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蔡裕慶:建構電動商用車生態系(陳譽升)
2023/11/30 01:59:44瀏覽96|回應0|推薦0
全球巴士保有量,目前約為1,700萬輛,每年巴士新車市場規模超過53萬輛,市場價值預計到2028年更可達750億美金,巴士產業成長趨勢將以10%的複合年增長率增長
公車固定行駛路線特性且燃油引擎造成空汙,故各國積極規劃車輛電動化及禁售燃油車之時程,像是挪威及荷蘭就訂定2025年將全面採用電動巴士。C40已擁有高達97個參與城市,承諾在2025年前改用零排放汽車,並期望在2030年前淘汰所有石化燃料車輛之目標。電動巴士之市場將逐漸擴大。
《電池、電能服務》
車王電子透過集團垂直整合供應鏈,從車身、底盤轉動系統、車輛控制軟體系統、電池動力系統到整車控制系統,把關所有關鍵零組件的設計及製造。車上搭載駕駛智能儀表、多功能整合型中控電腦能幫助司機偵測盲區、車道安全控制及電池管理系統,只要哪邊的零件發生問題便會立刻出現在儀表板上,其中最重要的功能還是大數據的預防保養。
電池管理系統到採用標準化電池組智能生產線及測試裝置都嚴格把關,車王電子透過主動式均衡的電池管理技術使電池可在充電,放電,靜止狀態下達到即時均衡,讓電壓保持一致,使電池始終處於均衡狀態,相比傳統的被動式均衡僅在充電狀態時均衡電壓。然而三顆電池在放電時總會有電池消耗得較快,但其他電池還有電量,消耗較快的電池的電壓達到保護值時系統將停止放電,直接導致其他電池的電力餘量無法完全使用必須放掉進而造成損失。
電池走到該退役之時期,車王電子也安排較輕鬆的工作讓老年電池能發揮其最大功用像是作為生活用電緊急電源、工業輔助用電、醫療緊急用電。
《綠色金融》
  • 碳稅(Carbon tax) 各國政府對每噸二氧化碳排放量課稅,期望減少境內企業二氧化碳排放量;未來歐盟將針對進口商品的碳排放量課稅,又稱為碳稅。
  • 碳權(Carbon credit)《京都議定書》使各國及企業被分配一定額度碳排放權利,簡稱碳權,企業或國家若實際排放的二氧化碳低於配發的額度,可以到市場買賣。這也是首次將抽象的環境概念轉為金融商品。
  • 碳交易(Cap and trade) 國家或區域以市場機制設定溫室氣體總排放量上限,政府將二氧化碳排放許可核配給受管制的業者,若一家企業排放量少,可將多的配額賣給需要的企業。
  • 淨零排放(Net zero emission) 人為製造的溫室氣體種類廣泛(包含二氧化碳、假晚、氧化亞氮等­),透過方法達到移除與總產出量抵銷的目標就是淨零排放。移除方式有植樹造林、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等。
  • 探中和(Carbon neutrality) 碳中和是針對全球文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期望透過造林、節能減排等方式互相抵消,與淨零排放不同的是,淨零排放針對的是所有溫室氣體,目標更為廣泛。
  • 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 一項服務或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中,直接與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總排放量。在台灣,有些食品的包裝上會標上碳標籤,來表示碳足跡。
  • 負碳排(Carbon negative) 從大氣中移除的二氧化碳,超過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例如微軟利用購買碳補償及碳移除等方式,希望在2030年實現負碳排放。
非核家園、能源轉型、環境減排等,綠能、低碳經濟、綠色投資等越來越被重視,車王電子藉著其電子車的優勢,能將其配額的碳權透過碳交易換取到不少資金。
《儲能、智能電網》
車王電子建立五能智慧電網,透過太陽能模組創能、太億儲能系統能源管理EMS儲能、車隊智慧用電排成用能、行控戰情管理中心節能、能源管理系統平台智能,五能合一。台灣的用電高峰期大約在下午4點到晚上9點,董事長利用這點,安排電動巴士在白天充電,但不會是每一台都充電,某些車子走的路線、搭載人數等等都會影響耗電,所以每一台巴士充電是有先後順序,透過車隊智慧用電排程,讓更有需要的巴士先行充電。
陽光普照、風強日曬的好日子,台灣可能也會有電力過度供給的問題,電量太多台電也頭疼,此時就能透過電動巴士搭載的電池將過度的部份儲存在巴士的電池內,之後當電力不足時又可以輸出巴士電池內的電力,像個大型的行動電源。日本的電動車比率非常低,這些年也跟車王電子合作,除了綠能之外,儲電也成為良好效益的開始。
《心得》
從大眾運輸、車隊管理到駕駛服務,配合高智能的系統及大數據的預防保養,可以看到車王電子結合大量的控制系統使整個公司更有效率更有效能。小時候搭公車時總會盯著顯示下一站的儀表板,看他告知著下一個目的地,想不到現在公車越來越多功能且越來越安全。偶而聽到機車騎士騎在公車司機的視野盲區內,轉彎時慘遭輾壓不幸事件;只要有多功能整合型中控電腦,或許能將悲劇的發生降至到最小。

【聲明】《企業經營典範》學員心得報告,林財丁教授修改後擇優PO文本社團,尚未經演講者審閱。
( 知識學習商業管理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tdlin42&aid=1801136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