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化危機為轉機的高手~李勝治
2014/05/11 20:28:56瀏覽1521|回應0|推薦0

       茶葉行是一項非常傳統的產業,不過李勝治最常說的信念,就是「只有夕陽企業,沒有夕陽產業」。他認為,再傳統的行業、產業,如果能專心作好自己的品牌,跑在最前面,就能免於被淘汰的命運。在不景氣的時代,只能努力做事開創新局,每一年都是好景氣。

 

天福集團總裁李瑞河是李家第七代,兩人也都出生於名間鄉,他是李勝治的堂兄,民國24年次出生,大李勝治10歲,非常照顧李勝治。後來我們思考到,世世代代都在山上種茶非常辛苦,決定賣掉山上的茶園,改行作生意,從此開啟他們的賣茶事業。

 

李勝治伯父家賣掉茶園後,他的堂兄李瑞河就跟著伯父於民國42年,舉家遷往南部,後來等我更大一點,我才跟著南下。

 

一開始,生意就從「行動茶行」作起,因為沒有能力租店面,只能背著茶具、踩著一部腳踏車,車後座載一個裝滿茶葉的鉛桶,就靠著它,穿梭大街小巷兜售茶葉,收入十分微薄且不穩定。尤其當時台灣的經濟環境不好,在台灣所說的人生七要件「柴米油鹽醬醋茶」裡, 茶葉排序最後面,這就說出了茶葉在當時是一種生活必要性極低的奢侈品,一般人有錢當然先買能填飽肚子的食物,因此當時喝茶風氣極為低迷。

 

隨著大家生活逐步好轉,台灣人終於有了品茗的經濟能力與「餘暇」,加上李勝治伯父、堂兄們努力不懈的打拚精神,茶葉經營的規模也漸漸壯大,賣茶交通工作不僅從腳踏車騎成摩托車,甚至後來也有了店鋪,開啟了我們李氏賣茶傳奇。

 

後來天仁茗茶一家一家開下去,也至海外開店,成為跨國連鎖事業版圖,加上後來又開喫茶趣,並創設陸羽茶藝中心、財團法人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致力發揚茶藝文化,以及後來又到大陸創設天福集團,終發展成了全球最具規模的自產自供自銷茶葉集團,也算是把當年祖先留傳下來的茶園事業,繼續壯大擴展。

 

觀念、行動改變 命運就會改變

 

李勝治認為,「觀念、行動改變,命運就會改變。」當年天仁證券虧損30億元,責任雖不在他,但卻差點拖垮天仁茶葉的經營。李勝治用此信念,扛下這個大難,當時他向員工保證不積欠任何薪資,他向協力廠商擔保,該付的帳負責到底。取得員工的信任正常工作,獲得協力廠商的信賴正常供貨後,終於逐步讓天仁集團度過史上最嚴重的危機。

 

對天仁茶葉這家企業來講,現在的成功,也是植基於過去在教訓中學會成長,天仁修改公司章程,明定公司資金不得貸予他人,包括董事長在內,確保公司資金動向。李勝治說,很多企業被掏空,都是因為會計不健全造成,資金挪來挪去,挖東牆補西牆造成,沒有一家企業,禁得起再發生這種教訓。

 

從老祖宗以來,茶葉就是長同一個樣子,泡茶的型態也大同小異。李勝治既然決心要從事此業,就必須想辦法在老行業中找出新價值。因此,天仁後來陸續創設複合式餐廳「喫茶趣」、CHA FOR TEAMi doriTea等,引領茶商品的新革命與開創新的商業模式。

 

為了找出茶葉的新價值,除了透過開設新型態通路之外,天仁開始強化「異業結盟,借力使力」,讓茶葉事業有了新的驅動力。李勝治不僅找義美、禮坊、金格等合作,推出茶食、茶月餅等系列產品,也跟統一超商合作推出茶餐點,更把商標授權給可口可樂主攻茶飲料商機,讓茶葉商品更多元化國際化。

 

李勝治在茶葉中找出新價值的策略,必須透過服務的過程中加值。因為他深信,服務業是人的事業,既然是人的事業,就要靠人才來運作。尤其連鎖服務業的競爭決戰點,到最後不是看商品、門市數量,而是人才戰。以天仁集團各品牌未來2年在海內外門市數量目標合計上看150家,天福茗茶未來在大陸門市目標挑戰3,000家,這幾年必須積極培育人才。為此,天仁、天福除了持續積極培養店長人才之外,更在大陸買了100公頃土地,要成立全球第一所茶學院,成為全球第一所專門培養與茶葉、茶藝相關專業人才的學府,該學府未來也將與國際市場接軌,供未來天仁、天福集團進軍全球市場的最大人才庫。

 

天仁不僅從單店作縱向服務價值的深耕提升,更從橫向透過連鎖加盟的系統管理,擴張全國版圖。對連鎖業來講,李勝治認為,除了店員外,店長是各連鎖門市非常重要的支柱,甚至可以說,一家店的經營好壞,店長具有絕對的關鍵影響力。因此,他要求所有的門市店長,必須非常注重傾聽四種聲音-「顧客的聲音」、「夥伴的聲音」、「組織的聲音」及「自己的聲音」。因為從這些聲音中,可以發現門市經營的問題與契機,找出問題點與新契機後,要想辦法學會正向思考有效溝通,學會用團隊解決問題。

 

企業能否成功 要靠企業文化

 

李勝治深信,一個企業的成功,不能只靠硬體建設、門市數量,最重要的要有文化。天仁在國內的餐飲系統走向多品牌策略,不管品牌走向如何,賣茶必須和文化結合,才能維持長久。

 

因此,天仁不僅在門市有免費奉茶服務,透過這種主動出擊的體驗式行銷,增加與消費者的互動,強化品牌形象,更相繼創設陸羽茶藝中心、財團法人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肩負起推廣茶文化的使命。這20多年來,陸羽茶藝中心不只在台北,在北京、上海、成都、廣州都有據點,也舉辦國際交流活動,累計培養出近3萬位對茶藝有興趣的學員,而天仁茶藝文化基金會則舉辦各種茶藝活動與研究,也在集團網站架設茶知識區,連結國內各大學院校與研究所所有有關茶的論文與研究報告,這些成員或網友,未來都是茶的忠誠顧客與推廣茶文化的種子部隊,由此可見,經營文化來結合經營商品,其實有著內外合一的經營精髓。

 

李勝治在200547日接下第21屆台灣區製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職務, 20076月又將升任天福集團副總裁,主導大陸天福集團採購事宜,並輔佐總裁李瑞河,為天仁、天福集團開創更大的事業版圖。

 

李勝治認為,可口可樂靠可樂、星巴克靠咖啡打遍天下,台灣的烏龍茶種茶和製茶技術技冠國際,他期許透過新概念的茶館和茶餐廳,及連鎖加盟系統化的經營管理,未來可以把天仁、天福打入國際市場,成為「東方的星巴克」。

 

摘錄至《台灣茶百科全書》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253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