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23/11/30 02:10:06瀏覽84|回應0|推薦0 | |
柯總裁第一份工作就在勤業眾信,二十六年來任職審計、顧問部門,也曾擔任策略長、科技創新長,參與主導相關策略、數位轉型等公共事務。台灣上市櫃企業,大約有37%委由勤業眾信簽證。今晚柯總裁以「無菜單料理」模式,分享四個關鍵議題:供應鏈戰略新思維、企業人才發展、數位轉型趨勢、永續淨零碳排趨勢。
【供應鏈戰略新思維】
COVID疫情
自從疫情以來,供應鏈的「供應面」已經面對了多次的生產據點因著疫情封城隔離等管制而引發的停擺,隨著Omicron新冠變種在全世界的爆發,近期在上海華中地區的電子供應鏈再次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物流面」則因港口物流人力缺乏,全球物流貨櫃配置不平衡,造成運費飆漲及港口貨物堆積雍塞,進一步衝擊全球化的長鏈貿易。「需求面」的部分也因著各國的解封,實體商品需求快速反彈。如何因應在這三面的不確定性及供需失衡的斷鏈,已成為供應鏈管理的主要挑戰。
地緣政策
除了供需所牽動的供應鏈挑戰,大國的政治競合,尤其中美兩經濟體的相互抗衡及關稅壁壘,引發「在地製造、逆全球化」現象。近期的俄烏戰爭,更進一步推升天然氣能源、礦物、糧食等供應鏈危機,更考驗企業供應鏈的韌性及應變能力。
ESG永續發展
碳排放淨零的驅動下,領導廠商陸續提出ESG永續發展綠能指標,牽動全球錯綜複雜的供應鏈;在相關碳排進程的永續指標下,供應鏈中所有的廠商都必須面對目標值的挑戰。社會相關的勞工及人權議題,如新疆棉及童工、工作權益平權等議題,也持續的推動全球的供應鏈邁向永續,所有供應鏈都需正視ESG永續發展。
企業如何面對供應鏈挑戰
柯總裁提出了三個面向來面對供應鏈的挑戰:敏捷Agility、韌性Resilience、效率Efficiency,提出四個具體應對:
【企業人才發展新思維】
台灣已經正式進入了「生不如死」的人口結構,每年的出生率低於死亡率。隨著台商回流、外商擴大投資台灣及本土廠商投資升級,企業組織對人才的競爭與日俱增,但進入職場的人口供應卻越來越少。柯總裁職涯中看過很多企業的樓起樓塌,最後總結的關鍵還是人,企業組織中的人才一定是最重要的資本,柯總裁更提出了「人才飛輪」的獨到見解。
柯總裁更開出了大型會計師事務所提高薪酬的第一槍,提供「具有競爭力的薪酬待遇」,雖然加薪不是唯一的解法,但是在新世代YOLO ( You Only Live Once),相較於X、Y世代較能接受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Z世代的青年更活在當下,基本的薪酬可以吸引及引進相對優質的人才。
勤業眾信也提供「多元彈性工作模式」,全球疫情衝擊下的新常態,WFH (Work From Home)在家工作,同仁每月有一定的天數可以彈性進行,且增加有薪假。柯總裁分享了生日假及年度的有薪假,在國外的研究當中, 80%的正向反應,雖然增加了成本但也提升組織向心力,且生產力沒有顯著下降。「彈性的服裝政策」則制定於每週五或假期前,若沒有需要正裝拜訪的需要下,同仁可以穿便服來事務所工作,也讓職場的氛圍更舒適完善。
柯總裁曾任集團的科技創新長,「借重科技降低人力需求」也是總裁在人才飛輪中重要的一環,如何應用善用科技,來改善較低層次機械化的人力需求,總裁分享到原來承接新客戶時必須針對相關企業及負責人進行詳盡的資訊、信用等查核驗證,往常可能一家公司就需要安排一位同仁大約一個禮拜的工作量。在導入RPA (Robotic Process Automation機器人流程自動化)之後,原來一週的工作可以在兩分鐘內,自動從十七個網站抓取下來,並且自動彙整成一份完整的資料文件,後續或許加入更多的AI人工智慧的判讀,可以更進一步的借重科技降低人力的需求。
「打造人才發展舞台-培養軟實力」柯總裁分享到,進入職場的前十年主要是需要培養專業上的硬實力,但是後十年開始,軟實力就越發的重要,軟實力包含了溝通、表達、人際互動、臨場反應及心理素質、判斷力等。企業組織應該提供舞台,培養年輕世代的各種軟實力,如提供提供國際化人才交流外派的機會,並且在工作場景中以專案培養溝通、執行、領導等軟實力,落實多元人才及培養數位化能帶來新的創新。
【數位轉型趨勢】
柯總裁提到數位科技轉型主要有兩大區動力,「外部大環境驅動轉型」疫情下的封城鎖國等政策下,企業相互溝通所需的數位科技,資安相關議題下企業必須更重視核心資訊系統及關鍵資料的保全,及永續議題下必須採用新的數位科技來管理。「新興數位科技驅動轉型」新的5G通訊、IoT物連網、大數據Big Data、AI人工智慧等新的科技,企業如何落定應用在日常的作業場景。數位轉型絕不是單純的「數位科技的應用」,而是「藉由新興數位科技的轉型整合,拉高整體企業組織的競爭力」。如同從傳統汽柴油車到電動車的轉換,不光是能源系統的不同,而是整體製造邏輯思維的整合提升。近期台灣的純網銀體系,相對於現有的金控集團,都需要正視如何使用新興數位科技為組織的營運模式轉型、產品與服務的轉型、顧客體驗的轉型,規劃推動並且以數位策略來面向未來的投資組合。柯總裁分享到,數位轉型的策略建置應該由小處著手,而更應該有領導人的思維、心態啟動,並且融合組織的規章、策略規劃、組織架構逐步帶動融入。若是固有的心態不改變,僅僅投入一筆預算,往往不能收獲數位轉型大趨勢下的最好成果,而是應該從各種產品服務的場景出發、布局及轉型。
【永續淨零碳排趨勢分享】
柯總裁提到淨零碳排的相關議題,從原本顧客常詢問到是否要進行,從懵懵懂懂不太了解,之前有聽過ESG到近期大家都知道了ESG,知道了但是要怎麼做才是重點。因著氣候變遷所造成的全球自然災害,森林大火、乾旱、颱風、猛爆雨、暴風雪等。對企業ESG永續淨零碳排的相關要求已經從Nice to Have 轉向立法的強制性要求 Must Have。
台灣的立法進程也從「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也在今年提升為「氣候變遷因應法」拍板,確立碳費專款專用等機制。金管會也於今年三月公告了「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響應政府宣示2050淨零碳排目標,將分階段執行全體上市櫃個體公司須完成並接露「碳排查」資訊,並且最遲必須在2029年前完成「碳盤查查證」。國發會也於今年3月30日提出「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後續必然將會根據此路徑進行一連串的規範及立法。
淨零碳排治理方案
柯總裁提出了企也因應淨零碳排趨勢可以執行的四個面向解方Four Based Solution:
企業組織可以從兩個面向來具體因應,「減緩」改變營運方式、設施、思考模式及策略,減少企業組織日常運作中對環境造成的影響。「調適」主動調整企業運行模式組織結構,讓企業運轉從消極的減少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到正面積極的改善環境永續。企業應持續關注ESG相關趨勢掌握永續發展的脈動,並且積極的了解各種合適的解方,啟動淨零碳排的驅動引擎,明確的定立出永續策略及目標,邁向永續的發展。
【心得】
柯總裁精闢的分享無菜單料理,卻有如摘星名廚的全套大餐般的豐富扎實。以人為本的公司治理經營,溶入數位轉型科技工具的賦能管理,以更敏捷、韌性及有效率的方式面對供應鏈及ESG相關的趨勢與挑戰,必然是現今所有企業組織無可躲避的重要議題。而唯有積極學習掌握脈動變化、明確訂立永續發展目標策略、持續推展組織創新轉型,才能開創卓越永續!
【聲明】《企業經營典範》學員心得報告,林財丁教授修改後擇優PO文本社團,尚未經演講者審閱。
|
|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