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凍頂烏龍茶比賽茶的把關者~何信鳳
2014/05/10 12:38:03瀏覽1303|回應0|推薦0

左何信鳳

       從民國54年進入「魚池茶業改良場」到民國88年退休,何信鳳場長評茶已經有30多年的時間。何信鳳場長不僅見證了魚池紅茶的興盛歲月,也看著紅茶產業慢慢凋零。同時也見證了鹿谷鄉農會所舉辦凍頂烏龍茶比賽茶的成長歷程。

  謙遜的何信鳳場長,娓娓道來紅茶的點滴,對於自己對魚池紅茶的貢獻,卻一點也不居功。已經高齡七十多歲的何信鳳,人生的精華歲月全都奉獻給「魚池茶改場」,也奉獻給他最深愛的紅茶與凍頂烏龍茶。

        如今台灣流行的泡沫紅茶,很多人只知道好像從台中開始流行起,卻不知道當初冰的泡沫紅茶,其實是來自於「魚池茶改場」與埔里「東邦公司」為了推展紅茶,嘗試發明而誕生的。「大約是在民國66年的時候,那時候紅茶已經慢慢走下坡,而且因為年輕人也不太喝熱的紅茶,我們就思考,怎麼樣可以把紅茶推廣出去,於是我們想到了冰的紅茶,後來在台中大受歡迎,慢慢風靡到全省各地。」

       「一口茶知春秋」這樣的形容可是一點都不為過,能夠培養出這樣一張叼嘴,靠的不是天生的味覺敏銳,而是長年的經驗與科學儀器的輔助。茶改場為了做茶農製茶的後盾,利用科學的實驗,在精密的儀器中每次控制一個變項,像是日照、水分,來觀察不同的變項對於茶葉味道的影響,而信鳳場長就帶領著茶改場的工作人員,熟記不同變項下茶的味道,時間日積月累下,只要一口茶湯,幾乎就可以斷定出茶葉到底是那個環節需要加強。

  何信鳳場長說,品茶跟評茶是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情,品茶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去喝茶,評茶卻是一項需要認真投入的工作。當過無數次茶葉比賽評審的何信鳳場長,最高紀錄一天之內評過兩百到三百多種茶。他說一天之內也不能評太多,不然到後來味覺都麻木了。

凍頂烏龍茶比賽茶的把關者

         全世界最大的茶葉比賽場是由鹿谷鄉農會所舉辦的凍頂烏龍茶比賽茶,其全名是「×年(單位)春(冬)季高級凍頂烏龍茶展售會」,展售會的主要目的是藉著茶賽,提昇茶農製茶及焙茶技術,提供品質優越的產品,爭取顧客開闢廣大的市場。

       鹿谷鄉農會凍頂烏龍茶比賽茶的評審剛開始由於參加的茶樣還不多,所以從初審到結束都是由茶業改良場的專家來擔任,民國65年春茶展到74年冬茶展是由茶業改良場吳場長振鐸擔任主審,民國75年春茶展到88年春茶展這段期間是由茶改場魚池分場何場長信鳳擔任主審。直到民國88年退休後,才由現任茶改場魚池分場郭場長寬福擔任,從91年冬季比賽茶起,複審委員由『農委會茶業改良場』凍頂工作站郭主任寬福、魚池分場林課長金池、魚池分場前分場長何信鳳共同擔任;直到98年因體力已經無法負荷才停止參與評審。

        何信鳳參與鹿谷鄉農會凍頂烏龍茶比賽茶算一算超過20年,鹿谷鄉農會凍頂烏龍茶比賽茶最關鍵、精彩的時間都是何信鳳來把關,也因為敏銳的味覺、嗅覺才能讓鹿谷鄉農會凍頂烏龍茶比賽精確分級,讓每次比賽茶的品質始終如一;也因為如此,才能讓鹿谷鄉農會凍頂烏龍茶比賽從參賽者只有12仟點到民國97年的5284點世界最大比賽場,參賽點數最多的世界紀錄。

        何信鳳雖然不在參與鹿谷鄉農會凍頂烏龍茶比賽茶,但還是心繫鹿谷鄉農會凍頂烏龍茶比賽茶,為此還應社團之邀撰文寫道:「…鹿谷鄉農會之比賽茶可以說在所有茶農均寄以厚望,所以消費者均給予高度肯定之下戰戰兢兢,一步一腳印一路走來始終如一,它是金字招牌的商品,也是一種藝術品,更是代表凍頂烏龍茶的品質及經濟指標,我們期望它在茶的世界裡是一流水準的品質及展售會場,這就需要消費者多一些包容,農民及農會多一些用心,把展售比賽會辦得更具文化氣質,鹿谷鄉更具茶鄉之風範。」

◎台灣茶訊編撰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216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