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世界茶王~李瑞河
2014/05/11 20:24:29瀏覽909|回應0|推薦0

世界茶王~李瑞河

 

總裁 茶葉心…參訪天福集團實記與天福集團總裁 李瑞河對談

 

緣起:

時間回到96年底本人發表了一篇《台灣茶業的藍海策略》(台灣茶業政策白皮書),當時獲得紅螞蟻出版社的重視將此篇文章編入本人所編著《喝茶、找茶、玩茶》一書中,當時回應相當熱烈,但在各茶業社團並沒有獲得共鳴,於是本人於970624日以催生國家職業『評茶師技術士證照』檢定制度與對台灣茶產業的建言事宜為主旨並附上為什麼要催生評茶師技術士證照?與台灣茶產業的藍海策略兩篇文章,行文給農委會、勞委會與國內四十多個茶業團體。此次經由天福集團副總裁李勝治先生將文章拿給總裁李瑞河先生觀看,李總裁看後覺得此篇文章與其主張相當接近,因此請李副總裁勝治先生邀約筆者七月份至大陸一訪,但七月中旬筆者正好帶國內茶產業對高級評茶員有興趣者至杭州上課,行程排不出來,經過雙方磋商後決定9781日前往天福集團總部漳浦盤陀參訪。

 

對李副總裁勝治先生的印象是曾經在2005923日在楊梅鎮茶業改良場總場舉行的吳振鐸先生逝世5週年紀念時交換過名片,而總裁李瑞河先生也僅僅於200612月份於南投縣松嶺鬥茶協會李濬騰先生接任會長時見過一次面,對他們的瞭解都是來自於報章雜誌上;所以在出發前特地請公司小姐買了一本2002年天下文化所出版《回甘人生味》茶王李瑞河傳奇,並將中時電子報所專訪李副總裁勝治先生的十六篇文章詳細拜讀,對總裁瑞河先生精采的生命故事與經營智慧,以及他從一無所有到再創事業巔峰的心路歷程及副總裁勝治先生的危機處理能力有所瞭解,更對李總裁的座右銘“成功的榮耀全體共享、失敗的責任我肩獨擔”深感佩服。

 

◎八月一日小三通初體驗

早上七點由台中清泉崗機場出發,約八點到達金門尚義機場,出關才八點多,由於是第一次利用小三通前往大陸原本還有點擔心,還好是搭乘立榮一條龍的方式,有遊覽車送到碼頭搭乘九點半的船,抵達廈門新碼頭約是早上十點半左右,出碼頭後,就已見到副總裁勝治先生及其司機在立榮櫃台等待,相互問候後就搭上專車前往廈汕(漳詔)高速公路天福服務區「唐山過台灣」石雕園。

 

抵達廈汕(漳詔)高速公路天福服務區「唐山過台灣」石雕園才十二點半,用完午膳,及住進天福集團所安排的自家別墅休息。

 

PM0400參觀廈汕(漳詔)高速公路天福服務區「唐山過台灣」石雕園

 

》從一片荒蕪到風景如化的「唐山過台灣」石雕園

 

李副總裁勝治先生說到,此處原本是一片石頭山,當初在購買此地時,許多股東來到此地參觀,看到此處滿山都是石頭,都說怎麼建設阿!總裁瑞河先生克服萬難,並在當地政府的協助下於2000519日破土奠基,經過巧思與不計成本,在依山而建、化腐朽為神奇下,經過兩年多的建設,終於在20021127日邀請當時的全國政協副主席張克輝先生、台灣知名人士林洋港先生以及中央、省、市、縣有關方面負責人,來自台北、台中、台南的企業家、書畫家和來自美國、加拿大的股東代表等上百名外賓歡聚一堂,共同慶祝石雕園的開幕。

 

李副總裁勝治先生說:“唐山過台灣”石雕園讓遊客在欣賞石雕藝術的同時,以石雕這種感性、直接的載體來講述許多台灣人共同的故事,希望能夠給兩岸的炎黃子孫對兩岸同根同源的歷史與和統共榮的未來有更形象的認識。

 

石雕園主題部分有四個區,分別為:

一、唐山過台灣,篳路闢新天;

二、百年傳薪火,數代繫茶緣;

三、花甲再創業,芳草報故園;

四、豪情驚陸聖,茗譜大同篇。

 

 

石雕以花崗岩為主要材料,採用圓雕、浮雕、刻線雕、仿真雕塑等多種手法,分別座落在6個山頭,結合當地自然山勢,形成不同的藝術效果,形成完整的故事,既有藝術的觀賞性,又有深刻的思想內涵,規模巨大,氣勢宏偉,雅俗共賞,令人流連忘返。在無形中將台灣的民俗文化音樂歌謠帶入整個園區中,也讓大陸民眾瞭解雖然兩岸隔著黑水溝,但台灣民俗文化並不是那麼遙不可及,畢竟許多還是傳承於福建,只是台灣將部分文化創造出富台灣味的特色罷了!

 

在廈汕高速公路上,來往的車輛離天福服務區5公里路開外的地方,乘客遠遠就能看到石雕園標誌性的石雕——拓荒。這尊石雕屹立在石雕園的起點處,高18米,重600多噸,18層,由390多塊漳浦花崗岩雕塑拼裝組成,底座是20米直徑的園台。他腰間掛著鐮刀,雙手奮力揮起洋鎬,展示著開拓奮鬥的堅定意志和克服困難的大無畏英雄氣概。石雕園內水榭亭台,在山路旁還樹立長安型四角石雕燈籠、春日型六角石雕燈籠各100座,石籠內白天播放優美的閩台歌曲(不同區域播放不同類型歌曲),夜晚放射出柔和的燈光。在石雕群中流連忘返,細細品味其深刻的思想內涵,尤如讀一篇一氣呵成的絕妙文章,看一幅巧奪天工的精美畫卷。

 

此次天福集團所安排的導覽解說員是從開幕到現在已有六年解說經驗的潘小姐,在她鉅細靡遺的導覽解說下,讓我對天福服務區有深入的瞭解,在導覽過程中李副總裁勝治先生還不時發問問題,甚至於抽唱台灣民俗歌謠都能一一吟唱;在李副總裁勝治先生抽問下,除了一個套牛嘴巴的罩子用閩南語回答不出來外,其餘問題潘小姐都能回答詳實。在導覽過程中有一個小動作讓我看到相當敬佩的是,潘解說員看到一個煙蒂就隨手撿起來丟到垃圾桶,這證明了天福的企業文化教育相當成功。

 

天福服務區是目前全國最具特色的集旅遊服務、觀光休閒為一體的大型服務區,是世界上最大的石雕主題公園之一。園內還有閩台民俗館、丹岩等景區、問天石等天然與人文景觀,風景宜人,加上天福集團的服務精神,天福“唐山過台灣”石雕園已成為福建省繼武夷山、鼓浪嶼之後的重要旅遊景點!

 

PM0700於天福服務區享用台灣小吃

 

為了驗證天福服務區所製作的台灣小吃到不到地,晚餐我們特別到服務區點了台灣的一些小吃如蚵仔煎、碗糕、貢丸湯、台灣香腸、魯肉飯來享用,接待的何小姐端來我們所點的台灣小吃,光從外表看已有幾分熟悉的感覺,再經過仔細品嚐後,從口感到質感李副總裁勝治先生給了八十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到達服務區時接待的何小姐引導我們進入服務區內部,在上階梯時我又看到在石雕園所見的場景,接待的何小姐看到階梯上有一小節煙蒂,一樣的馬上撿起來丟進垃圾筒,雖然這只是一個不經意的小小動作,卻也見證了天福在培訓員工的成功與員工對天福集團的向心力了!

 

◎八月二日參觀天福總部

 

AM0800用早餐後,驅車前往天福漳浦總部。

 

路途中李副總裁勝治先生再度介紹整個天福漳浦總部草創從優山茶廠、人蔘烏龍茶熱賣的盛況、到現址探勘、建設至今日天福現有規模的點點低低與心路歷程。

 

AM0920茶具工廠

車子抵達茶具工廠時,前來迎接的是總裁的特助與茶具工廠廠長夫人,廠長夫人一一帶領李副總裁勝治先生與筆者到每個部門參觀與解說,在製作杯子與茶壺的部門時,廠長夫人詳細解說整個製作的流程,並邀李副總裁勝治先生與筆者親自下去壓製了一個杯子與灌了一把壺,並囑咐工作人員特別刻上李副總裁勝治先生與筆者的姓名以茲紀念。

 

 

AM1010與李總裁瑞河先生相見歡

     李總裁瑞河先生說明了此次邀筆者前來參訪的緣由與閒話家常。

 

AM1100參觀品評室、製茶廠與茶葉包裝廠及茶食工廠

    走進品評室印入眼簾的是一整排的鐵觀音茶樣擺在茶樣盤上約有三、四十個,評茶員約有七八個,大家都非常忙錄,由於我們的進入造成一點點的騷動,不過一下子就各司其職;經李董事長世傳先生解說才瞭解到鐵觀音在大陸現在正夯,越是高檔高品質(價格在5000元以上)的鐵觀音茶越是供不應求。

 

    走進製茶工廠所見到的是整齊化一的製茶設備擺放在各流程上,筆者一眼即可看出這整個製茶流程絕對符合HACCP的規範。最令人汗顔的是,從室內萎凋開始到殺菁、揉捻、解塊、布團揉…等青茶類製程,在這種大熱天下,每位師傅都還是戴著口罩,在台灣製茶廠常見叼根煙、嚼檳榔的場景,在這裡絕對看不見。

 

    不止是製茶廠的所有師傅都戴口罩,就連包裝茶葉的工作人員也一樣戴著口罩,而茶食工廠的要求更嚴格,進入工廠前都要先消毒、穿上防護衣,戴上口罩才能進入茶食生產線。

 

PM1200與天福李總裁瑞河先生及一級主管共進午餐

 

     用餐前先介紹了天福集團的重要幹部,天福茶學院的劉校長勤晉先生、阮副校長逸明先生(身兼天福茶博院院長)、特別助理辦公室主任沈富靖主任與文宣室嚴主任利人。

    用餐間一一介紹每位主管的職權與天福未來的發展方向其使命。

    

PM1530參觀天福茶職業技術學院(天福茶學院)

 

由劉校長勤晉先生與阮副校長逸明先生親自接待與解說天福茶學院的建校過程及招生狀況。

 

他們一致強調天福茶學院標榜的是:茶業“黃埔軍校”面向全國、海外招生的精神。天福茶學院由天福集團投資2億人民幣興建完成。

●天福茶學院擁有六個第一。

1。全球第一所茶葉專業院校,起步良好。

2。一年能實現全國統一招生,皆因辦學特色鮮明。

3。首家實現招收海外學生的民辦高職院校。

4。教育部對台招生,全國民辦高校唯一試點單位。

5。僅辦校一年就取得各種職業技能鑒定資格。

6。第一個在茶葉院校成立基金會的專業院校。

 

天福茶學院的專業特色:學院是全球第一所茶業專業高等院校。根據茶產業發展的需求,目前開設五個專業:茶葉生產加工技術、食品加工技術、茶文化、市場開發與營銷、旅遊管理。這些專業辦在企業的“興奮點”和職業崗位的“緊缺口”上。
      

天福茶學院師資特色:學院由著名茶學家、博士生導師劉勤晉教授任首屆校長,名譽校長為中國工程院院士、著名茶學家、中國農科院茶葉研究所前所長陳宗懋教授。學院實施“雙師型”教學模式,已聘請海內外著名高校的教授、講師以及高級技師前來任教。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劉祖生教授、安徽農大王鎮恒教授、廈門大學博士生導師鄭學檬教授、湖南農大博士生導師施兆鵬教授、福建農大詹梓金教授等擔任校務委員。

 

天福茶學院辦學特色:學院教學、實驗設施齊備,圖書館總建設面積達6,000平方米。7萬平方米的校開工廠區、天福茶博物院、“唐山過台灣”石雕園景區、“天福茗茶”在全國各地超過800多家直營連鎖店,均為良好的實習基地。

 

PM1600參觀天福茶博物院

 

天福茶博物院位於漳浦盤陀茶文化鎮(324國道旁)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茶博物院,總占地80畝,是一個集學術研究、文化傳承、教育娛樂為一體的茶文化大觀園。天福茶博物院於20034月份通過國家4A旅遊景點的驗收。內設五大館及八大景點。

 

茶博院內設有五大館及八大景點,【主展館】其展覽內容為:

中華3000多年的茶文化。
    
天仁集團、天福集團的發展歷程。
    
瞭解少數民族及世界各國的飲茶風情。

 

一樓展示茶葉科技,茶葉發現及利用演變;中國歷代(唐、宋、元、明、清)茶事、中國茶葉生產現況、茶園景觀、各種茶類製造方法及樣品展示、民族飲茶風情,附設特展室,可定期舉辦特展活動。

 

二樓展示世界茶情、世界各國(日本、韓國、東南亞、西亞、非洲及歐美)茶文化,現代茶藝及茶具展示,茶與詩,茶與書畫,茶與健康及茶葉多元化利用等單元。

 

此行正好遇到李副總裁勝治先生台北來的扶輪社朋友,一起參觀【韓國茶禮館】及【中國茶道教室】欣賞茶藝表演。

 

●院區景點參觀建議行程:茗風石刻宋橋明湖武人茶苑唐山蘭亭曲水天宮賜壺等。

 

PM1900再與李總裁瑞河先生共進晚餐

 

》》成功後心還緊繫台灣茶葉

用餐中天福總裁李瑞河先生一再強調:台灣茶葉的出路何在?天福總裁李瑞河先生認為在中國大陸(與本人在台灣茶產業的藍海策略論述相同)。今年4月,天福總裁李瑞河先生通過國內外媒體呼籲台灣10萬茶農登陸發展。他表示,如果台灣10萬茶農登陸賣茶,只要10%銷台灣茶,90%銷大陸茶,台茶就能被帶動起來,就有了出路。讓台灣茶、大陸茶相融合,優勢互補,就能共同分享全球茶葉市場的大餅。他說,福建安溪一個縣,就有10萬茶農到大陸各地闖市場,以西藏拉薩市為例,拉薩市共有6家茶莊,其中5家就是安溪人開的。台灣茶農茶商應該有安溪人闖市場的拼勁,大膽到大陸賣茶。

 

目前,優質鐵觀音在大陸供不應求,台茶很有賣點。天福總裁李瑞河先生曾在與台灣區製茶工業公會、台灣區茶輸出業同業公會、台北市茶商業同業公會22位代表人士座談時,李總裁瑞河鼓勵大家登陸發展。台灣茶業界同仁對天福在大陸的迅速成長十分羡慕、欽佩,對大陸的市場也非常嚮往,但不少人提出有兩個疑慮:一怕與天福形成競爭,二怕人生地不熟。李先生表示,沒關係,天福不擔心別人去搶市場,因為市場實在太大,多些台商來賺也賺不完。

 

總裁李瑞河先生強調:2003年大陸茶業產值300億元,天福僅占1個百分點;2007年大陸茶業產值達500億元,天福占近3個百分點;10年後大陸茶業產值至少擴大1倍,天福再怎麽努力,翻上兩番,最多只占6個百分點。希望我們一起打拼,讓台灣茶商經營額占大陸茶業市場的份額10%以上。至於對大陸市場不熟悉,可以到天福茶學院來學習,茶學院已獲得招收台灣學生的資格,學三年、一年、半年都行。有人問,能不能辦短訓班?比如一期一個星期,我可以多派幾批人去。李先生回答:可以。兩岸間交通越來越便捷,政策越來越開放,你們到大陸考察、學習、經商,肯定受歡迎。他的話搏得同行們的熱烈掌聲。

 

這些想法與筆者在《台灣茶業的藍海策略》(台灣茶業政策白皮書)的預估海保守一些,筆者在文章中預測大陸在未來五年會成為茶葉消費大國,大陸內需茶葉量將超過大陸的總生產量,成為茶葉輸入國,其缺口約1020萬頓,筆者另外預估台灣高山茶的產量未來有一半可能都要銷往中國大陸。

 

 

八月三日參觀天福廈門文化店

AM0830  心繫台灣茶葉

    原本預定早上八點半從漳埔天福總部前往廈門,臨行前李副總裁致電李總裁說明要出發了,李副總裁將電話那拿給筆者,結果這麼一講李總裁又說了半小時,李總裁再三囑咐多多替他宣傳他的理念與想法,畢竟中國大陸的市場太大了,就算有十個天福這樣規模的茶企業,還是無法佔據整個大陸茶產業市場。就算我與我兒子再怎麼努力,要佔有整個6%市場,就是現在的規模翻兩番還是不夠,希望有更多的台灣茶商茶農一起來來大陸賺茶葉的錢賣台灣茶,那他的心情會比較輕鬆一些。

 

    筆者一直在思考,依天福集團現有規模與資產,足夠讓李總裁瑞河先生子孫三代吃穿不用愁,而且李總裁瑞河先生已經76歲了,他這樣努力是為了什麼?從58歲歸零重新創業,歷經18年艱辛奮鬥到擁有天福現有的規模,不外是不服輸與社會責任及牽掛台灣茶葉的心,驅使李總裁瑞河先生繼續前進,再創高峰。

 

AM1130 抵達廈門文化店

 

    天福廈門文化店是天福集團在廈門的重點示範店,整個店面裝潢的古色古香,一進門就可以見到挑高的裝茶的鐵筒108個,所構成的壯觀裝飾櫃,在下面正中央可看到李總裁瑞河與各國元首及大陸高幹合影照片;一樓店內除了展售了天福集團的所有茶食、茶具、茶葉外,在入門的右手邊還佈置了一水榭樓台,還佈置有小橋流水;在二樓除了展售普洱茶外,還展示了天福李總裁瑞河先生在台灣奮鬥過程的老照片與心路歷程及兩間茶藝教室來教授茶藝文化。

 

總結:

臨走之前在車上李副總裁勝治先生問我這三天的參訪有何感想與心得?筆者回答:天福集團已是一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企業體,就連著名的國際企業雀巢與立頓都無此規模能跨飲料、茶食、茶具、茶葉、茶學院、茶博物院、休閒觀光…於一身。

 

誰說中國只有名茶,沒有名牌的茶?天福集團目前在中國大陸各大、中城市開設800多家“天福茗茶”直營連鎖店,在福建、四川、浙江等省建有7家茶葉及茶食品工廠、2家茶博物院,2個高速公路服務區、1個“唐山過台灣”石雕園,擁有全球第一所茶專業高校——天福茶學院。“天福”更獲選為“中國馳名商標”,是大陸全國獲此殊榮的第一家茶業企業。天福集團集茶業生產、加工、銷售、科研、文化、教育、旅遊為一體,是當前世界最大的茶業綜合企業。

 

李瑞河是傳統的台灣茶農子弟,1953年跟父親在高雄岡山開辦銘峰茶行。1961年獨自創業,在台南創建第一家天仁茗茶。1975年天仁茶業改制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將茶葉連鎖店導入制度化的經營與管理。

 

經過幾十年的奮鬥,李瑞河成為17家天仁關係企業的董事長,企業資產一度達新台幣40億元。

 

李瑞河曾經以為天仁就此茗香全球,可以風風光光走下去,沒想到1990年一場金融危機,讓天仁證券因此大虧30億元,重挫李瑞河的事業,人生也差一點走到終點。

 

1993年,58歲、年近花甲的李瑞河,從谷底爬起,回到祖籍地福建漳州再創業。又一次從零開始,篳路藍縷中創立天福集團,靠著一股有志者事竟成的毅力逐步攀上事業的巔峰。

 

天福更引進台灣天仁茗茶的上市經驗,2011926日在香港上市;天福集團目前開設1300多家直營店,年營業額18億人民幣以上,預計每年以150家的開店速度展店(平均2天開一家),將造成另一個難以超越的門檻,天福集團已經創造不可超越的高峰。

 

◎摘錄至《台灣茶百科全書》

( 知識學習其他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ea520&aid=13253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