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城邦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字體:
颱風假,在家學“颱風“
2009/08/07 11:36:34瀏覽978|回應0|推薦2

颱風假,在家學“颱風“

點點,爸爸知道臺灣現在正刮著13級的強風。颱風莫拉克正在襲擊你們。

學校今天也放了你們的颱風假,你不用去暑期輔導了。正好,我覺得你如果在家上網,

和同學瞎扯閒聊後,有空也學習一下,本世紀最夯的科學之一,“大氣科學”“氣象學。

前些日子,不知你是否也和人追尋“日全食“的景象。這也是屬於”地球物理“科學的範疇。

爸爸今天因時制宜,來和你說說“颱風“的由來,以及和颱風相關的英文學習。爸爸,花了點時間也乘機學習了一下。當然,有些早前就知道的,不過老爸就是有些忘了。

今天,大致要跟你說的是: 

一.“颱風的形成原因”。

二. ”颱風的分級“。

三.“颱風的英文,各地不同”

一.颱風形成的原因:

從颱風結構看到,如此巨大的龐然大物,其產生必須具備特有的條件。一是要有廣闊的高溫、高濕的大氣。熱帶洋面上的底層大氣的溫度和濕度主要決定於海面水溫,颱風只能形成于海溫高於2627的暖洋面上,而且在60米深度內的海水水溫都要高於2627;二是要有低層大氣向中心輻合、高層向外擴散的初始擾動。而且高層輻散必須超過低層輻合,才能維持足夠的上升氣流,低層擾動才能不斷加強;三是垂直方向風速不能相差太大,上下層空氣相對運動很小,才能使初始擾動中水汽凝結所釋放的潛熱能集中保存在颱風眼區的空氣柱中,形成並加強颱風暖中心結構;四是要有足夠大的地轉偏向力作用,地球自轉作用有利於氣旋性渦旋的生成。地轉偏向力在赤道附近接近于零,向南北兩極增大,颱風發生在大約離赤道5個緯度以上的洋面上。

取材自:http://www.taifeng.org/kb/typhoon-formation/

二.颱風的分級:

臺灣中央氣象局的分級法

風強度之劃分是依據其中心附近最大風速而定:

(1)熱帶性低氣壓-中心附近最大風速等於或小於每小時 33浬(相當於61公里)(每秒17.1公尺)即等於或小於7級風。

(2)輕度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為3463浬(相當於62公里至117公里)(或每秒 17.232.6公尺),相當於811級風。

(3)中度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為6499浬(相當於118-185公里)(或每秒32.7 50.9公尺)相當於1215級風。

(4)強烈颱風-中心附近最大風速每小時在100浬(相當於186-240公里)(或每秒51.0公尺)以上,相當於16級或以上之風。

5)超級颱風  最大風速超過241公里以上

注:中央氣象局,未標出公里,只有海浬。一海浬相當於1.852公里。

再者,第(5)項是中央氣象局未編輯上去的。

以下是中國大陸、香港的分級法:

超強颱風(Super 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51.0/秒,也即16級或以上。

強颱風(S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41.5-50.9/秒,也即14-15級。

颱風(TY):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32.7-41.4/秒,也即12-13級。

強熱帶風暴(STS):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24.5-32.6/秒,也即風力10-11級。

熱帶風暴(TS):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7.2-24.4/秒,也即風力8-9級。

熱帶低壓(TD):底層中心附近最大平均風速10.8-17.1/秒,也即風力為6-7級。

注:TDTropical Depression (熱帶低氣壓)

點點,你可能對風力分級沒有概念,我再附上給你。

  級:風速10.8~13.8/秒,每小時39~49公里,舉傘困難,大樹枝搖動,電線呼呼有聲。 

 級:風速13.9~17.1/秒,每小時50~61公里,全樹搖動,迎風步行感到不便。 

 級:風速17.2~20.7/秒,每小時62~74公里,樹枝折斷,人向前走阻力很大。 

 級:風速20.8~24.4/秒,每小時75~88公里,吹倒草房,吹動屋瓦。 

 級:風速24.5~28.4/秒,每小時89~102公里,可吹倒樹林,破壞一般建築物。 

  級:風速28.5~32.6/秒,每小時103~117公里,摧毀力大,吹倒大樹,一般建築物嚴重破壞。   級:風速大於32.6/秒,每小時117公里以上,海浪滔天,摧毀力極大。

很抱歉網上還沒查到描述13級風,也就是你今天要感受的風速會如何?

到時你再告訴我。我還留著一到六級風是何景象,你要自己去查出來哦!

三.“颱風的英文,各地不同”

hurricane, typhoon, tropical storm, cyclonic storm, tropical depressiontropical storm

以上都是颱風的同義字,依據風速的定義;區域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B0%E9%A3%8E&variant=zh-cn

請上上述網站可以搞明白。

或是英文閱讀能力好也可以上:http://en.wikipedia.org/wiki/Hurricane 

來搞清楚。

我幫大家把要點整理如下:

依照地域不同:

1.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出現在太平洋東岸,以及大西洋稱之為(Hurricane

中文翻譯為“颶風”。 例如,2005年橫掃美國紐澳良(New Orleans)的颶風卡崔娜(Hurricane Katrinahttp://en.wikipedia.org/wiki/Hurrican_Katrina

這也是造成小布希總統聲望急速下降的主因。當時,美國紐奧良市,幾乎成為人間煉獄。

2.       熱帶氣旋(Tropical Cyclone)出現在太平洋西岸,以及南海的稱之為 Typhoon

中文稱之為“颱風”。這也是我們臺灣經常被照顧的。

3.       侵襲印度洋的氣旋,我們就稱為“風暴”(Cyclone),例如去年(2008)的五月二日。

納基斯風暴,就照成了14萬餘人的喪生。

         http://en.wikipedia.org/wiki/Cyclone_Nargis

依照風速不同:

在大陸與香港,和臺灣最大的奇異是在臺灣稱的“輕度颱風“。內地與香港有兩個稱呼

一個是熱帶風暴(Tropical Storm),與強烈熱帶風暴(Severe Tropical Storm).

其餘則皆同。

請參照如下: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B0%E9%A3%8E&variant=zh-cn

參考網站:

http://www.cwb.gov.tw/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A2%B1%E9%A2%A8

http://en.wikipedia.org/wiki/Hurricane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8F%B0%E9%A3%8E&variant=zh-cn

http://www.taifeng.org/kb/typhoone-type/

 

 

 

 

 

 

 

 

 

 

 

 

 

 

 

 

 

 

 

 

 

 

 

 

( 知識學習語言 )
回應 推薦文章 列印 加入我的文摘
上一篇 回創作列表 下一篇

引用
引用網址:https://classic-blog.udn.com/article/trackback.jsp?uid=subtitleman&aid=3203175