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評茶過程
2014/05/15 16:17:54瀏覽644|回應0|推薦0

 

 

評茶整個流程如下:

 

擺設審查盤、審查杯、審查碗、葉底皿、茶樣秤重取樣沖泡(100℃水)(從沖泡第一杯到第三十杯時間不能超過60秒,一般都控制在3540秒間)加蓋,靜置6分鐘(條形包種茶為5分鐘 )開湯(茶湯倒入鑑定杯)6分鐘後審外觀、聞香氣、評滋味及觀葉底級等評定(將茶葉評定為ABCD等級次)紀錄存檔評審後工作人員收拾《入圍者重複審查》(上述流程再一次)公開核對明碼與密碼,公佈得獎名單包裝、貼封條→領茶→頒獎與展售

 

以下就評茶過程中評茶取樣、用水與沖泡溫度及方法應注意進行詳細敘述:

 

1取樣:抽取各批茶葉中,代表性茶樣200公克,供評茶用,需要十分謹慎,由於茶葉具有相當不均勻性,茶葉併堆應充分混合均勻,盡量避免將茶葉抓碎或弄斷影響評審的準確性;稱取3公克茶葉放入鑑定杯,沖入沸騰之開水(約100℃)約150cc,加蓋靜置6分鐘(條形茶為5分鐘)後(每次以30杯為宜不得超過,每次沖水速度從第1杯到第30杯最老不超過48秒),否則會影響沖茶的水溫,有失公平性),將茶湯倒入鑑定杯先觀水色,待6分鐘後(鑑定杯內溫度約4045℃)(茶渣仍留置於鑑定杯中)開始聞葉底之香味,再來嚐茶湯之滋味。

 

2評茶用水:評審時所使用的水質硬、軟、清、濁對茶湯品質水色、香氣、滋味有直接影響準確性。硬水所含礦物質會影響水的pH值,茶湯水色對pH值相當敏感,pH值高於7時,茶黃素易行氧化作用,使水色帶黑,降低滋味的鮮爽度。pH值降至5左右時對紅茶水色影響尚小,但愈酸則由紅色轉為紅黃色。將碳酸鹽水利用離子交換樹脂軟化,使鈣鎂離子被鈉離子取代,則水的pH值高於8呈鹼性水,因而茶湯水色帶黑。一般評茶用水為要求一致,以用蒸餾水或去離子水為宜,如用泉水以十度以下的軟水為佳。

 

3泡茶溫度:泡茶用溫度以達到沸滾起泡的程度約100℃,沖泡使茶葉的香、甘、苦、澀充份表現準確判別品質的優劣。如沸滾過久,則效果不良。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357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