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就藏区牧民问题与丹华讨论
2009/09/28 09:02:16瀏覽585|回應0|推薦5

我不是西藏問題專家,只能從我有限的眼界出發討論一些問題,可能會有所偏頗。見諒

總體而言相對東部中部地區,西藏窮不窮?窮。牧民苦不苦?苦。但是不是到了吃不好穿不暖沒錢上小學的地步?絕對不是。

首先,青藏高原的自然條件比起湖廣華北東北地區艱苦太多,沒辦法進行大規模的農業開發。生態環境非常脆弱,不允許人們進行大規模的農墾。即使是畜牧業也比不上內蒙新疆等地——似乎根本長不出如內蒙那麼茂密高大的草原。這片土地理論上能承載的人口數量肯定遠遠少於內地省份。這是永遠沒辦法改變的。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藏區牧民掙扎在饑荒邊緣。只要沒有雪災,牧民是常年不缺肉吃的,乳製品也非常豐富,喝奶茶簡直比喝水都多(當然不是臺灣的珍珠奶茶,藏區奶茶味道特殊醇厚鹹香,我個人喜歡,但也有內地人喝不慣)。中央政府對藏區的物質支持、資金支持非常慷慨。雪災之後必有大批救濟品運抵西部,並組織牧民儘快出售凍死的牛羊。教育方面,只要牧民有心,子女到國中的初等教育都不必擔心。內地的大學招生對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的學生也有非常大的照顧。我個人感覺,他們就讀大學期間的學費減免、勤工儉學機會也享有很高的優先權。

我讀書時聽到過一個比較搞笑的故事,從側面可以說明對民族學生的照顧。某內地考生為了進入北京某著名高校,家裏想盡辦法把他的戶籍改到了新疆。於是如願以償享受到考試加分進入該校,並一路享受各種費用減免照顧。但畢業時突然政策修改,似他這種受照顧的必須回原籍建設家鄉(當時尚有政府負責分配大學生工作一說)。於是直接被發到舉目無親新疆建設邊疆去了….. 其實未必壞事,新疆是如此的美麗,令人陶醉。

回過頭繼續說藏區。自然條件是否是造成西藏貧困的第一原因呢?多年之前我是這麼想的。但越來越覺得,其實宗教原因,或者說發達國家眼中的所謂香格里拉式的西藏文化,才是造成貧困的“第一推動力”。

揭開雪域高原的浪漫面紗,實質上西藏傳統上是神權統治下的農奴社會。僧侶和貴族階層的奢華生活、複雜的文化是以絕大多數農奴悲慘的生活為基礎的。似歐美國家都沒實現的幸福天堂不可能存在于高原凍土的歷史之中。這一點有大量的史料可以證明。但埋首經史非我所長,這裏從一個簡單邏輯推理一下。臺灣陳先總統水扁,私產巨億,然敗露之前民眾並未察覺,仍是上得起學有錢出國旅遊。但如果臺灣的經濟水準下降到南美國家,總統依然A那麼多錢,普通民眾估計就沒錢旅遊上大學也困難了。若是經濟水準下降到非洲國家,總統依然巨億,人民估計維持溫飽就謝天謝地。倘若下降到非洲國家同時氣候苦寒、土地貧瘠,上層社會還要奢華,普通民眾應當過一種什麼生活呢?

如果剖開西藏文化的宗教外殼,以世俗的功利性的目光分析,不難發現其目的是為了讓廣大的農奴在牲畜般的物質生活中保持一顆“謙卑的心”保持一種順從的行為。讓心靈沉醉在宗教的麻醉中忍耐肉體的痛苦。不得不說西藏宗教是非常成功的,極端殘酷的農奴制居然穩固存在千百年,並且鮮見農奴起義,藏傳佛教對靈魂的操控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農奴制被廢除幾十年後,宗教仍然在藏區佔有幾乎強於政府行政權威和法律的威信。下邊說幾個典型的現象

第一, 僧侶仍然是藏區人民心中最好的工作。若是誰家出了一個喇嘛,就像內地家裏出了一個名牌大學學生或者古代中個舉人一般榮耀和欣慰。相比而言學習科技、從政經商都要等而次之。在西藏這種惡劣的自然條件下,人們卻沒有依靠智慧依靠科技,仍然依靠著那些讓他們祖先過著悲慘生活的神佛。

第二, 活佛、喇嘛享有高的不適當的利益。我不說全部,至少部分高級僧侶富有的令人乍舌。藏傳佛教講究導師,沒有導師自己再修煉也沒用。所以活佛在藏區底層民眾那裏受到神一般的膜拜和敬畏。同時他們卻在大城市擁有自己的房產、名車、女朋友…..過著奢華的世俗生活。之前我和朋友在藏區玩,我們的司機和跟青海某寺廟的活佛非常熟悉,他就很羡慕活佛:二十出頭,在成都有多處房產、漂亮女友、開巡洋艦(畢竟要出入高原),經常去沿海大城市。錢從那裏來?首先給東南地區大老闆們搞法力護佑,他也不說能免災,說的是“你找我護佑,不能免災,但災禍來時會比你不找我輕得多”,高人吧。之後從內地進各種掛件佛珠佛像,掛在廟中出售給遊客,幾塊錢的成本,50賣出去;假如丹華哪天到藏區寺廟,會捨不得50人民幣買一個雪域高僧開光加持過的佛珠麼?還有就是化緣,某次活佛開敬老院,化來土地現金,之後敬老院開銷多少,政府和新聞界都沒人問了。恐怕信徒的供奉在活佛看來都不是大頭,但絕對數量也不是小數目,虔誠的信徒可以傾自己多年積蓄為寺廟增添一點黃金。而且活佛們絕不會因為進項多而放鬆對信徒的控制,沒有信徒,他們其他的收入也就沒有了依仗——誰會去一個沒有香火的寺廟開光,誰會請一個沒有信眾的活佛保佑?

第三, 五體投地的長頭。磕長頭大家都懂是什麼意思,就不解釋了。剛知道這個的時候我非常驚異,繼而欽佩不已。估計這也是很多西方人熱衷於保護西藏文化的原因之一,在外人看來這太令人感動了。但在這樣一個貧瘠落後的土地上,已經有一個不事生產的奢華僧侶階層,勞動階層還要花費大量的財富和生命從事艱苦的宗教活動,我不得不說這是對社會生產機能的一種雪上加霜式的破壞。我相信五體投地的信徒們心底的寧靜和喜悅是真誠的,但我也相信喇嘛們的優越生活是無恥的,也相信西方人的讚歎是逛動物園般廉價的。

當然,也不是所有藏民都是這樣。多年前我讀過一期《地理》(後更名為《中國國家地理》,不錯的雜誌,沒有真麼政治性,對於想瞭解大陸的人非常值得一看),有記者在藏區遇到一個結束閉關修行的活佛,跟他聊得很投機。後來記者談起“保護藏族文化和生活方式”,出乎記者預料的是,面對對自己文化的恭維,該活佛幾乎是悲憤的反駁“藏族需要進步!” “我去過東部城市,你們漢民生活在修了幾世才能居住的好地方” “藏族也要擺脫貧困也要富裕” “漢民自己過好日子,還要藏民保持不變給你們看” (大意如此,原文記不清了)。要我說,這位是真正優秀的宗教界人士,令我肅然起敬;那個記者就是一個二。那位活佛短短幾句話讓我很受震動,從那以後我才開始重新思考藏地問題。

最後,說一下牧民的經濟問題。與藏民是在是語言不通,沒怎麼說過話。就觀察來看,沒有看到饑寒交迫的。歷經的城鎮只見過一個乞討者,一個白髮蒼蒼的老人,不是要錢,是要飯。她當時直接走進我們吃午飯的小飯館,比劃著問我們吃剩的可不可以給他吃,飯館的老闆很自然,這要是在內地肯定往外哄了。牧民們除了穿著厚厚的傳統服裝,衝鋒衣也很流行,隨處可見知名戶外品牌服裝(我冒死推測山寨版居多)。食品營養絕對夠,蔬菜品種少一些,要靠茶葉補充維生素。

某次與一個哈薩克牧民艱難對話(不是藏區),和西藏也有類似的地方,他的照相機100塊錢買的,可是家裏有300~400只羊,還有好幾匹馬。這些放到內地農村絕對是一筆大財富了。好笑的是我之前聽說哈薩克牧民豪飲,特意備了一瓶70度老白乾,把他嗆著了,他說“哈薩克人也有不能喝酒的” 哈哈哈哈

( 在地生活大陸港澳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nsail&aid=335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