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體:小 中 大 | |
|
|
2011/09/20 00:03:22瀏覽5047|回應5|推薦162 | |
作者:中華心靈原力氣功研究發展協會理事長李仕元 我常問新生班的學員:「收功一定要男左女右嗎?」(男生左手掌放於下丹田之上、右手掌放於左手背上,女生右手掌放於下丹田之上、左手掌放於右手手背上) 嘩!答案可真是無奇不有。 列舉二個較多人回答的答案供大家參考。 一是,「男左女右是中國修行練功的傳統!」,厲害!這頂帽子扣得還真大。 二是、「左為陽、右為陰所以男左女右收功!」很好!有中醫理論的概念。 「男左女右收功的原因真的僅只於此嗎?」,我接著問。 「.............」,大家你看我,我看著你,沒有聲音。 「那,反過來收功會怎樣呢?」,學員們一片嘩然。 「會死嗎?」我接著問,一片笑聲,學員們反問:「會死嗎?」 接著又問:「那,男生會變得比較娘,女生會變得比較man嗎?」,學員們的笑聲更大了。 「如果這些狀況都不會發生,那為何你們都沒試過,你們是在怕什麼嗎?還是都被制約了?」 「.............」,沒有人回答。 也許大家都被這一連串尖銳的問題給問傻了。 我個人的看法是,「男左女右收功」只是一種「原則」,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原則」會隨著需求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的。 左為陽、右為陰 我們先從男為陽、女為陰、左為陽、右為陰來看,雖然大家一定以為男為陽、女為陰、左為陽、右為陰誰人不知,是為了避免「道聽塗說」或是「想當然耳」所造成引喻失義的不當,因而不得不從最基本的開始談論起,同時更會載明出處,還請大家見諒。 《難經‧十九難》曰:「男子生於寅,寅為木,陽也。女子生於申,申為金,陰也。」,這話清楚的指出了男性為陽,女性為陰。 明代龔廷賢於《萬病回春‧卷一 萬金一統述》中說:「左手屬陽,右手屬陰也。關前屬陽,關後屬陰也。」,這段話直接道出了人身之左手為陽,右手為陰。 當然,其他經典也有談論到,但話都沒有上述說的明確,容我再引用數例給大家參考。 《四診心法‧切診(141)》於斷婦人有子脈時說到:「婦人有子,陰搏陽別,少陰動甚,其胎巳結。滑疾而散,胎必三月,按之不散,五月可別。左男右女,孕乳是主,女腹如箕,男腹如斧。」,這就是說按照婦人左、右脈的脈象表現來判斷胎兒性別的方式。 《內經‧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說:「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陰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也;地不滿東南,故東南方陽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強也。」這間接的點出了「右為陰、左為陽」,同時也表現出人天相應的觀念。 修真之要 陰陽之道 古時修真之人於練功時,非常的重視自己體內的陰陽平衡,而要如何處理好這陰陽消長的問題呢? 那就要靠著武火、文火的交替運用了,正所謂「武火攻病,文火溫養」、「養精補精用文火,收精回炁穴用武火」、「採封用武火,煉止用文火」。 除了用火的方式不同之外,更重要的「火候」的掌控,也就是在練功之時,要把握住「念不可起,起則火燥,意不可散,散則火寒。」這個要點。 如此方能靈活運用武火與文火,讓修真之人從「調合陰陽」開始,也就是從「陽極陰消,陰極陽消」進而達到「陰陽互含、生生不息」的境界,讓內氣進入無窮循環的狀態,如此才能真炁充盈、結成金丹。 上述之「火」即為「意、念」,《金仙正論第十六》中就將武火與文火講得非常的清楚了,文內提到:「神氣欲交未交之時,存神用息,綿綿若存,念茲在茲即為武火;神氣既交,陽氣已定,又當忘息、忘意,用文火養之,真忘真照,即文火。」,這就說明了練功時不僅要留意氣運速度之快慢,同時也要掌控好用意的輕重。 「用意太緊則火燥,太緩則水濫。」、「火寒則水溢,火燥則水乾。」這兩句至理名言更是「火候」拿捏之要訣。 氣與血就是生命泉源與生命原力 《內經‧素問‧調經論》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 《景岳全書‧卷三十 貫集雜證謨》則說:「人有陰陽,即為血氣。陽主氣,故氣全則神旺;陰主血,故血盛則形強。人生所賴,惟斯而已。」 《難經集注‧二十二難曰:經言脈有是動。》曰:「凡人所以得主命者。氣與血也。氣為陽。陽為衛。血為陰。陰為榮。二氣常流。所以無病也。」 這些非常簡單明瞭的話,卻讓我們明瞭了人之所以可以維持生命,全靠「氣和血」,同時也一語道破了人體的奧妙。 《婦人大全良方‧卷之十七》曰︰「婦人以血為主,唯氣順則血和,胎安則產順。」 《血證論‧卷二 吐血》中提到:「其氣沖和則氣為血之帥,血隨之而運行,血為氣之守,氣得之而靜謐,氣結則血凝,氣虛則血脫,氣迫則血走,氣不止而血欲止,不可得矣!」 《幼幼集成‧卷三 諸血証治》曰:「氣主煦之,血主濡之,營養百骸,溉灌筋脈,升降有常,自然順適。」 《黃帝內經素問集注‧卷九 疏五過論篇第七十七》:「夫人之氣為陽。精水為陰。衛為陽。營血為陰。陰陽和平。而後血氣乃行。」 這些論述在在都證明了氣、血是相依與互相影響的,兩者均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的基本物質,它們也是人體內的能量,氣以推動、溫煦為主,血以營養、滋潤為主,一起推動著生理轉化和新陳代謝。 誠如《靈樞‧平人絕穀第三十二》中所說:「血脈和利,精神乃居。」,清楚的指出了血是神志活動的物質基礎,唯有血液充足時,才能讓神志清明、精神飽滿。若血不足時,則神無所養,人就會常出現驚悸、失眠、多夢、健忘等問題。 掌握生死關鍵的氣與血 《外經微言‧補瀉陰陽篇》岐伯曰:「陽旺陰消者,當補其血;陰旺陽消者,當補其氣。陽旺陰消者,宜瀉其氣;陰旺陽消者,宜瀉其血。無不足,無有餘,則陰陽平矣。」,就直講,當陰陽不平衡時,則人當病。 《類經‧卷 6 脈色類‧三十二色藏部位脈病易難》說到:「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故曰陰陽,審察澤夭,謂之良工。 「陽從左,陰從右。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故能別左右,是謂大道。男女異位者,男子左為逆右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故曰陰陽。陰陽既辨,又必能察其潤澤枯夭,以決善惡之幾,庶足謂之良工也。」 這一段文字就是在說明,能分別陰陽之差異以及掌握陰陽之機,才是一位好的醫師。 但以現代科技之精細,在醫學的範疇內早已將人體的各器官、組織研究得非常清楚與透徹,卻尚有遺珠之憾。 而中醫這氣血、陰陽的道理正是現代醫學應當重視與學習的觀念,更是讓現代醫學由迷失回歸純真原點的契機。 男左女右收功 從以上可以知道,為何千古以來收功男子都會以左手在下(補氣),女子右手在下(補血)的原因了。 但收功就一定要「男左女右」嗎? 引用一個台灣老牌子的機能性飲料廣告台詞說的話:「為明天的氣力,做好準備。」,沒錯的,你必須要為明天先做好準備,那「收功」也可以按照須要而有所不同嗎?因此我個人的看法是,「男左女右」只是一種「原則」,並不是不能改變的,而「原則」可以隨著需求的不同而有所改變的。 就以我個人為例: 如果明天有課或是演講,前一天練功後,我會以右手在下(補血)的方式收功,讓我明天上課或是演講時看起來會容光煥發、神采奕奕的。 如果明天要幫客戶處理風水或是各種疑難雜症,前一天練功後,我會以左手在下(補氣) 的方式收功,讓我明天體力充沛、元氣飽滿的把事情處理好。 上述講了那麼些林林總總的,並不是要贅言大家都熟知的事,為的只是要傳遞一個觀念,那就是不論養生或是練功,陰陽、氣血都須講求協調、平衡。就如同《類經附翼‧醫易》中所說的:「乃知天地之道,以陰陽二氣而造化萬物;人生之理,以陰陽二氣而長養百骸。」 謹就此提出對「男左女右收功!?」的淺見,誠心敬邀 前輩、同道批評指正。 |
|
( 心情隨筆|心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