獎以上用禮盒包裝,松級以一般紙盒包裝。

3竹山鎮農會杉林溪優良茶競賽包裝:包裝採用鐵罐裝,每罐200公克,加紙盒外包裝、每盒三罐一斤裝,特、頭等獎,每罐一150公克、每盒二罐半斤裝,內包裝全部採用真空包裝。

4南投縣茶商業同業公會與南投縣凍頂茶葉生產合作社的老茶組其包裝就使用一斤陶甕來包裝,外加紙質包裝盒。

 

貼封條:入選優良以上者均加貼等次封條及參考售價已增加消費者信心及信譽保證,確保品質,如未達優良以上者,不包裝(不給盒ˋ罐)。封條有二張,一張上有主辦單位、比賽的年份、季節、編號、獲獎等級;另外一張則有:主辦單位、評審標準…等。

 

8、得獎公佈與獎勵:

 

得獎公佈:評審紀錄後公開核對明碼與密碼,公佈評審成績。公佈評審成績的那一刻通常比賽會場都會擠滿關心自己得獎名次與特等獎獎落何處的茶商茶農們,可說熱鬧極了!通常特等獎一公佈得獎者姓名,此人肯定電話接不完,預購買特等獎者眾,一般較熱門的比賽茶場的特等獎就算價格在高,在十分鐘內就能銷售一空。

 

獎勵:以鹿谷鄉農會為例,特等獎一名﹑排名(頭等一~十,依報名人數決定排名到頭等幾)、頭等獎、貳等獎、參等獎各若干名,入等名額約為參加人數16%(頭等獎不得少於2%),入圍者以優良(三朵、二朵),獎額之增減得由評審人員視品質優劣情形調整之。

 

而南投縣茶商業同業公會以冠金獎、金牌獎、銀牌獎、銅牌獎。

 

而南投縣松嶺鬥茶協會以鬥茶王、金質獎、銀質獎、銅質獎。

 

一般比賽場都會有的獎勵:特等獎木匾乙幅(榮獲特等獎者,不得以任何理由更改名稱。),頭等獎木框(可折現金400元)、貳等獎木框(可折現金300元)、參等獎木框(可折現金200元),貳等獎、參等獎折現不做獎牌,領茶同時給付,但做獎牌者可登記辦理。有些主辦單位為鼓勵茶農茶商踴躍參加比賽,特等獎與頭等獎排名得獎者,除了匾額外還有獎金,至於獎金多少由主辦單位決定。

 

9、茶葉領回:

淘汰茶(一般茶農稱之為脫褲茶)與入圍茶領取時間不同。一般比賽場都護有以下聲明:參加比賽茶葉經評審茶枝多、雜味、苦澀、陳茶味、品種不符等、成績未達入圍標準者,淘汰退件以二十台斤不包裝,由比賽主辦單位通知自行領回,並退還報名費伍百元。報名而未交茶參加評審者,恕概不退還報名費,兩者均不得提出任何異議,並放棄先訴抗辯權,其他未盡事宜,遵循往例辦理。領取茶葉應當面看清明碼、清點數量及附件(茶樣、手提袋),離開會場若有短缺,主辦單位不負補償責任。

 

10、頒獎典禮暨展售會:

得獎參賽者應參加展售會,每戶由主辦單位備置攤位1位。

早期(民國6575年)鹿谷鄉農會為了營造使頒獎典禮有如電影金馬獎般的高潮迭起,從開獎到包裝都是秘密進行,深怕走漏風聲缺少神秘性,展售會當天無法達到賣點的高潮。所以連參加包裝作業的人選,都得由總幹事精挑細選能守口如瓶的人來參與包裝,包裝作業有如大學聯考之闈場那般嚴謹,不得與外面有電話連繫,甚至於飲食也都只能請人送到門口,禁止與外人面對面的接觸。包裝完成之後,則連夜搬運至鹿谷國小展售會場,顧茶顧到天明,真是倍極辛苦。鹿谷鄉農會於七十四年辦理買比賽茶送轎車之摸彩活動,使得茶展熱風狂飆一時,沒幾年工夫比賽茶已是炙手可熱。

 

現在主辦單位還是會絞盡腦汁邀請名人和舉辦摸彩及拍賣…等手法,無非是要吸引人潮來到頒獎典禮暨展售會的會場,會場除了購買的茶商外,許多採購量大的消費者都會直接到現場,採購一年份喝茶與送禮的量,讓中間茶商越來越沒有空間來銷售比賽茶。

 

◎摘錄至《台灣茶百科全書》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357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