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世貿大廈 1990 舊照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573_1.jpg) 想起孔老夫子說過的: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學,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隨心所欲 ”, 但還沒成就什麼大事業, 未知天命也不想認命, 人生己悄悄地步入了 “六十而耳顺” 的地步, 真是歲月無情啊!!
回憶這六十年一路走來, 前三十年在台灣, 從求學, 服兵役, 就業教書, 結婚成家, 兩個女兒先後來報到, 一氣呵成, 行程好像沒停過, 日子在忙碌中渡過, 以前在大學時代的理想, 隨著現實也漸行淡忘, 不敢奢求, 對自己的將來發展,從來沒有太多的時間去考慮, 本來想從此平平淡淡的過一生,在崗位上做到退休也不錯,但老天往往不從人願,在教書的後兩年, 出現了職場危機, 學校為了長遠發展, 嚴格要求提昇師資, 開始延攬海外學人來任教, 自然對我們這些本土畢業, 又沒高學位的講師造成威脅,在這種情勢逼迫下, 我毅然決定出國留學充電, 重新開啟了我多年出國留學的美國夢. 感謝老婆和親友的鼓勵支持, 尤其是我的岳母大人, 在家幫忙照顧我的妻女, 使我無後顧之憂, 在我人生三十而立的第二年, 身心背負著妻兒的希望與期盼, 加上清華教授們幫忙寫的介紹信, 帶著那筆七拚八湊, 部份向親友借來的學費, 在80年代初,我以高齡加入了留學生的行列, 壓力之大可想知.
在那兩年的留學生涯中, 吃了不少苦頭, 因為在新澤西州靠紐約市這一帶, 學費及生活費實在太貴, 我們四位台灣來的留學生擠在一間狹小只有一臥房的公寓內, 每人各據臥房的一個角落, 席地而睡, 浴室隔著一道牆, 門板就在正中央, 晚上如果要起身上廁所, 得小心別踩到人. 為了節省開支,室內的椅子,書架, 電視, 檯燈, 沙發, 窗簾,彈簧床墊等, 都是別人丟棄不要的,要不然就是晚上街邊撿來的, 經過一番清理又可以重新堪用, 陪我們渡過了苦讀的時光. 還記得有一天,我們發現竟然有人把乒乓球桌板丟在路邊不要了,我們幾個就把它鋸成四片當桌面,到附近商店要了一些裝牛奶的空塑膠箱子,就來當桌腳兼書箱啦,真是太得意的一項成品了,沒花一分錢。不過撿路邊傢俱也要碰運氣, 記得有一天, 我們從二樓陽台望到對街一樓另一間留學生公寓, 只見幾位同學正在街邊, 手舞足蹈,我們以為他們正在練波多黎克的街舞呢,下去一問, 原來他們撿來的床墊裹長滿了跳蚤, 好可怕啊趕快閃人。房東很小氣, 冬天常不願開足暖氣, 害大夥凍得半死, 有幾次洗手間天花板還漏水, 叫了幾天也不來修, 上廁所又不能等, 只好撐把傘來蹲馬桶了, 這種生活奇景是我們來美以前作夢也想像不到的. 而這種路邊揀破爛的習慣,有的同學說畢業後,已經在做事了,走在馬路上還常常不知不覺的,把眼睛盯向路邊的垃圾箱,看有什麼好撿的,真是積習難改呀。
紐約世貿大廈 1981 taipei 留影於 Hudson 河畔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574_1.jpg) 既然來留學就應該去體驗一下打工的滋味, 也順便存一點下學期要上漲的學費,我的打工經驗十分豐富, 中國餐廳由內到外, 洗碗, 打雜, 二廚, waiter, busboy , 外賣都幹過, 也幫忙看過店面賣首飾, 還曾經整夜在學校附近小鎮的Dunkin' Donuts店內做甜甜圈,記得每當清晨客人品嚐到那新鮮剛出爐的甜甜圈, 再配上一杯店內獨特香濃的咖啡, 臉上露出滿足的喜悅, 精神為之一振, 向我說聲再見, 快樂向前行, 我知道他們很滿意今天的早餐, 以後肯定會再來光顧, 我也感到高與。這家店主是台灣來的移民, 生意做的很成功, 非常重視品管, 絕不賣超過十二小時的食物, 全部倒掉, 這也許是美國當地衛生單位嚴格把關的結果, 但看在我們眼裹, 還真是一種浪費, 所以那段期間,室友們就享用了很多不同口味的甜甜圈. 我也曾幫忙小學生打掃過教室和廁所, 清理滿是糞便的馬桶, 這些都難不倒我, 我會捏著鼻子安慰自己, 這一切都是另一種人生經驗, 新的磨鍊, 只是暫時的, 就像台語歌有一條是"吃苦當做吃補", 我是為下一個目標正在努力,所以就不覺得苦了.
在美打工期間遇到了許多新鮮事, 看盡了不少人情冷暖, 也很佩服那些比我們更早期來美的移民, 兢兢業業的在新的國度裏掙扎打天下, 很多都是為了下一代能出人頭地, 過更好的日子而賣命, 記得曾在一家小餐館, 主人夫婦也是從台灣來的移民, 對我們留學生很照顧, 他們每天克苦耐勞, 辛勤地工作, 但只要一提起他那位從 MIT 畢業, 又到加州矽谷找到高薪工作的兒子, 精神就為之一振,很自豪的講個不停,說他兒子如果留在台灣, 了不起是進個台大, 但來美後他能夠進入世界有名的麻省理工學院,他們夫婦得意得不得了, 覺得每天的辛苦也是值得的, 每次我都很敬佩他們, 同時也在心中期盼, 希望有朝一日, 我們家的女兒也能讓他老爸感到風光. 有一次大夥正在那家餐館忙進忙出, 招呼客人, 一片排骨放在大烤箱因太久過熱, 竟然燒起來了, 主人拿滅火器來噴, 心一急忘了內部是高溫, 就伸手進烤箱拿排骨, 結果火是被撲滅, 手也被燙傷了, 還好不很嚴重, 後來聽說主人把那家餐館關掉了. 可能是實在太累了. 在中餐廳廚房做多了, 更使我對少數中國餐廳的衛生條件不敢領教, 我就親眼看到有一位大廚, 因為客人點的油麵材料不夠, 竟然伸手到垃圾筒內, 把前一位客人吃剩的油麵再撈起來充數, 如果那位客人知道了, 不知心中做何感想. 這些年來希望他們的衛生習慣有所改進, 不然的話, 食客只好自求多福了, 反正眼不見為净。
哈德遜河畔taipei和康傑夫婦 如今那位小女孩應該已經成家了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93377_1.jpg) 雪中作樂 taipei和新寬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575_1.jpg)
Hoboken 街景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576_1.jpg)
Stevens 校園一景 上圖右 左起康傑,立平,taipei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93438_1.jpg) 校園同學聚會![](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93379_1.jpg)
寒窗苦讀 桌椅窗簾臺燈書架都是克難的 但家人照片不能少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597_1.jpg) 在美東部唸書時也有輕鬆的一面, 假日常常要去紐約中國城買一些調味料或便宜的水果, 食品, 順便到熱鬧的曼哈頓大街上閒逛, 那時候雄偉壯觀的紐約世貿中心大廈還健在, 也是我們去中國城經過常歇腳的地方, 要坐地下鐵也非常方便, 可到各大博物館和文化區, 格林威治村蘇活廣場看街頭藝街, 中央公園看露天表演, 或者花一整天坐上大西洋城賭場的發財車去那兒海邊玩, 順便還賺由賭場發的十塊錢, 一舉數得. 我們大夥也曾開車出城遠征去附近或外州看風景. 還記得那次去參觀美國第一軍事學府--西點軍校, 那天正是一批批新生排列著整齊的隊伍, 口中喊著響亮的口號來報到, 看到的是一個個稚氣未開的小伙子和少女,但經過這三十年來的歷練和參加海灣戰爭,伊拉克和阿富汗國內戰場的洗禮, 想必在當年隊伍中有不少人, 如今已身為美軍部隊中的將軍和重要領導幹部, 祝福他們. 還有一次我和另一位室友受人之託, 參加中國城天主堂主辦的一部反映小人物心聲的歌舞劇”七十二家房客”, 雖然只是個配角, 但也過足了乾癮, 表示我也曾經擁有, 是紐約大都會舞台的一份子. 其中的主題曲廣東歌, 浪 子 心 聲 非常好聽, 也道盡了我們留學生當時浪跡天涯的心聲. 很可惜當年是窮學生,沒錢去看真正的百老匯的大舞台劇, 只好等以後有機會再去圓夢了. 如果實在天氣不好或下雪天, 不想出城, 也可以站在校園中,遠眺哈德遜河對岸紐約市的黃昏及夜景, 看那燈紅酒綠,人文薈萃的大蘋果,真是賞心悅目, 也是消除疲勞和一解鄉愁的最好方法.前一陣子看電視報導美國航空客機迫降河中的新聞,就發生在那所學校旁的紐約哈德遜河上.
紐約街景 上圖左街頭樂團 下圖右中國城孔子像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93381_1.jpg)
西點軍校一景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599_1.jpg) 紐約中國城慶雙十遊行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609_1.jpg) 紐約大熊湖畔
![](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608_1.jpg) 大西洋賭城海邊![](http://album.udn.com/community/img/PSN_PHOTO/taipei1684/f_4086621_1.jpg) 在唸書期間除了要準備功課, 應付考試外, 週末或假日還要到處找打工, 但最令大家七上八下憂心忡忡的, 是能否在畢業後找一份跟專長有關的工作. 就算日後回國也有實戰經驗. 算對得起江東父老. 但這下一大堆問題又來了, 不會開車的要去學, 並且要盡快考到駕照, 如何應付求職面試, 如果有妻小在國內的, 是繼續留守, 骨肉親情分離, 還是舉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